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公民道德建设)模拟试卷2

山东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公民道德建设)模拟试卷2

山东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公民道德建设)模拟试卷2(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团队精神的精髓是( )。

(分数:2.00)A.奉献B.互相协作√C.责任感D.承诺解析:解析: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

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最高境界是团结一致,核心和精髓是互相协作,外在形式是奉献精神。

故本题答案选B。

2.俗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主要阐述了( )的道德品质。

(分数:2.00)A.炼B.强C.勤√D.习解析:解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比喻一份付出一份收益,即只要辛苦劳动,终究会有所得。

它主要阐述了勤的道德品质。

故本题答案选C。

3.正确处理职业内外关系的行为准则是( )。

(分数:2.00)A.办事公道√B.诚实守信C.奉献社会D.服务群众解析:解析:办事公道是正确处理职业内外关系的重要行为准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诚实守信是职业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服务群众是职业道德要求目标指向的最终归宿。

故本题答案选A。

4.决定道德的根本因素是( )。

(分数:2.00)A.所有制B.统治阶级C.文明程度D.经济基础√解析:解析: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决定道德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基础。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5.下列关于道德的表述,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一种软约束,因此不具有阶级性B.经济社会的变化不会引起道德的变化C.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D.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起决定作用解析:解析: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但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引导和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6.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律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道德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

(分数:2.00)A.认识功能B.规范功能C.沟通功能√D.调节功能解析:解析: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律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道德的主要的功能包括认识功能、规范功能和调节功能。

第一,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第二,道德的规范功能是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

第三,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以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7.道德具有重大的社会作用,但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并不都是一样的。

下列对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的表述错误的是( )。

(分数:2.00)A.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由它所反映的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利益所决定B.只有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一致的道德,才会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作用C.所有与生产力发展进程不一致的道德都会阻碍社会发展的进程√D.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相联系解析:解析: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相联系,由道德所反映的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利益所决定。

只有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进步阶级利益的道德,才会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否则,就不利于甚至阻碍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

而C项表述过于片面,忽略了道德对经济的能动作用。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8.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

道德发展的规律是( )(分数:2.00)A.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完全一致B.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C.超前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D.滞后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解析:解析: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

道德发展的规律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虽然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种停滞或倒退现象,但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是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的。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9.中华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

中国传统道德的根本要求是( )。

(分数:2.00)A.重利轻义B.见利忘义C.公义胜私欲√D.为人民服务解析:解析: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爱国爱民、为民族为社会舍小家顾大家的杰出人物,他们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业绩,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

正是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原则出发,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在“义”和“利”发生矛盾时,应当“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主张“义然后取”,反对“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

这种提倡“先义后利”和反对“见利忘义”的思想,不但在中华民族的长期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对提高我国当前的道德水平仍有重要意义。

“为人民服务”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10.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下列属于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精华内容的是( )。

(分数:2.00)A.女子无才便是德B.三纲五常C.和为贵√D.“自矜”“自伐”“自是”解析:解析: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

属于精华的部分,表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

从仁爱精神出发,我国古人主张“和为贵”,提出了“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

而A、B、D三项均属于道德传统的糟粕。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11.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有人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失落。

这种观点属于( )。

(分数:2.00)A.闭关主义B.历史虚无主义C.拿来主义D.文化复古主义√解析:解析:文化复古主义思潮,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失落。

所以,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恢复中国“固有文化”,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道德体系,并通过这种传统道德的复兴来衍生出现代的科学和民主,即所谓“返本开新”。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12.要做到办事公道,就可能会失去一些自己的利益,就需要有( )。

(分数:2.00)A.较多的人力资源B.较高文化C.较好的经济条件D.较高的道德修养√解析:解析:职业道德规范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由此可知办事公道是属于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是对个人职业道德的要求。

故本题答案选D。

13.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实质是( )。

(分数:2.00)A.“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B.“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C.“人是什么”的问题D.“人应当怎样做”的问题解析:解析:道德建设的核心,即道德建设的灵魂,它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种种道德现象。

道德建设核心的问题,实质上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

而“人是什么”和“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是人生目的实质性问题;“人应当怎样做”的问题是人生态度的实质问题,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14.( )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我国每个公民不论社会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应该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做到这点。

(分数:2.00)A.为人民服务√B.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C.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D.文明礼貌,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解析:解析:为人民服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

15.在人们的互相交往中,和悦的语气、亲切的称呼、诚挚的态度等,是社会公德中( )的体现。

(分数:2.00)A.文明礼貌√B.助人为乐C.爱护公物D.遵纪守法解析:解析:文明礼貌要求人们在交往中,要语气和悦、态度真挚等。

16.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这句话启示我们与人交往要( )。

(分数:2.00)A.平等待人,树立合作意识B.热心助人,乐于扶危济困C.尊重他人,学会推己及人D.学会宽容。

力求胸怀豁达√解析:解析:“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名言,此话是强调做人需要豁达宽广的心胸。

故本题答案选D。

17.公民道德建设是全民性、全社会性的道德建设,下列措施中,( )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关键。

(分数:2.00)A.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D.加强公民的自我道德修养√解析:18.下列关于自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缺乏自省,就意味着缺乏对错误结果的审视而容易导致思想上的麻痹并在行为上一错再错B.时常自省无疑能够使我们牢记曾经犯过的错误,并通过细致的分析来规避相同的错误再次发生C.在工作中,当我们可能出现职业道德失范行为时,应当具备自省精神√D.古人有“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当我们出现不恰当的行为时,就需要对这种错误加以反省和改正解析:解析:当我们可能出现职业道德失范行为时,我们应当具备自律精神。

故本题答案选C。

19.职业道德具有时代性和历史继承性,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继承了传统职业道德的优秀成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的基本特征,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是( )。

(分数:2.00)A.诚实守信B.爱岗敬业√C.办事公道D.服务群众解析:解析:爱岗敬业,反映的是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奋努力,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

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

故本题答案选B。

20.( )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

(分数:2.00)A.幼儿园B.家庭√C.社区D.学校解析:解析:《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

”故本题答案选B。

21.公民道德建设是纠正道德失范的(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