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绪论第一节1、南朝宋文帝立了()()()()四学2、刘勰()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建立了完整的体系3、()的《文选》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4、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自觉有哪三个标志?5、简要概括魏晋南北朝文学创作的显著特点及具体表现?参考答案:1、文学、儒学、玄学、史学2、《文心雕龙》3、萧统4、第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划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俄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5、特点:服务于政治教化的要求减弱了,文学变成个人的行为,抒发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
具体表现:赋,从汉代的大赋演化为魏晋南北朝的抒情小赋;五言古诗的汉末蓬勃兴起,文人的个人抒情之作《古诗十九首》便是个例子;梁陈宫体诗,虽然出自宫廷文人之手,也只是供宫廷娱乐之用而已。
第二节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是()和()2、钟荣的《诗品》说陶渊明是()3、《楚辞》中的()和()开了游仙主题的先河4、概述魏晋南北朝文学创作的共同主题?5、东晋玄言诗对待人生的态度?参考答案:1、战乱分裂2、古今隐逸诗人之宗3、《离骚》《远游》4、生死主题:主要是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以及表现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游仙主题:与生死主题关系很密切,主要是想象神仙的世界,表现对那个世界的向往以及企求长生的愿望;隐逸主题:包括向往和歌咏隐逸生活的作品,也包括招隐诗,反招隐诗,形成这个时期的一种特殊的文学景观。
5、对待人生的态度无非两种:一是提高生命质量,及时勉励建功立业;二是增加生命的长度,服食求仙,这要借助药;三是增加生命的密度,及时行乐,这需借助酒;四是陶渊明所采取的不以生死为念的顺应自然的态度。
第三节1、士族和()的对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2、强调()和()是重视门第的风气在文学作品中表现3、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特点是()4、文学家族的大量出现是魏晋南北朝的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现象,试写出五个(含五个)以上的文学家族?参考答案:1、庶族2、宗族关系伦理观念3、反映寒士的不平4、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二傅:傅玄傅咸;三萧:萧衍萧纲萧绎第四节1、魏晋时期形成了一种的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理论形态是()2、玄学的重要论题是()()()()()3、()是魏晋风流的故事集4、试概括魏晋风流的构成条件和外在的表现特点?参考答案:1、魏晋玄学2、崇有与贵无名教与自然言意之辨形神之辨名理之辨3、《世说新语》4、条件:玄心洞见妙赏深情;外在表现特点:颖悟旷达真率,概括为追求艺术化的人生,或者说是用自己的言行、诗文、艺术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
第五节1、佛教的三世观念是()()和()2、唐代的()和(),导致了中国白话小说的产生3、《华严经》是()译的4、具体分析佛教对文学的影响?参考答案:1、前世今世来世2、俗讲变文3、佛陀跋陀罗4、一是想象世界的丰富;二是故事性的加强;三是反切的产生和四声的发现;四是词汇的扩大;五文学观念的多样化。
第六节1、魏晋南北朝文学始于(),终于()2、建安年间和魏晋前期的文学称为(),魏晋后期的文学则是()3、南北的对峙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南北文风的不同,南方(),北方()4、梁代()是南北文学的集大成者5、试着简要概括齐梁值得注意的文学现象?6、魏晋南北朝文学新变的具体表现?参考答案:1、汉末建安隋文帝统一中国2、建安文学正始文学3、清绮质朴4、庾信5、其一是诗体发生了重大变革,周颐发现汉语的四声,沈约将四声的知识运用到诗歌的声律上,并与谢眺、王融共同创立了“永明体”;其二是在皇帝和太子周围聚集了一批文人,形成三个文学集团,分别以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梁代的萧衍、萧统,和萧纲为中心6、一是文学进入自觉的阶段,文学创作趋于个性化;二是玄学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为文学创作带来新的因素;三是语言形式美的发现及其在文学上的运用。
第一章第一节1、曹操是汉末杰出的()()和()2、建安七子是()()()()()()()3、《步出厦门行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4、()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5、试对曹丕诗进行分类参考答案:1、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2、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3、山水诗4、《燕歌行》5、第一类为宴游诗;第二类为抒情言志之作;第三类是写征人思妇的相思离别及思乡之情,且最能体现曹丕诗的水平。
第二节1、曹植,字(),哥哥是()2、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写作()的文人3、曹植完成了()向()的转变4、试对曹植后期诗歌进行举例分类?5、简单概括曹植诗歌受到后人推崇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1、子建曹丕2、五言诗3、乐府民歌文人诗4、第一类是对自己和朋友遭遇迫害的愤懑,如《野田黄雀行》;第二类是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如《美女篇》;第三类是述志诗,如《杂诗》;第四类是游仙诗,如《游仙诗》4、一是由于文采富艳;二是因为他对五言诗的发展具有重大影;三是他不幸的身世引起后世文人的认同。
第三节1、()是七子之冠冕2、刘桢的诗一类是(),一类()3、蔡琰,字(),写有著名的五言诗()4、试分别概括王粲和刘桢的诗歌创作特点参考答案:1、王粲2、赠答诗游乐诗3、文姬《悲愤诗》4、王粲的是感情深沉,慷慨悲壮;刘桢的诗纯以气势取胜,无论是抒情还是咏物,无论是写山水还是状禽鸟,都显示出其目无千古,踔厉奋发的气概。
第四节1、建安诗人面对短促而又多艰的人生,采取了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第一种是(),第二种是(),第三种是()2、由于“世积离乱,风哀俗怨”,建安诗歌具有浓郁的()3、建安诗歌独具魅力的标志是()4、分析概括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参考答案:1、2、悲剧色彩3、鲜明的个性色彩4、一是政治理想的高扬;二是人生短暂的哀叹;三是强烈的个性表现;四是浓郁的悲剧色彩。
第五节1、阮籍的代表作《咏怀诗》共()首2、阮籍和()都喜饮酒3、阮籍《咏怀诗》标志的()组诗的出现4、阮籍诗的艺术成就?参考答案:1、82、嵇康3、政治抒情4、一是体现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即深刻的理性的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二是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诗的先河;三是阮籍的咏怀诗首创了我国五古抒情组诗的体例。
第二章第一节1、太康诗风是以()()为代表的西晋诗风2、西晋诗人创作的目标是()3、西晋二十四友是()4、与汉魏古诗相比,太康诗风“繁缛”的特点参考答案1、陆机潘岳2、逞才3、石崇、欧阳建、陆机、陆云、贾谧、潘岳、缪征、杜斌、挚虞、诸葛诠、王粹、杜育、邹捷、左思、崔基、刘瓌、和郁、周恢、牵秀、陈眕、郭彰、许猛、刘讷、刘舆4、一是语言由朴素古直趋向华丽藻饰;二是描写由简单趋向繁复;三是句式由散行趋向骈偶。
第二节1、左思曾以《三都赋》名震京都,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是()2、()不以诗名,()被钟嵘《诗品》列入下品,诗名较盛的是()3、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扶风歌》是其代表作之一4、默写左思的《咏怀》诗八首之其二参考答案:1、《咏诗》2、张亢张载张协3、刘琨4、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遭。
金张借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肯招第三节1、诗歌以“游仙”名篇始于(),但以游仙为题材则可以追溯到()2、郭璞借游仙写其(),继承了《诗》、《骚》的()传统3、游仙之作以仙比俗,()是创始人4、简要概述郭璞的生平和创作参考答案:1、曹植战国时期2、坎壈比兴寄托3、郭璞4、字景纯,河东闻喜县人(今山西省闻喜县)。
东晋著名学者,既是文学家和训诂学家,又是道学术数大师和游仙诗的祖师。
郭璞曾注释《周易》、《山海经》、《穆天子传》、《方言》和《楚辞》等古籍,现今的《辞海》或《辞源》上均到处可见郭璞注释。
郭璞代表作《游仙诗》十四首和《江赋》。
作品虽多涉及玄理,然词采绚丽,境界扩大,坎壈咏怀,与当时玄言诗绝不相同。
郭璞花18年的时间研究和注解《尔雅》,以当时通行的方言名称,解释了古老的动、植物名称,并为它注音、作图,使《尔雅》成为历代研究本草的重要参考书。
而郭璞开创的动、植物图示分类法,也为唐代以后的所有大型本草著作所沿用。
在学术渊源上,郭璞除家传易学外,还承袭了道教的术数学理论,是两晋时代最著名的方术士,传说擅长诸多奇异的方术。
第四节1、王羲之,()人士,字(),世称()2、兰亭雅集是受石崇的()影响3、(),俯察品类之盛4、简明概述兰亭诗的影响参考答案:1、东晋王右军2、金谷雅集3、仰观宇宙之大4、兰亭诗无论是写山水还是写玄理,艺术水平都不高,但标志着诗人已经开始留意山水泥审美,并从山水中体悟玄理。
这种尝试预示着山水诗将要兴起。
第五节1、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人物是()和()2、玄言诗是一种以阐释()为主要内容的诗歌3、玄言诗的特点是(),以诗为老庄哲学的说教和注解,严重脱离社会生活。
4、玄言诗兴盛于东晋的原因参考答案:1、孙绰徐询2、老庄佛教哲理3、玄释合流4、一方面是魏晋玄学及清谈之风盛行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东晋政局及由此而形成的士人心态有关。
东晋王朝建立后,南渡人士将起源于中朝的清谈之风带至南朝,并且风气日炽。
是谈玄,成为区别士人雅俗的标准。
这种心态对东晋文人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