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胶及胶囊行业分析报告一、明胶行业分析(一)明胶行业基本情况明胶行业属化工行业中一个很小的子行业。
全球明胶生产主要集中在西欧、美国、日本、印度和中国,欧洲是世界上最大的皮明胶产地,而亚洲则是全球主要的骨明胶产地,尤以中国、日本和印度3国的骨明胶产量为最大。
明胶是一种高分子蛋白质,具有优异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明胶按其产品原材料不同分为:骨明胶和皮明胶两种,由于受到国民喜食带皮肉类的饮食习惯影响,皮明胶原料鲜猪皮等供应量少,我国以骨明胶居多。
根据用途来分,明胶分为药用明胶、食用明胶、照相明胶和工业明胶四种。
药用明胶主要用来制作如医用软硬胶囊、外科敷料、止血海棉;食用明胶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可作为食品的胶冻剂、稳定剂、增稠剂、发泡剂、乳化剂、分散剂、澄清剂等,被广泛应用于肉制品、果糖、冰淇淋、酸乳制品、啤酒澄清剂等。
明胶应用于食品和医药的占比最大,食品、医药行业快速发展直接带动了明胶行业市场容量的快速增长。
相比食品、医药行业的快速增长,照相胶片业正在逐步萎缩,消费结构的调整直接带来明胶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照相用明胶所占比重逐年减低。
明胶生产的主要原材料是动物皮、骨等,来源广泛。
在中国以骨料为主要原材料,如果这些骨料未被有效利用,势必污染环境。
而明胶行业解决了个问题,并利用骨料生产出明胶产品,变废为宝,符合畜产品深加工的政策,符合西部大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方向,也符合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的要求。
(二)市场竞争格局明胶最早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国外的明胶行业厂商数量稳定,优质的明胶企业已经通过兼并整合等方式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产业集中度较高。
目前世界明胶业的三大巨头罗赛洛集团、嘉利达公司、派宝公司其总产量达22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4(数据来源:东宝生物招股说明书)。
这三个明胶巨头正通过其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和资金优势在全球新兴市场中不断扩张,以巩固自己的行业地位。
中国明胶产业较之欧洲整整晚了一个世纪,源于上世纪50年代。
许多工业设备都落后于国外,行业尚未成熟,但其产能、产量却每年以两位数快速增长。
国内明胶行业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吸引着国外明胶巨头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外资企业通过“扩产+兼并收购”方式争夺市场份额。
1996年,法国罗赛洛集团正式进入中国,与当时中国最大的国有明胶生产厂商合资成立罗赛洛(广东)。
2003年至2006年罗赛洛集团又相继收购了位于温州和吉林的另外三家企业;2007年,欧洲知名明胶生产厂商比利时派宝公司在浙江温州平阳县设立了一家年产3,000 吨的明胶合资企业;此外,嘉利达公司面对越来越高的能源价格和明胶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也在吉林省辽源市建立了合资公司生产明胶产品。
国外明胶巨头的快速扩张必然挤压民族企业的生存空间,国内民族企业如无法在行业快速发展时期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取得更多技术突破,势必将在竞争中被边缘化,最后难逃被兼并或破产的命运。
我国明胶行业企业大多实行“自产自销”的业务模式,部分企业分地区设立销售机构或通过销售代理商销售。
明胶属生物基础材料,行业整体利润率水平不高。
行业内小型企业众多,低端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盈利水平较差。
高端产品市场主要被几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占据,竞争压力相对较小,盈利水平相对较高。
中国国内有100多家明胶生产企业,其中绝大多数为年产量在2000吨以下的小厂,年产量在4000吨上下的企业仅十几家,多为合资企业。
获得国家生产许可证的食用明胶企业有40多家、药用明胶生产企业有19家(详见附件一)。
国内明胶行业内厂商数量众多,大部分厂商的产能不大,而行业内众多的生产厂商由于工艺技术水平低、生产设备落后等原因,只能生产出低品质明胶,因此低品质明胶产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高品质明胶的竞争则主要集中在内资几大明胶厂商和外资背景的厂商之间。
外资企业利用技术设备、生产工艺、企业管理、国际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优势给国内企业带来巨大压力,加剧了行业竞争程度。
明胶行业正处于快速扩张时期,国外企业进入时间虽短,但凭借充裕的资金、成熟的技术迅速扩张。
相反,国内民族企业受资金、技术条件的限制,大部分企业无力随行业扩张而成长,因此行业内形成了产能几百吨的中小型生产企业众多,但年产2,500 吨以上的大中型明胶民族企业仅有东宝生物、青海明胶、蚌埠丰原明胶有限公司等寥寥数家的市场格局。
(三)行业内龙头企业目前明胶行业上市公司只有东宝生物和青海明胶两家。
青海明胶早在1996年已登陆A 股,从事明胶生产将近40年;东宝生物虽然进军明胶行业已半个世纪,但在2011年7月6日才跻身创业板。
因此,在业内,青海明胶的名气相对大些。
青海明胶、东宝生物有众多相似点:都是做骨明胶,并且食用、药用明胶的比例在7:2左右。
生产工艺和技术都采用碱法制胶,生产设备大多都在国内采购,明胶市场占有率都在6%左右,基本都是自产自销。
从销售收入和产能角度看,东宝生物规模较大一些。
行业内两家上市公司对比单位:元注:收盘价取2014年3月19日收盘价;市盈率取2013年三季度净利润*4/3目前国内明胶行业从市场占有率、产能、产量排名第一的生产企业即为罗塞洛公司在国内的合资企业—罗塞洛(广东)。
尽管东宝生物为国内最大的骨明胶生产厂商之一,但与罗塞洛公司等跨国企业相比,在产能以及资金实力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随着国外明胶企业在国内市场的“攻城略地”,国内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
欧美国家成熟的行业经验及国内近几年明胶产业的发展证明:在明胶行业,规模化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这也正是罗塞洛集团在中国力求快速扩张的原因。
国内从事明胶生产的民族企业只有抓住当前行业快速发展时期不断扩大产能、扩大市场份额,方可在竞争中持续生存发展。
(四)甘肃阿敏生物清真明胶有限公司甘肃阿敏生物清真明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肃阿敏”)前身为甘肃明珠胶业有限责任公司,是甘肃省唯一一家明胶生产企业,中国明胶行业重点骨干企业之一。
甘肃阿敏由上海阿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而成,上海阿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于2010年11月成功收购甘肃明珠胶业有限责任公司并进行了重组。
甘肃阿敏于2010年10月22日投资1.85亿元建设的3000吨清真明胶生产线,作为公司在红古清真生物产业园的一期项目。
2012年2月13日,阿敏明胶3000吨清真明胶生产线建成生产,成为全世界唯一生产清真明胶的现代化生产线。
(资料来源:公司董事长刘辉在2012年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2012年底,阿敏明胶相继获得“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明”。
甘肃阿敏是甘肃省目前唯一获得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明的食用明胶生产企业,也是全国最大的清真明胶生产企业。
甘肃阿敏计划总投资4亿元的建设二期工程,将建成8条年生产60亿粒清真硬胶囊、2条年生产10亿粒清真软胶囊生产线和年产1500吨清真胶原蛋白项目。
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7.7亿元,年利税1.2亿元。
并计划3年内在中小板上市。
最终利用五至十年的时间,建设形成一个清真产业园区、六个清真产品生产基地、五个配套服务中心的发展规划,打造全世界清真生物产业航母。
(资料来源:公司网站的公司简介)二、胶囊行业分析(一)行业基本情况空心胶囊由药用明胶加辅料精制而成的帽、体两节胶囊壳组成。
主要用于盛装固体药物。
如自制散剂、保健品、药剂等,为服用者解决了难入口、口感差的问题,真正实现了良药不再苦口。
空心胶囊越来越受欢迎,首先胶囊的形状细长,易于吞服,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剂型;此外,胶囊能够很有效地掩盖内容物的令人不舒服的味道和气味。
胶囊的尺寸有多种多样,包括00号加长和5号胶囊。
胶囊上还可印上文字、商标和图案,呈现出独特的定制外观。
胶囊药剂相对比于传统药剂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胶囊可容纳各种药粉、液体、半固体和药片。
此外胶囊剂具有良好的生物利用度,原因是胶囊能迅速、可靠和安全地溶解。
胶囊分为硬胶囊和软胶囊两类。
其中硬胶囊又分为明胶胶囊和植物胶囊;软胶囊按照类型与型号的不同分为胃溶胶囊和肠溶胶囊。
(二)药用胶囊的市场情况✓市场构成:药用胶囊生产企业呈群分状态,作坊式企业的产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这些企业依靠低价竞争策略进行生产销售;自动化企业依靠自身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在高端市场展开竞争。
行业整体存在结构性供需矛盾:一方面,中低端药用胶囊市场供给相对充足,在低价竞争带来的成本压力下,企业减少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投入,对药品生产流通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隐患;另一方面,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增强,消费观念发生变化,保健品消费能力提升,保健品生产领域对药用胶囊的需求逐年增长,并保持在空心胶囊行业需求中占有10%~15%的份额,高品质药用空心胶囊市场供应明显不足,价格上升空间较大。
我国药用胶囊行业呈现出点高面低的分化趋势。
行业内具备较大生产规模和较强营销实力的骨干企业占据高端市场,并获得了行业大部分利润。
据统计,中国医药包装协会空心胶囊专业委员会的32家会员单位(详见附件二)的装机总量约为320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约为1200亿粒,约占行业总产能的2/3。
而截至目前,国内已批准的胶囊生产企业为130家,因此至少有100家企业在低端产品市场竞争,行业产能局部过剩,多数企业利润被进一步摊薄。
✓市场分布:我国空心胶囊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江、浙、皖三省,尤以江苏苏州、浙江新昌和安徽黄山附近最为密集。
浙江省新昌县被行业誉为“胶囊之乡”,生产胶囊已有50多年,是国内最大药用空心胶囊生产基地。
尤其是儒岙镇曾一度出现了很多手工胶囊生产作坊,最多的时候达到了300多家。
他们生产的胶囊行销全国各地,也是当地的支柱产业,最多的时候占据了国内60%的市场份额。
从2001年起,当地政府和药监部门对这些企业进行了治理整顿,90%的企业遭洗牌,截至2012年浙江省新昌县共有43家药用胶囊生产企业,年产胶囊1000亿粒左右,约占全国药用胶囊产量的三分之一。
每家企业产值平均下来至少超过1500万元(资料来源:每经网《1000亿粒产能何去何从?浙江新昌县43家药用胶囊厂家停产整顿》)。
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本期节目《胶囊里的秘密》,对“非法厂商用皮革下脚料造药用胶囊”曝光。
一些明胶生产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浙江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企业,进入患者腹中,从而引发了胶囊行业的地震。
✓行业产量:根据中国日用化工协会明胶分会相关数据,2012年1~11月份,我国明胶产量约为4.1万~4.3万吨,主要包括骨明胶和皮明胶。
其中,骨明胶产量约为2万吨,皮明胶产量约为2.1万~2.2万吨。
骨明胶中约有50%~55%为药用明胶,皮明胶中约有10%为药用明胶。
整体看来,药用明胶约占明胶总产量的30%,因此药用明胶产量约为1.2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