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细化管理特色亮点

精细化管理特色亮点

鹤山区双语小学精细化管理
学校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

它讲求教育内涵的扩充,讲求管理过程的有效,讲求学校品质的提升,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教育思想在学校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它要求学校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个教职员工都要到位并尽职,目的在于把大家平时认为的小事琐事做到尽善尽美。

在这里借用企业管理中的一句话: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简单的事情流程化,把流程化的事情数字化,把数字化的事情信息化。

之所以借用,是觉得对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有着指导性功用,甚至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初期,我们可以完全将其迁移过来。

针对我校的特点,我校工作精细化管理的主要特色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职责明细化。

目前,社会分工、专业操作和服务质量等的精细化是现代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

在7、8月份,我们又进一步将各个部门的职责进行了明确。

窦校长指出,分工与合作,首先要有明确的分工,其次才是合作。

对学校而言,就是要求每个人、每个岗位,都必须有明确而具体的工作职责、督查措施和奖惩规定;就是要让每个人做到牢记职责,尽到职责,对自己负责,对岗位负责,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与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实行年级负责制,每个教研组都有一位校级领导牵头,每个年级都有一位负责领导,再加上教研组长,一同对教研组每位教师进行管理:建立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实行逐级责任制,事事有人抓,事事有人管,把每个环节控制到细微处。

二是德育工作系列化。

对于难以量化的德育工作,学校也想方设法加以量化、系列化。

大队部按照统一的规划,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活动,各司其职,各展才能,使学生的自治、自理、自学、自创等各项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红红火火,使学生的养成教育常态化,才能使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效果得以彰显,才能真正构建严肃而活泼的校风,才能拥有竞争的实力。

三是教学工作主题化。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实施精细

化管理的重要领域。

学校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各个环节都采取了相应的精细化管理措施,突出主题化。

每节公开课,都要有明确的主题,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形成一个系列。

备课笔记的书写,作业的批改,各教研组统一格式、统一要求,年级每月查2次,教务处每月抽查1次,包年级领导随时抽查,检查之后出通报,好的表扬,差的批评。

四是教研工作实用化。

每学期末,学校都会要求所有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写教学论文,这一点在某种程度上讲,确实有着现实的经验汇总之功效,但我认为,这不免又有些流于形式。

真正意义上的教研,应当是平时点滴积累,应当是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与思想碰撞,所以,不妨让每位专任教师针对自己平时的教学课堂,撰写教学反思,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可以规定每周每位教师至少撰写两篇(提倡挥洒自如地长篇大论,也可只言片语记录反省体会),然后教研组,教导处和学校领导把这些个休的经验教训通过举办教学论坛或者收集评比的形式扩大化,进而形成交流与碰撞。

不妨鼓励青年教师利用时间到有经验的老师处去听课和请教,真正把教研工作变成教师自觉的行动,而并非是统一的安排与指挥。

有了精细化管理目标,有了切实可行的精细化管理措施,更有了可监控的精细化管理过程,那么精细化管理就会实现。

但要使精细化管理不断上台阶,那就一定要有反馈,因为有反馈才有提高,只有反馈,才能实现管理的转型,那就是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型,从而实现从管到理的飞跃,从管制型的、压抑性的到人文型的开放性的转变。

我校精细化管理的策略是“靠精细创造公平,靠公平激发活动力,靠情感赢得信赖,靠信赖激发热情”。

学校的工作安排到哪里,考核奖励就跟到哪里,将教职工和学生的工作学习情况与考核直接挂钩,在公平、公正、公开的阳光操作的考核制度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向成绩倾斜,向正气倾斜,让德才兼备、业务精湛、师德高尚、成绩突出的教师干得气顺,让勤奋刻苦、积极进取的学生获得相应的奖励,让“有作为就有地位”的意识深入人心。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