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腹膜与腹膜腔的解剖

腹膜与腹膜腔的解剖


胰头的前方、沿胰前缘到达左肾前方直至结肠左曲。
4、乙状结肠系膜——是将乙状结肠固定于腹后壁的双层腹膜, 其根部附着于左髂窝和骨盆左后壁。
(三)韧带 1、胃的韧带 (1)胃膈韧带
(2)胃脾韧带
(3)胃结肠韧带 (4)胃胰韧带 (5)肝胃韧带
2、肝的韧带
(1)肝圆韧带 (2)肝镰状韧带
(3)肝冠状韧带左肝下前间隙左 Nhomakorabea下后间隙
左肝下间隙
(二)结肠上区 左、右结肠旁沟 左、右肠系膜窦
实习操作
本节不需费力解剖,主要借助肉眼的观察和手的探查,熟 悉腹部器官的一般配布和形态,以及腹膜形成的结构,进 一步体会腹膜与脏器的关系。在施行腹部探查术时,尤需 借助手的触摸。 1、打开腹膜腔,观察腹腔脏器的一般位置:提起壁腹 膜,在脐的平面水平切断,再将下半沿两侧骼峪,腹股沟 韧带到腹环处切断,并翻向下方。再将上半沿中线稍左侧 切开,可见肝镰状韧带与右片相连,可在镰状韧带右侧作 一补充切口,将两上片翻起。打开腹前外侧壁的壁腹膜, 察看覆盖于脏器表面的脏腹膜。脏腹膜与壁腹膜间的潜在 间隙为腹膜腔。
4、检查网膜囊和网膜孔:大小网膜前已观察。大网膜右侧与 横结肠愈着的部分为胃结肠韧带。小网膜游离缘:肝十二指肠 韧带,后方有网膜孔。用右手示指在胃大弯下方伸入网膜囊, 探查网膜囊的六个壁,同时将左手食指伸入网膜孔与右手示指 相接,摸认网膜孔的四界,体会网膜囊与腹膜腔的关系。 5、观察肠系膜:将空、回肠推向右侧,观察小肠系膜和小 肠系膜根的位置和走向,同样观察阑尾系膜、横结肠系膜和乙 状结肠系膜的位置和附着部位。
网膜囊的下部。
3、网膜囊——是小网膜和胃后壁与腹后壁的腹膜之间的
扁窄的间隙。经网膜控于腹膜腔相通。 (二)系膜 1、肠系膜 ——是将空肠和回肠固定于腹后壁的
双层腹膜,其附着点为肠系膜根,
长约15cm,自第2腰椎左侧斜向右下、 跨过脊柱及其前方,至右骶髂关节前方。
2、阑尾系膜
3、横结肠系膜——是将横结肠固定于腹后壁的双层腹膜, 其根部起自结肠右曲,跨过右肾中部、十二 指肠降部、
3、检查肝和脾周围的韧带:用手沿镰状韧带摸到肝的表面, 可见镰状韧带为由肝反折到隔和腹前壁的双层腹膜皱壁,其后 下的游离缘内含有肝圆韧带(脐静脉索)。手沿镰状韧带右侧 上伸,阻手指前进的为肝冠状韧带的前层,它是镰状韧带右层 的延续。再顺冠状韧带向右摸到一游离缘,即右三角韧带。绕 过右三角韧带的游离缘,可摸到冠状韧带的后层。沿镰状韧带 左侧伸入,可触知冠状韧带移行为左三角韧带。将肝的前缘尽 可能向上提起,可见肝门与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小网 膜,即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在胃大弯下方一横指处剪 开大网膜的前两层,将右手食指伸入胃后面的网膜囊,并移行 至胃底,脾门附近,右手拇指在网膜囊外,放在胃底和脾门之 间,食指和拇指夹持的双层腹膜即胃脾韧带,内含胃短血管; 再用左手沿脾与厢之间向后伸入,绕过脾的后缘,与右手食指 之间夹持的双层腹膜(内有脾血管)为脾肾韧带。腹后壁摸到 的硬的圆隆形突起为左肾。在脾的前端,可见从结肠左曲连到 脾的脾结肠韧带。
6、观察腹膜的隐窝和陷凹:将手伸至右肾的上方,摸出右肾 和肝之间的肝肾隐窝。把空肠和回肠推向右侧,左手将横结肠 系膜提起,并使之紧张,右手在横结肠系膜根部,脊柱的左侧 摸到(或看到)一固定的肠管,十二指肠空肠曲,再在它的上 方找出十二指肠悬韧带,同时在十二指肠空肠曲的左下方,观 察十二指肠空肠隐窝。将手伸入下滑盆腔,探查盆腔内各陷凹 的深度,特别是直肠膀眺陷凹和直肠子宫陷凹到肛门的距离, 以及后者与阴道后穹的关系。
详细内容
一、概述 :
•腹膜分脏层和壁层,
•两层共同构成腹膜腔。 •腹膜具有分泌、吸收、保护、支持 和修复功能。
二、腹膜与脏器的关系
1、腹膜内位器官: 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回肠、盲肠、 阑尾、横结肠、乙状结肠、脾、卵巢和 输卵管。
2、腹膜间位器官:
肝、胆囊、升结肠、降结肠、子宫、 膀胱和直肠上段。 3、腹膜外位器官: 肾、肾上腺、输尿管、十二指肠降部、
(5)肝肾隐窝
(6)膀胱上窝 (7)腹股沟内侧窝 (8)腹股沟外侧窝
3、陷凹 (1)直肠膀胱陷凹
(2)膀胱子宫陷凹
(3)直肠子宫陷凹
四、腹膜腔的分区和间隙 (一)结肠上区 介于膈与横结肠及其系膜之间, 被肝分为肝上、肝下间隙。 肝上间隙
右肝上间隙
左肝上间隙 右肝下间隙
左肝上前间隙 左肝上后间隙
肝下间隙
(4)肝胃韧带 (5)肝十二指肠韧带 (6)左、右三角韧带
3、脾的韧带 (1)胃脾韧带
(2)脾肾韧带
(3)膈脾韧带
(四)皱襞、隐窝和陷凹 1、皱襞: (1)十二指肠上襞 (2)脐正中襞 (3)脐内侧襞 (4)脐外侧襞
2、隐窝 (1)十二指肠上隐窝 (2)十二指肠下隐窝 (3)盲肠后隐窝 (4)乙状结肠间隐窝
2、腹腔脏器的一般观察:在剑突下方,左右肋弓围成的胸 骨下角内,露出肝脏的一部分。肝脏的下缘与右锁骨中线相 交处,常有胆囊底显露。肝的下方与左肋弓间可看到胃体, 胃大弯的一部分(即胃三角)。在左季肋部胃的后外方可摸 到脾。胃的下方,是从胃大弯下垂的围裙状大网膜,复盖了 胃下方的腹部脏器。成人大网膜甚长,可下降到骨盆部,小 儿较短,在大网膜下方,常可看到部分小肠袢。此外,当膀 眯充满时,或小儿的膀眈、孕妇的子宫都可在不同的高度超 出耻骨联合之上。将大网膜向上翻起,可见弯曲的小肠袢。 一般空肠袢位于左上腹部,回肠袢位于右下腹部。小肠袢周 围有盲肠、阑尾、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等。
第十四单元
•大纲要求
•概述 •表面解剖 •详细内容 •操作过程 •实习要点 •自我测试
腹膜与腹膜腔的解剖
大纲要求
掌握腹部脏器及腹膜的基本安排。
概述
腹膜是薄而光滑的浆膜,分为脏层和壁层两部分, 两者围成潜在的腔隙既腹膜腔。 根据被覆腹膜的情况不同,
可以将腹、盆部脏器分为三种情况:
腹膜外位器官、 腹膜间位器官和 腹膜内器官
下部和升部、直肠中、下段和胰。
三、腹膜形成的结构
(一)网膜 1、小网膜——由肝门连至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的双层腹膜
结构,分为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
2、大网膜——由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 向下延续的双层腹膜,在脐水平 返折向上,附着于横结肠,形成 一个四层的腹膜结构,前两层与
后两层之间的潜在腔隙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