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空间特色规划探索——以扬州市为例

城市空间特色规划探索——以扬州市为例

城市空间特色规划探索——以扬州市为例[摘要]城市空间特色规划是应对文化趋同现象的需要。

本文基于城市设计的视角,以扬州市为例,深入分析扬州市的空间特色资源要素,将扬州的城市特色凝练为“古、文、水、绿、秀”等五大方面,构建了“一区、一轴、一带”的城市特色空间结构框架,并对重点空间特色区域提出具体的控制与引导要求。

[关键词]城市特色;空间规划;扬州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convergence phenomenon, Characteristic Planning of Urban Space becomes a desirable response to practical need nowadays. B ased on Yangzhou city, this study took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design and then conducted an in-depth analysis on spatial elements of characteristic resources. Furthermore, Yangzhou’s city features were summarized as five main aspects including ancientry, culture, water, green, and elegance, and an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of “one district, one axis, and one stripe” wa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previous study. In the end, some specific constraints and codes were introduced and illustrated for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 spatial regions, which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design references for future application.Keywords:Characteristic Planning; Urban Space; Yangzhou1引言时下,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经济全球化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文化趋同的现象,地方性的传统文化特质逐渐消失,作为文化物质载体的城市空间越发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

“越是地方的就越是世界的”,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普遍价值共鸣和反思。

挖掘城市特色要素,将空间形态塑造与城市文化内涵相结合的城市空间特色规划在此背景下营运而生。

扬州地处江苏中部,长三角核心区域北翼,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开邗沟通江淮,并在蜀冈上修筑“邗城”,从此开始了扬州城的历史。

漕运之便,惠泽运河两岸,扬州城便是运河城市中最为典型的一个,在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扬州历经汉代兴盛,唐代繁盛,清代鼎盛的三度辉煌,造就了扬州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精致秀美的城市空间气质。

然而,经济全球化发展浪起云涌,对城市空间特色的冲击也日益严重,城市间的差别逐渐缩小。

面对愈演愈烈的“城市雷同”现象,如何保护城市传统风貌、发扬地域文化、彰显城市空间特色,成为扬州市未来规划建设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城市空间特色规划城市特色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社会文化的概念,近年来,随着对城市风貌研究的深入,城市特色开始有了空间的概念,将文化、历史等时间概念落到城市空间进行表达的时空观规划理念被广泛运用到城市风貌保护规划实践中。

探究城市空间特色规划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城市特色?城市特色的基本构成是什么?如何将城市特色与空间规划相结合?这一系列问题成为研究城市空间特色规划必须要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

2.1概念与构成要素特色即为个性,就是指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所具备的突出的或独有的性质、特征。

相应的,城市特色就是一座城市的内容和形式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个性特征。

城市特色主要由城市内涵及其外在表现两方面构成,其内涵是指城市的性质、产业结构、经济特点、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等;城市内涵的外在表现即城市空间形态或城市环境,无外乎表现在自然环境、城市格局、文物古迹、建筑风格、民俗风貌及其他人文艺术等几个方面[1]。

城市空间特色是城市特色的物化形式和显相形态,是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城市特色的主体。

任何城市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背景中生长起来的,城市中的地与物都深深印记着历史时期城市自然环境变迁和地域文化变迁的足迹[2],城市中许多有价值的历史的印记就像是生命的足迹,是生长的资源,是财富,是宝藏,是特色[3]。

此外,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在科学规划的引导与调控下,城市局部地区也将形成延续历史文脉,展示现代风貌的特色空间区域。

由此,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风貌从古至今、从自然到人文、从物质到非物质等多个层面构筑了城市空间特色的基底要素。

2.2非法定性与必要性目前,我国《城乡规划法》并没有明确城市空间特色规划的法定地位。

《城乡规划法》中虽有若干条款涉及到“特色”,如《城乡规划法》第四条规定“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第十八条规定“乡规划、村庄规划应当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村民意愿,体现地方和农村特色”[4]等,但并没有将空间特色规划纳入法定规划体系。

对于城市而言,文化特色对城市的作用越来越强,空间规划也开始关注将文化与空间有机融合的必要性。

许多研究表明传统文化特色有助于提升了城市的商业运营环境和居住环境的品位,有助于城市在其它方面融入到全球化的网络系统中[5-6]。

城市特色的保护在城市发展战略中的地位越发凸显,城市特色已成为孕育和塑造城市竞争力的又一核心要素。

另外,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来说,城市特色对于增强文化认同,塑造交往情感,延续历史文脉,彰显城市精神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物质层面,文化层面上的囊括居住品位与情感回归的精神诉求越发强烈。

而传承历史文化的城市空间特色,无疑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及增强地方认同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由此,城市空间特色规划是基于解决城市空间与文化融合之现实问题的一种需要,这种需要确立了城市空间特色规划之必要性。

3扬州城市空间特色规划的研究实践3.1规划背景扬州是一座兼具自然环境与历史风貌的文化古城,特色资源集中在历史城区(古城和瘦西湖景区),即城市中心区范围内,该区域居住人口和公共设施较为集中,传统建筑物质性老化严重,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机动化交通方式的迅速发展,开发压力和交通压力逐渐加大,特色空间资源的保护面临一定挑战,如何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保图1 扬州城市空间特色规划技术路线图护和发扬自身的空间特色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3.2技术路线扬州城市空间特色规划构建了三个层面的研究工作,上下紧扣,形成完整的特色空间研究整体。

首先是以问题为导向,突出规划重点,明确总体规划目标。

第二,梳理现状资源,明确“我们有什么”,找寻“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要素,进而挖掘属于扬州城的特色空间资源。

第三,在特色挖掘的基础上,提炼特色空间的总体架构,运用规划手段进行控制与引导,包括构建特色空间的结构体系、规划布局、重点区域的控制与引导策略等(图1)。

此外,研究还有意识的将百姓生活、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要素注入到特色空间中,创造人物一体、动静交融的场所精神,实现物质空间与城市文化的有机融合。

3.3特色分析城市特色的挖掘既要追溯历史,又要对当今的城市建设具有引导作用,找到古今辉映的特色要素。

扬州的城市特色融合了人文、生态、精致、秀美、宁静、和谐等方面,并以其独特的“古、文、水、绿、秀”诠释着城市的魅力。

(1)古:底蕴深厚的历史城区扬州是具有近2500年历史的通史式城市,先后经历了盛极一时的隋唐,战火不断、沉浮跌宕的宋元,以及作为水运咽喉而极度繁华的明清,这些都赋予扬州深厚的历史根基和耐人寻味的城市底蕴,唐城、宋城、明清古城叠加而形成特色鲜明的历史城区。

图2 扬州城市特色要素示意(2)文:多元的文化遗产扬州文化遗产沉淀了古城几千年来极其厚重的历史文化精髓,具有很高价值,成为扬州城赖以名扬四海的重要因素。

目前,扬州已有9项“非遗”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19项列入省级名录。

图3 扬州历史城区图4 扬州城河水系图5 扬州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图(3)水:因水而生,因水而盛扬州是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盛的城市,漕运一度造就了扬州的繁华历史。

扬州城市位于长江、淮河水系交汇处,沟河纵横,水系较完善,既有“湖—河—江”融会贯通的整体水系格局,也有众多河流相互贯通而形成的城河水系。

(4)绿:绿杨城郭是扬州绿荫覆盖、水树相映的绿化格局体现了扬州对中国传统自然生态的追求。

扬州不仅绿地数量多,而且融入了园林艺术,蜀冈-瘦西湖、扬子津、古运河、大运河等绿楔、绿廊或渗入或贯穿扬图6城市空间特色示意图州城区,奠定了城市的生态基调,并在未来的城市景观组织中得以延续和优化。

(5)秀:维持人性化的空间尺度感扬州具有良好的尺度感,瘦西湖视线廊道多年来得到有效保护,老城整体风貌和建筑高度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控制,大部分建筑高度控制在10—15 米以内,与街道保持1:2 的空间比例,形成很好的尺度感。

3.4规划引导3.4.1规划目标结合上述扬州城市特色分析,对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和环境特色的关键要素进行控制和引导,以延续城市文脉,整合城市空间景观资源,培育城市“水、绿、冈、城”一体的空间格局,强化人文与自然景观紧密交融的城市意象,塑造高品质、人性化和多样化的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形成特色鲜明、文化底蕴彰显、古城风貌与现代气息并存的“历史古城、文博名城、活力水城、宜居绿城、秀美景城”。

3.4.2特色空间结构体系将扬州中心城区309平方公里作为控制引导对象,在整个中心城区内建立特色空间结构体系,构建“一区、一轴、一带”的城市特色空间框架结构。

一区:指扬州明清老城区和蜀冈—瘦西湖风景区,集中展示扬州的历史文化特色、自然山水特色,是城市特色空间的核心区图7 扬州城市特色空间结构示意图域。

一轴:指文昌路景观轴线,沿路串联多处现代城市风貌和古代历史遗存等景观节点。

新城西区中心、老城中心及未来城市CBD 均位于文昌路轴线上,是扬州市东西向的经济发展轴线和重要景观轴线。

一带:为古运河景观廊带。

串联古运河上多处节点,是城市生态特色地带,构成城市南北向的重要景观廊带。

通过重要景观节点、界面、标志性建筑物和视觉通廊等设计要素控制,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视觉形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