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语文对比阅读专项训练
一、读一读下面的三个语段,完成练习。
1.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这几个语段都是该篇课文中特别能表达作者情感或想法的句子。
(_____)(2)语段(一)中“独特、迷人”的意思是非常美丽而且与众不同,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关键词语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想法。
(_____)
(3)语段(二)中“沉醉”一词是作者此时的感受。
(_____)
(4)语段(三)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乡下富裕、奢侈生活的喜爱之情。
(_____)2.第一个语段中,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想法的呢?()
A.作者在字里行间表露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直接抒发感情。
B.作者通过描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画面和人物表达情感。
C.作者用含义深刻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要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例:乡下人家,不论
..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什么时候,不论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语段一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选自《精卫填海》
语段二
夸父逐日①
夸父与日逐走②,入日③。
渴④,欲得饮⑤,饮于河、渭(wèi)⑥;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⑦。
未至⑧,道渴而死⑨。
弃⑩其杖,化为邓(dèng)林B11。
注释:①本文选自《山海经》。
夸父:神话传说中善于奔跑的巨人。
②逐走:追赶,赛跑。
③入日:赶到太阳落山的地方。
④渴:他感到口渴。
⑤饮:喝。
⑥河、渭:黄河与渭河。
⑦大泽:大湖。
⑧未至:没有赶到。
⑨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去。
⑩弃:遗弃。
B11邓林:桃林。
跟我学:怎样读懂文言文呢?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结合文中的注释。
在读好、读通的基础之上,对照文中的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
遇到个别疑难词句像“绊脚石”一样横在途中,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认真推敲,可用猜想的方法来解决。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故为.精卫
为:①化为( ) ②因为( )
(2)夸父与日逐走
..
逐走:①走路( ) ②赛跑( )
(3)河.、渭不足
河:①河流( ) ②黄河( )
(4)道.渴而死
道:①路途中( ) ②道理( )
2.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3.从《夸父逐日》中,你看到了夸父哪些优秀品质呢?选择恰当的评价打上√。
(1)目标远大( ) (2)气魄非凡( )
(3)不自量力( ) (4)追求光明( )
(5)意志坚强( ) (6)决心坚定( )
4.比较两个故事,完成填空。
《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都是中国古代________故事,我觉得《精卫填海》中想象最丰富的情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夸父逐日》中想象很奇特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两个故事,选一选。
(1)这两个故事都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_____)的愿望。
(多选)
①探索自然②征服自然
③坚韧不拔④爱好和平
(2)后来人们常用“精卫填海”来比喻(____);用“夸父逐日”来比喻(____)。
①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②按既定的目标坚忍不拔地奋斗到底。
三、对比阅读,完成练习。
《白桦》
叶赛宁
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
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
..着这棵白桦,在灿灿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1.《白桦》中加点的“玉立”一词写出了白桦_____的特点,看到这个词我会想
到一个成语________。
《青松》中的青松也有类似的特点,我是从“__________”一句中看出来的。
2.《白桦》中的白桦(______),是(______)的象征,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
《青松》中的青松(______),是(______)的象征,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
A.高洁挺拔,富有色彩美 B.在积雪的重压之下不折不弯 C.坚强意志D.高尚品格 E.诗人不畏艰难、雄气勃发的精神 F.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仿照画横线的诗句,写一写你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植物。
在___,有_____,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
4.松、竹、梅合称为“岁寒三友”,松傲雪而立,竹经冬不衰,梅迎霜绽放,它们自古以来就是文人歌咏的对象。
你还积累了哪些与这几种植物有关的诗歌?请选择一首写下来。
四、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塞下曲(其二)塞下曲(其三)
卢纶卢纶
林暗草惊风月黑雁飞高,
将军夜引弓②。
单于夜遁逃。
平明寻白羽③ 欲将轻骑逐,
没在石棱中。
大雪满弓刀
(注释)①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②引弓:拉弓。
③白羽:白色羽毛,这里指白羽箭。
④没:陷入。
⑤石棱:石头的突起部分
1.两首诗描写的相同之处有()
A.事件相同,都是打仗B.地点相同,都是树林
C.武器相同,都有弓D.天气相同,都是下雪
2.《塞下曲》(其二)中描写的将军,在“草惊风”的紧张气氛下,做出的反应是_________;《塞下曲》(其三)中的将军在“月黑雁飞高”的紧张气氛下,做出的决定是_______。
从他们的反应可以看出,这两位将军有_______的特点。
3.《塞下曲》(其三)中“_____”字写出了守边将士的果敢与勇猛;“____”字写出了环境的恶劣。
两者相衬,表现了___________的精神。
五、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文段一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
它屏息凝视
....,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猫》节选文段二
小花猫遇到什么东西都会很好奇。
有一次,妈妈从菜市场买回一些龙虾,小花猫好像发现了敌情一样,它弓起脊背,翘起尾巴,全身的毛都竖了起来。
然后它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向龙虾靠拢。
等靠近时,它用爪子去拨弄龙虾,龙虾张开两只大钳子,也不甘示弱。
就这样你来我往,小花猫和龙虾大战了起来。
最后,龙虾乘小花猫不注意,张开大钳子在小花猫鼻子上狠狠地夹了一下,小花猫“喵”地叫了一声就跑开了,逗得我和妈妈大笑起来。
——《可爱的小猫》节选1.“屏息凝视”中的“屏”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除去,排除;②抑止(呼吸)。
在这个词语中的意思是(_______)(填序号)。
在文段一中,这个词语写出了猫的样子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一从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方面,写出了猫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文段二则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件事,写出了小花猫的特点。
3.用“”在文段二中画出一处能让你感受到作者对小花猫喜爱的句子,并写出原因。
参考答案
一、1.(1)√(2)√(3)√(4)× 2.A3.示例:母亲,不
论何时,不论何地,她都牵挂着自己的孩子。
二、1.(1)①√ (2)②√ (3)②√ (4)①√ 2.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喝,夸父又向北去大泽湖饮水。
3.(1)√(2)√(4)√
4. 神话精卫溺死后变成了鸟夸父丢弃的手杖变成了一片桃林
5.①②③ ② ①
三、1. 挺拔亭亭玉立青松挺且直 2.A D F B C E
3.示例:操场的栏杆外一排白杨列队的士兵保卫着我们的校园
4.示例:《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四、1.C 2.夜引弓欲将轻骑逐果断(当机立断) 3.逐满守
边将士不怕艰苦、英勇顽强
五、1.②聚精会神地等待老鼠出现 2. 老实贪玩尽职性格
古怪花猫大战龙虾对什么东西都很好奇 3.小花猫好像发现了敌情一
样,它弓起脊背,翘起尾巴,全身的毛都竖了起来。
然后它踮起脚尖,小心翼翼
地向龙虾靠拢。
原因:作者对小花猫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小花猫就像是一个战斗
中的士兵。
如果不是因为喜爱小花猫,作者就不会对小花猫进行如此细致的观察,
也不会把它的神态、动作写得如此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