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审员培训ppt课件

内审员培训ppt课件


.
3
方法及课时
• 方法:研讨式,以讲为主,穿插讨论、课
堂练习等
• 课时:
.
4
审核相关的基本慨念
●审核 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以
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进程所进行的系统的、 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
5
审核相关的基本慨念
●不合格(不符合)—未满足要求。 要求可由不同相关方提出,并可包括 三个方面:
.
17
提高内审效果的途径
—重在提高对内审目的认识 —重在把握审核实现,创造性地去实践 —重在区别,发挥内审独特作用 —重在推动组织内部改进 —重在抓住内审核心问题
.
18
(五)内部审核的策划
• 制定审核计划 • 建立审核小组 • 编制检查表
.
19
编制检查表
• 检查表:是审核前需准备的一个重要工作文件;
观察;(观察) 4.对实际活动及结果的验证;(验证) 5.数据的汇总、分析、图表和业绩指标; 6.来自其他方面的报告,如顾客反馈、外部报告和
——以部门审核为主时,检查表应列出该部门的 主要过程和活动的审核内容和审核方法;
——对产品实现过程的审核最好按过程或活动的 顺序进行;
.
24
—在对过程进行审核时,应对每一过程提出 如下四个基本问题:
①过程是否予以识别和适当表述? ②职责是否予以分配? ③程序是否被实施和保持? ④在提供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
1
课程介绍
目的:
• 掌握内部质量审核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 按照ISO9000:2000标准有效地开展内
部 质量审核工作。
.
2
内容
• 审核的基本慨念 • 质量审核的分类 •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一般步骤 • 内部审核的基本要求和特点 • 内部审核的策划 • 内部审核的实施 • 内部审核的报告 • 跟踪审核 • QMS内部审核员
区域内能查到; ——检查内容应可操作; ——检查表应围绕审核目、要求,确定审核项
目、方法,检查什么就应达到什么目的或要求;
.
23
——检查表应针对审核区域关键选择审核项目, 做到有的放矢,突出关键;
——检查表内容应包括相关过程(要求)在该审 核区域的执行情况;
——在编制检查表时,应考虑:在某区域审核时, 除审核该区域职能外,还应包括其他部门的职能 在该区域的情况。
——提出申请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审查
——审核准备
——实施审核
——监督审核
.
15
(四)内部审核的基本要求和特点
内部审核的基本要求 ——审核程序 ——内审重点 ——审核计划 ——审核人员 ——审核资源 ——审核结果 ——审核文件 ——纠正措施
.
16
内部审核的基本特点
——内审的主要动力来自管理者 ——内审员重点是推动内部改进 ——内审员人员来自于组织内部 ——内审程序通常比第三方简单 ——内审的规范要求比第三方审核低 ——内审对纠正措施跟踪控制比较及时有效 ——内审更有利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运作效果 ——内审是管理者介入质量管理的重要工具
.
25
(六)内部审核实施
审核实施的基本内容: ——首次会议 ——现场审核(含过程沟通) ——开具不合格项报告 ——末次会议
26.
.
26
• 现场审核
• 现场审核的原则:
——坚持以“客观证据”为依据的原则; ——坚持标准与实际核对的原则; ——坚持独立、公正的原则;
.
27
客观证据的收集的方式:
1.与受审核方人员的面谈;(提问) 2.查阅文件和记录;(查看) 3.现场观察和核对(对活动和周围的工作与条件的
.
12
(三)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一般步骤
●第一方审核(内部审核)的步骤
• 审核策划
• 审核实施
• 审核报告
• 跟踪审核
.
13
●第二方审核的步骤
1、供方调查比选 2、制定体系审核标准 3、通知供方 4、实施现场审核 5、提交审核报告 6、采购(签订合同)决策 7、确定控制类型
.
14
●第三方审核的步骤
——应有可操作性,检查项目具体,检查方法
实用,客观证据收集。
.
21
• 检查表的编制方法
——制定过程审核流程图 ——受审核部门的选择 ——审核时间的确定 ——审核过程的确定 ——检查项目、证据及方法的确定
.
22
编制检查表的注意事项
——审核区域的检查过程(职能)不能遗漏; ——审核抽样应具有代表性; ——检查内容不能游离受审核区域,应在受审核
• 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
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
8
审核发现—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 行评价的结果。
审核结论—审核组考虑了审核目标和所有 审核发现得出的最终审核果。 审核委托方—要求审核的组织或人员。 受审核方—被审核的组织。 审核组—实施审核的一名或多名审核员。 技术专家—提供关于被审核对象的特定知识或技
• 检查表的类型:
——过程检查表;
——部门检查表。
• 检查表的作用:
——始终保持审核目的。检查表应列出与审核目的 有关的项目和要点,以确保审核覆盖面的完整和代表 性;
——紧扣审核主题,确保审核计划兑现;
——减少审核偏见,提高审核效能;
——确定审核思路和审核策略,突出重点,照顾一
般,提高审核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明显的要求; —习惯上隐含的要求; —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
6
审核相关的基本慨念
● 缺陷—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 的要求。
——缺陷与用途有关;
——与产品责任问题有关。
.
7
• 审核方案—针对特定时间段所策划,并
具有特定目的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 核。
审核准则—用作依据的一组方针、程序或 要求。
.
20
检查表的编制要求:
——内审员在编制检查表前,应掌握组织各部 门质量职能分配情况;
——内审应以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为主要 依据编制检查表;
——应选择典型的、关键的质量问题;
——应突出审核区域的主要职能,并先出有代 表性的样本;
——应突出重点,照顾一般,编制详略得当的 检查表;
——应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 审核项目和额证据;
术的人员。 能力—经证实的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本领。
.
9
(二)质量审核的分类
●审核对象分类法: 产品质量审核;
过程质量审核;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
10
审核方分类法 第一方审核——纠正、改进 第二方审核——评定、批准 第三方审核——认证、注册 联合审核 ——合作、审核
.
11
●审核范围分类法: 全部审核; 部分审核; 跟踪审核; 结合审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