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夫军细柳》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3课】
班级:姓名:
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3、【人边】侵入边境。
5、【军霸上】驻军霸上。
8、【河内守】河内郡的郡守。
9、【上自劳军】皇帝亲自去慰问军队。
【劳】,慰问。
10、【军】军营。
11、【已而】不久。
12、【之】到,往。
13、【被】同“披”,穿着。
14、【锐兵刃】这里指刀出鞘。
15、【彀弓弩】张开弓弩。
【彀】,张开。
【弩】,用机械发箭的弓。
16、【持满】把弓拉满。
17、【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
18、【且】将要。
19、【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位低于将军。
20、【诏】皇帝发布的命令。
21、【居无何】过了不久。
【居】,经过,表示相隔—段时间。
【无何】,不久。
22、【持节】手持符节。
【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23、【壁】营垒。
24、【按辔】控制住车马。
25、【持兵揖】手执兵器行礼。
【揖】,拱手行礼。
26、【介胃之士不拜】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
【介胃】,铠甲和头盔,这里用作动词,指披甲戴盔。
【士】,将领。
27、【为动】被感动。
28、【改容式车】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式】,同“轼”,车前横木。
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29、【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30、【曩】先前。
31、【固】必,一定。
二、重点句子翻译:
1、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翻译: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2、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翻译: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
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长驱直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
3、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翻译: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兵器锐利,开弓搭箭,弓拉满月。
4、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翻译: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
5、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
翻译: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了天子的凭证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
”6、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
翻译: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
”
7、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翻译: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能跪拜,请允许我以军礼参见。
8、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翻译:皇上为之动容,马上神情严肃地俯身靠在车前横木上。
9、嗟呼,此真将军矣!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翻译: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了。
刚才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里的将军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的。
10、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翻译:至于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的吗?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其家世代受射。
其后四岁,广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
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
单于素闻广贤,令得李广必生致之。
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①而盛卧广。
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骑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广为人长,猨臂,其善射亦天性也。
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
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专以射为戏。
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节选自《史记李广将军传》,有删改)【注释】①络:用绳子编的网兜。
1.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
A.行十余里,广佯死(佯:假装)
B.广暂骑腾而上胡儿马(暂:暂时)
C.广之将兵,乏绝之处(将:带领)
D.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陈:通“阵”,阵地)
【解析】B突然,形容李广动作迅速。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A.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B.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C.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D.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解析】A正确。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李广勇猛机智,被匈奴捉住,也能伺机逃脱。
B.李广爱护士兵,与他们同甘共苦,士兵们都乐于为他效力。
C.李广身高臂长,善于射箭,他的子孙和向他学习的人,都赶不上他。
D.李广射术高超,在战场上射杀敌人,任何时候都能百发百中。
【解析】D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并不是任何时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鞭马南驰数十里。
译文:(李广)用鞭子打马向南飞驰几十里。
(2)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译文:(李广)估计射不中就发射,只要一发射,(敌人)立即随着弓弦之声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