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

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

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作者:章锦河, 张捷作者单位:章锦河(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210093;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芜湖,241000), 张捷(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南京,210093)刊名:地理学报英文刊名:ACTA GEOGRAPHICA SINICA年,卷(期):2004,59(5)被引用次数:127次1.McCool S Planning for Sustainable nature dependent tourism development:the 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 system 19942.O'Reilly A M 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concept and issues[外文期刊] 19863.Wackernagel M;Ree W Our Ecological Footprint: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 19964.Ree W 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what urban economics leaves out 1992(02)5.王书华;王忠静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山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定量评估-以贵州镇远县为例[期刊论文]-山地学报2003(03)6.杨开忠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期刊论文]-地球科学进展 2000(06)7.徐中民生态足迹方法:可持续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01(09)8.张志强;徐中民中国西部12省(市区)的生态足迹[期刊论文]-地理学报 2001(05)9.徐中民中国1999年的生态足迹分析[期刊论文]-土壤学报 2002(03)10.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2000(05)11.王书华生态足迹研究的国内外近期进展[期刊论文]-自然资源学报 2002(06)12.Green H;Hunter C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199213.李金平;王志石澳门2001年生态足迹分析[期刊论文]-自然资源学报 2003(02)14.Xu Zhongmin;Zhang Zhiqiang;Cheng Guodong Calculation·analysis of ecological footprint,diversity and development capacity of China 2003(01)15.Living Planet Report;Jonated 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16.WWF(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r(UNEP),World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Centre(WCMC),2000. Redefining Progress(RP) 2000 CEED(UK Centre for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199418.Gossling S Tourism,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economic transition:interacting processes in a Tanzanian coastal community 2001(04)19.Wackernagel M;Onisto L;Bello P National nature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 199920.Stefan Ecological footprint analysis as a tool to assess tourism sustainability[外文期刊] 200221.Colin Hunter Sustainable tourism and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20022.李锋基于协调发展度的城市旅游环境质量测评研究——以开封市和洛阳市为例[期刊论文]-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1)3.肖建红.于庆东.刘康.刘娟.程馨.张然舟山群岛旅游交通生态足迹评估[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11(3)4.肖建红.于庆东.刘康.刘娟.程馨.张然舟山群岛旅游交通生态足迹评估[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11(3)5.马丽娟浅议旅游生态足迹评价模型的改进方法[期刊论文]-丝绸之路 2011(2)6.徐娥旅游交通生态足迹模型实证研究[期刊论文]-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0(3)7.张海鸥基于生态足迹的旅游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5)8.赵莺燕基于TEF模型的青海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期刊论文]-青海民族研究 2010(1)9.甄翌基于生态足迹的旅游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0(3)10.程俊峰.宋保平.刘云腾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桂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期刊论文]-资源与产业 2010(1)11.徐娥生态足迹模型在中国不同行业中的应用及启示[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 2010(8)12.杨娟.王昌全.李冰.白根川.杨扬兴文世界地质公园旅游生态足迹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 2010(8)13.侯顺利蓟县旅游生态足迹计算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商贸 2010(6)14.张一群.杨桂华雨崩徒步旅游者旅游净生态足迹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9)15.张约翰.张平宇.张忠孝拉萨市旅游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7)16.范秋梅.孙铁珩辽宁旅游生态足迹的动态分析[期刊论文]-生态经济 2010(8)17.周国忠国内外生态足迹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浙江学刊 2010(6)18.景秀艳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泰宁国家风景名胜区旅游生态安全测评[期刊论文]-闽江学院学报 2010(5)19.李会琴.侯林春武汉市旅游生态足迹评价研究[期刊论文]-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2)20.董超.冯永军.魏敏.雷彤.徐鸿基于改进的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对山东省泰安市旅游地评价及预测[期刊论文]-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0(4)21.田至美.南丁北京市旅游餐饮生态足迹实证分析[期刊论文]-资源与产业 2010(4)22.景秀艳旅游地生态安全测评方法述评[期刊论文]-经济研究导刊 2010(33)23.王建军.许小冉河南省三大产业生态足迹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工业技术经济 2010(10)24.邵小慧.罗艳菊.袁建平三亚市观光旅游者和度假旅游者生态足迹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10(32)25.景秀艳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旅游地生态安全测评与规划调控——以泰宁风景区为例[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10(32)26.Zhang Jinping.Qin Yaochen.Zhang Erxun Review on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期刊论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英文版) 2010(3)27.杨足膺.赵媛.付伍明基于弹性系数的江苏省能源生态足迹影响因素分析[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10(24)28.万金保.朱邦辉.刘琳庐山风景名胜旅游地生活废弃物生态足迹分析[期刊论文]-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11)29.杨建明中国旅游业发展生态负荷空间差异综合评价[期刊论文]-地理研究 2010(5)30.邵小慧.罗艳菊.袁建平海南省团队和散客旅游者的生态足迹比较研究[期刊论文]-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4)31.张金萍.秦耀辰.张二勋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09(12)32.张金萍.秦耀辰.张二勋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09(12)33.曹海荣.沈志良.姚云.苏畅青岛地区生态足迹的初步估算[期刊论文]-海洋科学 2009(11)34.李会琴.侯林春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以武汉市为例[期刊论文]-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9(4)35.黄继华生态足迹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与评述[期刊论文]-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3)36.甄翌旅游生态足迹改进方法及应用研究——以张家界市为例[期刊论文]-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5)37.钟凤.黄海燕基于生态足迹的湖北清江流域旅游交通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林业经济 2009(2)38.肖建红.于庆东.刘康.刘娟.程馨.张然舟山群岛旅游交通生态足迹评估[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11(3)39.张约翰西宁市旅游业生态足迹与可持续发展[期刊论文]-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1)40.晋秀龙.陆林旅游生态学研究体系[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09(2)41.晋秀龙.陆林旅游生态学研究体系[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09(2)42.李斌饭店生态足迹研究进展与展望[期刊论文]-科技信息 2009(2)43.张一群.杨桂华人造型景区生态足迹研究——以昆明世博园为例[期刊论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1)44.薛建春.白中科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公路工程项目生态评价——以国道109线十七沟至清水河段公路为例[期刊论文]-水土保持研究 2009(4)45.陈成忠.林振山中国人均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构成的变动规律[期刊论文]-地理研究 2009(1)46.丁宇.林姚宇.路旭生态足迹模型在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及启示——以快速城市化地区深圳市为例[期刊论文]-城市规划学刊 2009(6)47.王国刚.杨德刚.乔旭宁.杨莉.唐宏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新疆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分析[期刊论文] -冰川冻土 2009(5)48.甄翌.康文星生态足迹模型在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改进[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08(11)49.甄翌.康文星生态足迹模型在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改进[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08(11)50.甄翌.康文星两种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比较研究[期刊论文]-生态经济 2008(10)51.王莉霞.李军芳兰州市2004年旅游生态足迹计算及其对生态影响的分析[期刊论文]-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8(5)52.李传武基于旅游生态足迹的皖西天堂寨生态旅游发展研究[期刊论文]-宿州学院学报 2008(4)53.甄翌.康文星旅游生态足迹改进模型及张家界实证研究[期刊论文]-林业经济问题 2008(4)54.孙鹏.王青.刘建兴.顾晓薇.李广军沈阳市交通生态足迹的时间序列分析[期刊论文]-资源科学 2008(6)55.李传武.赵咏梅基于旅游生态足迹的皖西天堂寨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8(5)56.胡青云.张铁成嘉峪关市旅游生态足迹实证分析[期刊论文]-资源与产业 2008(4)57.王延平.杨阳.王华田.宋其涛.荆兴业泰山森林公园旅游影响评价及管理对策[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2008(6)58.章锦河旅游废弃物生态影响评价——以九寨沟、黄山风景区为例[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08(6)59.章锦河旅游废弃物生态影响评价——以九寨沟、黄山风景区为例[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08(6)60.晋秀龙.陆林旅游生态学研究方法评述[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08(5)61.晋秀龙.陆林旅游生态学研究方法评述[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08(5)62.周年兴.林振山.黄震方.程春旺南麂列岛旅游生态足迹与生态效用研究[期刊论文]-地理科学 2008(4)63.赵珊珊.刘玲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山东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期刊论文]-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9)64.杨世河.章锦河.戴昕基于类型的乡村旅游竞争力研究[期刊论文]-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8(4)65.刘建兴.王青.孙鹏.顾晓薇.李广军中国1990~2004年生态足迹动态变化效应的分解分析[期刊论文]-自然资源学报 2008(1)66.杜旭东.赵俊远基于旅游生态足迹的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期刊论文]-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1)67.李军芳.雒应福.王莉霞.张建东.张志斌兰州市旅游生态足迹研究[期刊论文]-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1)68.谢雨萍.向悟生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在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为例[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8(12)69.郑敏.张伟山地旅游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构建[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8(11)70.丁金梅.延军平.文琦.李环娇.陈锋.孙亚军基于生态足迹法的榆林市生态重建研究[期刊论文]-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2)71.章锦河.张捷.王群旅游地生态安全测度分析——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例[期刊论文]-地理研究 2008(2)72.刘艳中.李江风.张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足迹环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8(6)73.桑秋.苏飞.张平宇辽宁省耕地生态足迹动态分析[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8(3)74.曹辉城市旅游生态足迹测评——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期刊论文]-资源科学 2007(6)75.张生根.王心源.田兵基于GM(1,1)的芜湖市人均农用地生态足迹变化研究[期刊论文]-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12)76.肖建红.于庆东.刘康.刘娟.程馨.张然舟山群岛旅游交通生态足迹评估[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11(3)77.汪宇明.赵中华基于上海案例的大都市旅游容量及承载力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5)78.林晓洁.王菲凤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东山岛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期刊论文]-环境科学导刊 2007(4)79.刘钦普.曹建军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研究回顾和展望[期刊论文]-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7(6)80.蒋依依.成升魁.王仰麟.彭建.张源旅游地生态持续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异分析——以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为例[期刊论文]-资源科学 2007(3)81.曹淑艳.谢高地表达生态承载力的生态足迹模型演变[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 2007(6)82.吴兰桂国内外可持续旅游发展评价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2)83.王保利.李永宏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西安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07(11)84.曹辉.陈秋华福州市旅游生态足迹动态[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07(11)85.曹辉.陈秋华福州市旅游生态足迹动态[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07(11)86.李鹏.杨桂华云南香格里拉旅游线路产品生态足迹[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07(7)87.李鹏.杨桂华云南香格里拉旅游线路产品生态足迹[期刊论文]-生态学报 2007(7)88.吕永鹏.邰俊.车越.吴冰思.夏苏湘黔东南州可持续发展的度量研究——基于BEF与TEF的综合测度[期刊论文]-山地学报 2007(6)89.曹辉.陈秋华城市森林公园旅游生态足迹研究——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期刊论文]-林业经济问题 2007(4)90.胡海胜山地景区生态足迹分析——以庐山为例[期刊论文]-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6)91.陈旺亮.查良松.操勤基于生态足迹的黄山市可持续性度量研究[期刊论文]-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5)92.符海月.李满春.毛亮.刘永学基于生态足迹的土地利用规划生态成效定量分析——以河北省廊坊市为例[期刊论文]-自然资源学报 2007(2)93.钟静.王艳.陈彩红.曹靖.张宏磊生态足迹与饭店环境管理绩效评估[期刊论文]-特区经济 2007(2)94.周国忠旅游生态足迹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生态经济 2007(2)95.程励.李伟.李晟之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小规模控制模式研究[期刊论文]-人文地理 2007(2)96.杨桂华.李鹏旅游生态足迹的理论意义探讨[期刊论文]-旅游学刊 2007(2)97.李君轶.马耀峰.杨敏基于游客行为的旅游生态足迹研究——以西安市入境游客为例[期刊论文]-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2)98.章锦河.张捷国内生态足迹模型研究进展与启示[期刊论文]-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2)99.丁金梅.延军平.鲁丰先开封市龙亭景区旅游生态占用分析[期刊论文]-河南科学 2007(1)100.符国基海南省外来旅游者生态足迹测评[期刊论文]-资源科学 2006(5)101.陈冬冬.高旺盛.陈源泉生态足迹分析方法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应用生态学报 2006(10)102.王盈.章锦河.贾铁飞芜湖市2003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期刊论文]-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103.蒋玲燕.闻岳.周琪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及其在国内的应用[期刊论文]-四川环境 2006(4)104.鲁丰先.秦耀辰.徐两省.孟华旅游生态足迹初探——以嵩山景区2005年"五一"黄金周为例[期刊论文]-人文地理 2006(5)105.杨效忠.陆林旅游发展背景下的中国世界遗产(地)研究述评[期刊论文]-人文地理 2006(4)106.曹小曙.彭灵灵中国交通运输地理学近十年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人文地理 2006(3)107.于航.董德明.陶磊.王宪恩.于连生.侯连有.孔令锦.于新净月潭森林公园的生态功能与价值[期刊论文]-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6(4)108.曹新向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分析[期刊论文]-经济地理 2006(6) 109.李平.窦蕾生态足迹模型在旅游科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6) 110.蒋依依.王仰麟.彭建.杨磊.张源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旅游区可持续发展度量——以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为例[期刊论文]-地理研究 2006(6)111.窦蕾.李平.姜财辉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在县级尺度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以章丘市为例[期刊论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5)112.曹新向.姬晓娜.安传艳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研究——以开封市为例[期刊论文]-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6(6)113.程春旺.沙润.周年兴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旅游地生态环境监测指标的构建[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6(6) 114.马丽娟浅议旅游生态足迹评价模型的改进方法[期刊论文]-丝绸之路 2011(2)115.曹新向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开封市为例[期刊论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2)116.史纪安.杨改河.刘玉华青海省生态足迹演变分析[期刊论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3) 117.张红霞.苏勤.章锦河.王群1990~1999年安徽省生态足迹的动态测度与分析[期刊论文]-生态学杂志 2006(1) 118.李山旅游圈形成的基本理论及其地理计算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6119.田萍萍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陕西关中地区生态安全与生态补偿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120.李晓东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济南市生态城市初步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121.李传武.曹有挥.曹玉红皖西大别山区生态足迹实证分析-以金寨县为例[期刊论文]-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5(6) 122.章锦河.张捷.梁玥琳.李娜.刘泽华九寨沟旅游生态足迹与生态补偿分析[期刊论文]-自然资源学报 2005(5) 123.曹新向基于模糊数学的城市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判及其优化研究--以开封市为例[期刊论文]-南开管理评论2005(4)124.高阳.郝革宗中国旅游地理学1998至2004的进展[期刊论文]-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4)125.李鹏云南香格里拉旅游线路产品生态足迹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126.任茜县域生态足迹研究——以都江堰市为例[学位论文]硕士 2005127.华红莲云南省生态足迹时空结构的初步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128.李瑞霞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河南省鹤壁市为例[学位论文]硕士 2005 129.吴江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生态规划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130.舒肖明基于生态安全的山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大别山区岳西县为例[学位论文]博士 2005131.Zhang Jinping.Qin Yaochen.Zhang Erxun Review on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期刊论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英文版) 2010(3)本文链接:/Periodical_dlxb200405015.asp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