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的: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溺水安全的基本知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对,现在是夏季,天气渐渐变得很热了,你们热了怎么办?可是今年有好几个小朋友因为热就悄悄去河里、池塘里洗澡,你们想知道他们去洗澡发生了什么事吗?告诉你们,今年涪陵有好几个小孩下河洗澡被淹死了,他们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了。
他们好可怜,老师伤心,他们的爸爸妈妈也很伤心。
二、防溺水教育
小朋友们,我们怎样使自己不会发生溺水事故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老师先向学生讲几点防溺水的知识要点
(1)教育学生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江河、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游泳。
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池塘边钓鱼、游泳、
玩水。
(2)教育学生在来校、离校的途中千万勿去玩水,下江游泳。
(3)我们是未成年人,很多同学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同学不慎掉进江河、水库、池塘、水井里等,我们不能擅自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或拨打“110”。
(二)、老师谈谈事例,并由学生扮演小品
本学期××学校在周末,几名学生到讲河边钓鱼玩,有两名学生不慎溺水死亡。
这个悲惨的事实告诉我们了什么?这几个同学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我们应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1)议一议:
这几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
我们应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2)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
(3)由这个事实谈谈我们的心得体会。
(三)、说一说
说说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
三、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小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北师大版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二物理试卷
3酒精 硫酸 煤油 水银 冰 钢铁 铜 铝 木块 蜡 0.8 1.8
0.8
13.6
0.9
7.9
8.9
2.7
0.5
0.9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本大题共40分,每小题2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 )
A .千克/米3
B .克/厘米3
C .千克/分米3
D .吨/米3
2.一般一只鸡蛋和一个初中学生的质量分别约为:( )
A .0.5g 60mg
B .5g 60g
C .50g 60kg
D .500g 60t
3.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4.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 )
A .逐渐增大,且总是大于入射角
B .逐渐增大,且总是小于入射角;
C .逐渐减小,且总是小于入射角
D .逐渐减小,且总是大于入射角;
5.下面几个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种类的是:( )
A . 质量
B .密度
C .体积
D .温度
6.小明家安装自来水管时,将一根水管截成长短不同的两段,则这两段水管( ) A . 质量相等
B .密度相等
C .体积相等
D .以上
都不对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将水泥路面改成有许多空隙的“海绵”沥青路面可以减弱噪声
B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 .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低
D .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直接对话
8.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
关于这些现象以及发生这些现象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 .夏天常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升华现象,要放出热量
C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
山在水中的倒影 A
屏幕上的手影
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D C 花瓶在平面镜中的像 图1
D.初冬的早晨落叶上会出现一层白霜,这是凝华现象,要放出热量9.可以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光学器材是:()
A.照相机B.幻灯机C.放大镜D.平面镜10.站在河岸上的人看见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