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关于安徽省界首市教育局虚报中小学生人数套取国家教育资金的批评通报
【模板一】
中共翁牛特旗纪委文件
翁纪发[2009] 11号
关于对XX同志违纪问题的通报
各苏木乡镇党委、政府,各国营农牧场,旗直各党委(党组),各部委办局中心,各人民团体,中区市直驻翁各单位:
…………(事件)
其行为损害了翁旗的执法形象和法制环境,在社会上造成了较坏影响。
为严肃纪律,规范执法行为,经旗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对XX进行批评教育,责令向旗纪委监察局作出深刻的书面检查,并予以通报。
发生这起案件,究其主要原因是,一些单位的领导对依法行政工作不够重视,思想认识不到位,仍习惯于靠行政命令、凭经验办事,执政理念和管理方式还没有完全转变到法制轨道上来,执法人员程序观念不强,依法行政意识淡漠;行政主管部门对执法人员管理不严格,督查不到位;受部门利益驱动,滥用职权现象严重,从而导致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弹性执法、程序违法等问题时有发生。
今后,希望各行政执法部门及执法人员要从本事件中吸取深刻教训,引以为戒。
中共翁牛特旗纪委
翁牛特旗监察局
2009年5月4日
【模板二】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河南省许昌市国税局
原局长姜国仕严重违法违纪案件的通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局内各单位:
最近,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10万元。
河南省国税局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姜国仕行政开除处分,河南省直工委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
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XXX,男,1951年4月12日出生于江苏省泗洪县,汉族,大专文化程度,中共党员,1971年1月入伍,1990年12月转业,先后任河南省税务局主任科员、省国税局教育处副处长、处长、监察室主任,2004年4月任河南省国税局注册税务师管理中心主任。
许昌市魏都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认定,姜国仕主要犯罪事实有:(一)收受贿赂。
姜国仕在担任许昌市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在干部职务晋升、职级调整、人员调动、转业安置、办公楼装修和家属楼主体工程施工之际,先后收受国税系统工作人员贿赂66人次,工程建筑单位贿赂8人次,受贿人民币59.77万元、美元1.23万元、欧元500元。
(二)违反纪律接受礼金。
在过春节和个人工作调动之际,先后接受其管辖范围内的工作人员礼金9人次,现金人民币3万元,被认定为不合法收入。
(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姜国仕案发后,检察机关从其家中的密码箱、保险柜内提取大量现金和银行存款,扣除其合法收入和司法部门认定的受贿、不合法收入之外,剩余款项人民币32.58万元、美金2.21万元,经查证无法落实,本人及家人亦无法说清其合法来源,被认定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
姜国仕身为党员领导干部,政治上蜕化变质,经济上贪得无厌,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严重挫伤了税务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咎由自取。
各级税务系机关要从中汲取深刻教训,举一反三,警钟长鸣。
二○○五年七月四日
教育部关于安徽省界首市虚报中小学学生
人数套取教育资金问题的通报
教监[201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最近,教育部与安徽省有关部门根据媒体反映的情况,对安徽省界首市虚报中小学学生人数套取国家教育资金问题进行了严肃查处。
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2009年,安徽省界首市教育局违反教育事业基础统计信息报送规定,虚报义务教育学生人数10498人,套取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资金663.5万元。
该市教育局将这笔资金分3次全部分配到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用于维修校舍和购置教学设备、课桌凳、图书等。
2011年,安徽省界首市教育事业基础统计报表上报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人数75861人,该市义务教育阶段建立学籍学生人数为68725人,虚报7136人。
由于2011年教育事业统计信息将作为2013年核拨教育经费的依据,目前未形成套取国家教育资金的事实。
问题查实后,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严肃处理。
一是责成界首市委、市政府作出深刻检查;二是责成阜阳市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免去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界首市教育局局长职务,并在进一步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据相关规定对其他责任人员给予相应纪律处分;三是在全省范围内对界首市套取国家教育资金问题通报批评;四是由省财政部门追缴界首市套取的663.5万元教育资金。
上述问题的出现,反映出安徽省界首市及其教育部门对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的意义认识不足,对义务教育学生学籍管理及信息统计工作重要性、严肃性认识不够;界首市教育局未根据在校生人数变化及时审核、据实调整上报统计报表,主观上存在争取更多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改善办学条件的动机,实际工作中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到位问题。
界首市教育局套取国家教育资金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国家的财经纪律和教育统计工作规定,其错误性质是严重的。
各地要从中吸取深刻教训,坚决杜绝类似问题的发生。
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增强管好用好教育资金的自觉性。
要以切实防范财经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核心,健全机制、规范管理、科学使用、落实责任、提高绩效,使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始终在阳光下运作。
各地要结合工作实际,全面开展教育事业统计报表报送和电子学籍数据库信息核查,及时纠正各类违规问题。
要严格规范学籍管理工作,尽快完善学籍管理相关制度,就流动学生管理、补助资金发放等工作进一步作出明确规定,防止出现重复学籍或回流原籍学生无学籍情况。
要按统一要求加快义务教育学生和中职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和学籍数据库建设,尽快实行学生信息动态管理。
要建立健全教育统计工作监督检查机制,加强财政和审计监督,强化学校财务管理,加大政务公开、校务公开、财务公开力度。
要严肃财经纪律,落实教育经费监管工作责任,严厉查处违规使用教育经费、违反财经工作纪律的行为,对违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坚决依法依纪处理,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