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研究及写作基本要求
一、教育叙事研究及其研究的意义
一什么是教育叙事
指教师所记叙的教育事件的内容;是基于学校真实生活;关注发生在自己教育生活中的事情;寻找其中有意义的细节;然后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从而改进和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
只要热爱教育;善于观察;长期坚持体验和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教师不仅能写出很好的教育叙事研究文章;而且会带来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的养成..
1、教育叙事的定义:
就是通过教育主体的故事叙说来描绘教育行为、进行意义建构并使教育活动获得解释性意义理解的一种质的研究或者研究方法..
相对于以往的科学化研究而言;它更强调与人们教育经验的联系;并通过故事叙述来描述人们在自然情境下的教育经验、教育行为以及作为教育群体和教育个体的生活方式..
2、撰写教育叙事应遵循的原则:
一是唯小不唯大..教育叙事的切口要小;最好着眼于学生的行为、教师的教学等;这样易于操作;不要选择自己陌生的领域..
二是唯实不唯虚..教育叙事研究要实用;因为叙事的目的是为了积累教育经验;更好地进行教育工作;教育叙事的对象也完全指向于教师自身的实践..
三是唯真不唯假..教育叙事研究首先要具备真实性;绝不能杜撰或假设推论..其次;教育叙事和具体的教育情境相联系;具有丰富的时空感..
5、教育叙事按内容分类:教育叙事;教学叙事课程叙事;生活叙事..
3、教育叙事研究的主要内容
1让教育主体要学会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
不是成为别人的应声虫和传声筒;
2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反思和挖掘自我;表达自己的思想;
不是依靠别人的思想而生活;用张民选老师的话来说;就是要让教师成为自主的专业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3在宽容和接纳的态度下提供一个分享的平台和深层交流的园地..
4、教育叙事研究类型
1、从教育行为涉及对象分:
教学叙事、管理叙事或德育叙事..
2、从叙事主体分:
个体叙事和群体叙事;自我叙事和他者叙事..
3、从教师行为分:
生活叙事、思想叙事、课堂叙事..
4、从叙事内容分:教育行为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活动、教育行为对象..核心都是以教师的生活故事为研究对象..
6、教育叙事按写作文本分类:
a.叙议式
所谓“叙议式”文本;就是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叙;就是叙述教育教学中的故事;议;就是针对所叙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叙”和“议”交叉进行;在“夹叙夹议”的阐述中层层深入;把所要论述的主题讲清楚..叙议式文本是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写作的最基本的写作形式..
b.反思式
所谓“反思式”文本;就是在叙述教育教学过程后反思自己的做法;这是教育教学叙事的另一种常见的写作形式;作者正是在反思中提高了认识;读者也正是在反思中受到启发..
c.陈述式
所谓“陈述式”文本;就是用叙述的笔法;客观地描写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虽然其中含有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反思;但总的来说不过多地加以评论;让读者自己从客观陈述的事实中作出判断;得出结论..
d.比较式
所谓“比较式”文本;就是将两种或几种教育现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期得到启发或是非..“比较”有自己不同时期的教育教学的纵向比较;也有将自己与别人的教育教学的横向比较;目的都是为了在比较中提高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识..
e.点评式
所谓“点评式”文本;就是叙事研究报告中;请他人对其中某些环节或某些细节进行点评..这样做;可以引起读者对这些地方的注意;并且这些观点还可以启发读者思考;或引起争鸣..点评也可以放在文章的结尾处;表达出点评者对这篇教育教学叙事的总评价..
f.质疑式
所谓“质疑式”文本;就是阅读了别人撰写的教育叙事后;对文中的某些观点或情节提出不同的意见或看法;与作者进行商榷或讨论..
教育叙事并不神秘;它既是研究;也是实践; 它既包括自己的反思;也包括真实的记叙和理想的展望;但成功的教育叙事有一个前提:即爱思考、爱读书、爱写作、爱实践..我想;我们应该用心去做教育;用笔去书写教育;或许当我们翻阅自己的教育叙事时;才会发现;教育原来如此美丽
核心都是以教师的生活故事为研究对象..
二、关于撰写教育叙事写作
1、基本要求
1走进生活——有话可说
教育叙事研究强调的不仅是客观规律的发现;而且更加关注人们教育经验的存在意义..在研究过程中;它所致力的不再是抽象的、普遍的原理性概括;而是在充分尊重每个个体的生活现实基础上;通过有关经验的故事、口述、现场观察、日记、访谈、自传、传记、书信以及文献分析等;来逼近人们的教育经验和实践本身..
2选择故事——典型代表
教师在记录、描绘、讲述教育经验的故事时;已经在经验的表述过程中实现了人文化育的目的..同时;这些经验的记录、描绘和讲述也在更深的层次上反映出了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
因而叙事研究具有了人文和科学的双重意义..更为重要的是;教育叙事研究把有关生活性质的理论思想引入到了活生生的教育经验之中;并通过生活如教与学经验的叙述促进了人们对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因此叙事越有典型性;就越具有感染力..
3建构故事——发掘自我
重新走进自己的生活;唤起对教育教学工作意义的追求和深入理解;自由地表述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和内心体验;为自己的日常生活编织出丰富而深刻的意义;赋予自己的工作和生命以存在的价值..
教育叙事研究实质上是教师们在生活中认识自我和把握自身命运的一种有效方式..
4叙事写作——意义探索
叙事是“一门深藏在人类灵魂深处的艺术..”
一部好的教育叙事研究;不仅是教师自身心路历程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是其他教师借以反思自身的基础和对照的镜子;并可能会成为其他教师仿效的榜样..
在叙事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不仅要关注叙事本身的意义问题;也要关注叙事本身对他人以及社会的意义问题..这就要求研究者不能满足于一个个独立的故事描述;而是要站在历史和社会的整体性立场上;在对人生和社会的全面把握中去展开叙事..
2、教育叙事的写作要点:
1、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叙事的“主题”是从某个或几个教学事件中产生;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
2、教育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育记叙文”而不是“教育论文”..这种教育“记叙文”比传统的教育“论文”更能引起读者“共鸣”;并由此而体现其研究价值..
3、叙事研究报告以“叙述”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叙夹议”;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
4、教育叙事研究不是简单的记录生活;而是观察与思考生活..叙事研究
报告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该是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给人以启迪和回味..
3、教育叙事的七个基本要素构成:
1何时:
时间是教育叙事中的关键要素;也是教育叙事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基本保证..
教育叙事中的时间;并不是一个时间点;而是一个时间段;它以现在为中心;将过去、现在、未来都连接成为一个有价值意义的有机整体..
2何人
人物是教育叙事的核心;描绘人物精神世界的丰富状态及其变化动因和轨迹是教育叙事的基本追求..
教育叙事中的人物不是孤立的原子;而是与整个事件融为一体;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展示人物的面貌..
教育叙事中的人物不仅要描绘当下的现实;还要展示自己的预期与未来..
3何地
明确的空间位置也是教育叙事真实性的基本保证..
教育叙事中的空间位置存在着多样性和复杂性、变换性;要注意多个角度的透视与转换..
教育叙事中的空间既包括真实的物理空间;也包括虚拟的精神空间.. 4何事
事件是教育叙事的意义载体..
事件描绘的越具体、越生动;教育叙事所反映的意义就越突出;越清晰;越深刻..
教育叙事中的事件;要把意义的追求与探索有机融合在发展描绘的过程中;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与思考..
教育叙事中的事件要注意起因与结果之间的呼应关系..
5何情
情感是教育叙事的主线;以情感人是教育叙事的最基本要求..
教育叙事中的情感描绘;既要非常细致;在细微处见功夫;又要注意取舍;在真实的基础上服务于整个叙事主旨意义的追求..
教育叙事中的情感发掘;要着力于自我真实心灵的解剖..
6何因
教育叙事需要强烈的质疑和求索精神;要敢与对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批判..
在教育叙事的过程中;要对事件、情感、结果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思考;力图打破常规的看法和自己的直觉感受;用理性的严格对深层的人性进行反省与审视..
7何思
教育叙事虽然以接近经验为基本追求;但是对经验的关注并不意味着对理论思考的淡漠与忽视;而是要在经验中升华理论..
教育叙事的过程中要注意吸收各种理论的精华;并以经验的语言方式将其表现出来..
教育叙事中的理论思考;其根本目的仍然是为了推进和深化实践;而不是为理论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