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组织培养课件1_PPT幻灯片

植物组织培养课件1_PPT幻灯片


1.2 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及类型:
植物组织培养: 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利用人工培养基对离体
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原生质体等进 行的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的类型
按培养材料分为(Gamborg等):
愈伤组织培养 器 官培养
悬浮细胞培养
最为常见的组织培养
胚、胚乳、珠心、子房、根、茎、叶、 花和幼果的部分组织的培养 游离单细胞培养
1.4 植物组织培养发展简史
1、萌芽阶段:(从20世纪初到30源自代中)➢1838-1839年,德国科学家Schleide 和Schwann 发表了细胞学说,奠定了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Haberlandt: 1902年,提出了
植物细胞全能性学说
观点:
高等植物的组织和器官可 以分割成单个细胞
贡献: 提出细胞全能性
➢创立了White培养基。
➢1943年White发表了《植物组织 培养手册》的专著,使植物组织 培养开始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叶诱导愈伤组织
1.3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
1.2.1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一个生活的植物细胞,只要有完整的膜系统 和细胞核,它就会带有一套发育成一个完整植 株的遗传基础,并具备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潜 在能力。
细胞全能性的实现条件和差异
全能性实现的条件:
离体状态 有一定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
1960年G.Morel采用兰花的茎尖培养,
实现了去病毒和快速繁殖两个目的。这是
G.Morel
经过茎尖—原球茎—小植株的方式而再生 的。
Morel提出的这种离体无性繁殖方法,其繁殖系数极高,很
快被兰花生产者所采用,迅速建立起兰花工业。植物离体微繁技
术及脱毒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实现了产业化。
兜兰
魔芋胚状体
胚状体发生途径
脱分化
外植体
愈伤组织
再分化
胚状体
再生植株
再分化过程的两种途径:
器官发生 茎芽、根的分化
分化、脱分化 分生状 再分化
成熟细胞 态细胞
胚状体
胚状体发生
再生植株
植物组培技术基本过程
外植体 移栽
无菌 脱分化 接种
培养室
诱导愈伤组织 的形成 再分化
试管苗的形成
植物组织培养特点
①培养条件可以人为控制 ②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 ③管理方便,利于工厂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
第1章绪论
主要内容: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概念及类型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 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简史
1.1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1、快速繁殖和作物脱毒
1.微型繁殖-兰花工业 (1)微型繁殖技术: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
组织培养技术. (2)特点: ①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 ②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
垂 花 蕙 兰
建 兰
金 嘴 墨 兰

斛 兰
石斛兰
西 藏
虎 头 兰

心 兰
文心兰

贝 兰
快速繁殖实现工厂化育苗
2.作物脱毒 (1)材料:无病毒的茎尖 (2)脱毒苗:切取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获得
2、作物育种
1.单倍体育种 (1)方法:花药的离体培养 (2)优点: ①后代稳定遗传,都是纯合体; ②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分化:指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永久性的适度变化过 程。
脱分化:成熟的细胞转变到分生状态的过程,而进行分裂形 成无分化的细胞团,即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
再分化:脱分化的细胞再次分裂、分化并形成不同组织,进 而构成器官和植株的过程。
模式植物烟草组织培养的过程:
1.2.3 器官发生和胚状体发生-再分化过程的两种途径
2.突变体的利用 (1)产生:植物组织培养 (2)利用:筛选对人们有利突变体,进而培育新品种
神奇的人工种子 (1)特点: ① 后代无性状分离 ② 不受气候,季节和地域限制 (2)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 (3)结构: 人工薄膜胚状体或不定芽或顶芽或腋芽.
3、植物有用产物生产
植物组织培养大量生产紫草素
现在已有胡萝卜、芹菜、柑橘、咖啡、棉花、 玉米、水稻、橡胶等几十种植物的人工种子试种成 功紫,草但由于愈成伤本组织较高,紫中草国素尚未应用于生产。
4、遗传、生理生化和病理研究
花药和花粉培养获得的单倍体和纯和的二倍体植物,是
研究细胞遗传的好材料。
细胞是一切生理功能的场所。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研究
细胞营养、代谢、抗病性等非常理想。
细胞团培养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 原生质体培养
外植体(explant):由活体植物体上切取下来的,用于组织 培养的各种接种材料。包括各种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 质体等。
愈伤组织(callus):原指植物受伤后在伤口表面形成的一团 薄壁细胞;在组织培养中,是指在人工培养基上由外植体形 成的一团无序生长的具有旺盛分裂能力的薄壁细胞。
细胞再生的潜力与细胞分化程度成负相关。
受精卵 > 生殖细胞 > 体细胞
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实现:
1.植物的生活史(生命周期)
受 精 卵
早期胚胎发育 合 分化 子 胚
组 形成 织
器 官
构成
植 物 体
2.植物组培过程(组培周期)

分 化 细
脱分化
愈 再分化 组 形成



器 官
构成
植 物 体


1.2.2 细胞分化、脱分化和再分化
首次进行离体细胞培养
小野芝麻和凤眼兰的栅栏细胞和虎眼万年青属表皮细胞 Knop+蔗糖
无分裂
细胞高度分化+培养基中无生长激素
2、奠基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末到50年代中)
➢1934年,美国植物生理学家 White 用番茄根尖建立起第一个 活跃生长的无性繁殖系,从而使 非胚器官的培养首先获得成功。 1937年,White发现3种B族维生素 和IAA对植物生长有用。
植物组织培养与植物基因工程:
含有目的基因 的农杆菌
Regeneration of Plants from Cells or Tissue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ol
This is the most common way of producing transgenic Arabidopsis.
1. 器官发生途径: 由愈伤组织或外植体诱导形成不定根或不定芽, 再获得再生植株的方法。
百合鳞叶培养
器官发生途径
脱分化
外植体 愈伤组织 不定芽
不定根
再分化
再生植株
愈伤组织器官发生途径
小 麦
愈伤组织
芽分化
胚状体
再生苗
2 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胚状体发生途径) :
是指在愈伤组织中产生出一些与种子中的胚相似的结 构,即同时形成一个有苗端和根端的双极性结构,而发育成再 生植株的途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