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化考试范围一.填空题1.司汤达《红与黑》(副标题一八三零年纪事)标志这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主人公于连•索雷尔企图改变平民地位,不择手段的向上爬,最后遭到贵族阶级扼杀;与于连命运相连的两个女性是他的两个情人马蒂尔德和德•雷纳尔夫人。
(p224上)2.福楼拜《包法利夫人》(副标题外省风俗);主人公农庄主之女爱玛嫁给乡村医生包法利,但是丈夫的平庸使她感到爱情破灭,并先后与地主罗道耳弗,书记生赖昂发生关系,最终在走投无路之际,吞砒霜自尽。
爱玛是一个受侮辱受损害的女性代表;包法利是平庸的代表。
(p266上)3.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副标题一个纯洁的女人)是哈代进入晚期小说创作的标志。
作品叙述的是苔丝为了帮助家庭摆脱经济苦难外出做工而遭到的不幸;主人公苔丝是美的象征和爱的化身,她本是受侮辱的人,但是在资产阶级的到的面前,她却被看成是伤风败俗的典型。
作者笔下冒牌本家亚雷•德伯揭露了宗教的伪善;文中塑造的与苔丝相对照的男主人公安玑•克莱在发现苔丝已被德伯玷污后,就暴露了他的软弱性和局限性,揭露并批判了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
(p296上)4.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副标题一个家族的没落)是他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编年史式的长篇记述体作品。
(p44下)5.巴尔扎克以“场景”和“研究”为题名,将自己的作品结集出版。
《人间喜剧》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风俗研究》;第二部分《哲学研究》;第三部分《分析研究》。
《驴皮记》属于哲理研究部分。
6.《高老头》中的高老头有两个女儿。
(p259上)7.狄更斯的《双城记》是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以巴黎和伦敦作为故事的发生地。
作者在文中宣扬人道主义思想,作品中的主人公梅尼特医生就是人道主义的典型。
(p277上)8.《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自己最喜爱的作品,带有一定的自传性质。
9.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人物关系:简·爱毕业后,在罗切斯特的庄园工作。
随后两人相爱,但在两人结婚当天,简·爱意外得知罗切斯特的前一位夫人并没有死,而是被关在庄园里,于是离开庄园。
正当简·爱犹豫是否与表哥一起离开英国做传教士圣•约翰的妻子时,罗契斯特的庄园由于疯妻纵火毁于一旦,他本人也受伤致盲,简·爱因此赶回庄园,两人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10.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人物关系:弃儿希刺克厉夫与呼啸山庄庄主的女儿凯瑟琳相爱,后因她的哥哥辛德雷挑拨离间,凯瑟琳嫁给了画眉田庄的继承人爱德加•林惇,希刺克里夫因复仇故意娶了林惇的妹妹,对其百般折磨,最终占有了呼啸山庄。
(p286上)11.莫泊桑《羊脂球》发生的背景:普法战争(p418上)12.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中最成功的形象是娜斯塔西娅•菲里波芙娜;作品中的主人公梅什金是作者笔下的“白痴”。
故事最后,得到了娜斯塔西娅的花花公子罗果静杀死了他们两个。
(p346上)13.屠格涅夫在《父与子》展示了“父”与“子”之间的矛盾,后者的代表是塑造了“新人”巴扎罗夫的形象,他是作品的中心人物,前者的代表人物是基尔沙诺夫兄弟,尤其是巴威尔。
另外,文中还有阿尔卡狄、奥津左娃等人物。
(p340上)14.《老人与海》最后老人睡觉梦见狮子。
(p69下)15.欧文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他的散文小说集《见闻札记》描述具有民族特色的自然景物和风土人情,其中的短篇小说《瑞普·凡·温克尔》以浪漫构思和农民的淳朴眼光,赞美独立战争和新的社会秩序。
16.唯美主义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是戈蒂埃《珐琅与雕玉》和王尔德《道林·格林画像》(p402上)17.现代主义的流派:(p120下)①象征主义:波德莱尔《恶之花》后象征主义:艾略特《荒原》②表现主义:卡夫卡《变形记》;尤金·奥尼尔《毛猿》;斯特林堡《到大马士革去》最早的表现主义戏剧。
③未来主义:马里内蒂的《未来主义宣言》标志着这一流派的诞生。
④超现实主义:布勒东《磁场》第一部超现实主义小说,《娜佳》用超现实主义手法写成的小说。
⑤意识流小说: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乔伊斯《尤利西斯》;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18.后现代主义的流派:(p178下)①存在主义:萨特《恶心》、《禁闭》。
加缪:《西绪福斯神话》、《局外人》②荒诞派戏剧:尤奈斯库所写的戏剧《秃头歌女》、《椅子》;贝克特《等待戈多》③新小说:罗伯·格里耶《窥视者》、《橡皮》。
④黑色幽默:冯尼格特《第五号屠宰场》;约瑟夫·海勒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第22条军规》⑤魔幻现实主义: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19.左拉的代表作《卢贡-马卡尔家族》是继《人间喜剧》后的一座文学丰碑;《萌芽》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产业工人罢工的小说。
(p406上)20.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为《我的童年》《大学》《在人间》《母亲》;《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其晚年总结性作品,但第4卷最后部分未完成,他就与世长辞。
21.劳伦斯《虹》着重通过三代人在建立和谐性关系上的努力,表现了西方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们要求挣脱就传统的束缚,找到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22.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是一部长河小说。
小说描写了一个音乐家的一生,是一部独具特色的“音乐小说”,它最显著的艺术特点在意具有交响乐一样的宏伟气魄、结构和色彩。
(P下32)23.易卜生《玩偶之家》男主人公海尔茂;女主人公娜拉。
(P上387)24.《地下室手记》是最早表现出陀氏复调小说特征的一部作品。
25.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文化的发展促成了新的文化高潮——“白银时代”。
(p83下)26.肖洛霍夫代表作《静静的顿河》;另外余华的《活着》在很大程度上是模仿他于50年代发表的《一个人的遭遇》。
(p105下)27.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用俄文写成,但用意大利语首次发表,并在195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以十月革命前后的时间为背景,同时展示了苏联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
(p87下)二.名词解释1.★冰山原则:这种创作理论首先是由20世纪美国小说家海明威提出的。
他在《午后之死》中写道:“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海面上。
”所谓“冰山原则”,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把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情绪最大限度的埋藏在形象之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而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的结合起来,让读者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个基本要素。
可以说”冰山原则”是海明威对自己多年创作经验的形象总结,是他处理艺术和生活关系所遵循的基本准则。
这种思想使得海明威的语言很简洁,形成了海明威式的语言特点。
于是,所谓“冰山原则”就成了文学批评界研究海明威创作的重要课题之一。
2.★心灵辩证法: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评价托尔斯泰心理描写技巧时提出的,这是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不同于其他心理描写大师的突出特点。
他善于通过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变;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能描述出一些感情和心理怎样演变为另一些感情和心理,展示心理流动形态的多样性和内在联系。
如《复活》中聂赫留朵夫每一次反思,几乎都是这种“心灵辩证法”的全过程的细腻展示。
(上P361)3.★迷惘的一代:迷惘的一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
1926年,海明威将斯泰恩的一句话作为《太阳照样升起》一书的题词:“你么全是迷惘的一代。
”后来,“迷惘的一代”就成了美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专门名词,用来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美国作家。
“迷惘的一代”并非文学实体,它既无组织,有无纲领,但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曾经盛行过一二十年的文学流派,它是对战后一代美国青年厌恶、恐惧战争,却又找不到出路而痛苦迷惘的集中反映,在作品里揭露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反映了战后青年一代的悲剧,他们在艺术上都很讲究表现手法的新颖及独创性。
对当时的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坛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海明威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迷惘”是海明威创作个性的显著特征,是笼罩他全部作品的统一风格。
(下P67)4.垮掉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于美国,这是一群松散地结合在一起的年轻人,他们唯一的共同之处是他们对社会公认的一切都抱背道而驰的态度。
它的基本特征是:在思想倾向上,“垮掉的一代”深受欧洲存在主义的某些观点的影响,他们管得中心问题是个人在当代社会上的生存状态,抗议社会对他们的压抑,但往往以颓废、堕落、犯罪来表现他们的“脱俗”,与传统的价值和行为规范抗衡;在艺术上,他们标榜“以全盘否定高雅文化为特点”,追求无节制的自我放纵。
作品的结构无拘无束乃至杂乱无章。
语言粗糙甚至鄙俗。
代表作家有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金斯堡及其作品《嚎叫》。
(P180下)5.长河小说:在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出现了长河小说。
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多夫》第七卷的序言中写道:“在我看来,《约翰·克里斯多夫》就像是一条长河。
”小说也反应这种丰富、博大、不停地发展的状态。
长河小说的称谓得之于此。
这种多卷本小说能够深入地反映每个历史时期的变迁。
“长河小说”并非可以无限的写下去,一般都在100万字和150万字之间,长篇小说的功能由此得到了充分而又有节制的利用。
这是在《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线条清晰,具有长河那样一气呵成绵延万里的特点。
《悲惨世界》、《人间喜剧》都可以算作是长河小说。
(下P12)6.复调小说: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
"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语。
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托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单旋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
作品中有众多各自独立而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每个声音和意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这些多音调并不要在作者的统一意识下层层展开,而是平等地各抒己见。
“复调小说”的概念是现代文论的一个重大飞跃,对读者反映论、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等都有深刻影响。
《地下室手记》是最早表现出陀氏复调小说特征的一部作品。
三.简答题1.《安娜•卡列宁娜》小说艺术结构艺术结构是独特的,表面上看,安娜的爱情悲剧和列文的精神探索两条主线平行独立地发展,缺乏内在联系,但事实上它们是巧妙地联系在一起的,这从两方面表现出来。
1.小说在两条主线之间穿插了奥伯朗斯基和道丽的家庭生活这条中间线,它在外部结构上成了两条主线的拱顶结合处。
2.小说运用人物向心对照法沟通了两条主线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