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妇女病普查普治管理

妇女病普查普治管理

17
18
19
20
21
22
23
乳房的检查
• 乳腺癌占妇女癌症的第二位,通过普查早 期发现乳腺癌,可提高其生存率。 • 每月自查一次。
24
乳房检查方法
• 视诊和扪诊:皮肤变化、乳头凹陷、分泌 物及腋窝淋巴。 • 近红外扫描; • 对可疑乳腺癌者,应作以下特殊检查:
• 钼靶拍片:诊断率达90%; • 针吸涂片; • 取活组织病理检查:可造成癌细胞扩散,故必须有经验的 医生操作,并作好乳腺癌根治手术的准备。
37
38
• 7、宫颈癌: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的癌前病变 常用电烙、冷冻、激光、锥切等;重度不 典型增生采用锥切或全子宫切除术;原位 癌行全子宫切除;Ⅰa期行全子宫切除或次 广泛子宫切除术;Ⅰb--Ⅱa 期行广泛性全 子宫切除术及双侧淋巴结清除术。放射治 疗可用于各期子宫颈癌。
39
• 8、尖锐湿疣:常见的生殖道感染之一。外 阴、阴道、宫颈可见桑椹状疣状物。局部 治疗:激光、冷冻、电灼均可,局部药物 治疗。注意治疗后复查,易复发。
14
普查的内容和方法
• • • • • • 1、健康教育:利用各种形式普及健康知识。 2、病史询问 3、妇科检查 4、乳房检查 5、辅助检查 6、资料统计
15
妇科检查
• 查前注意事项:①排者,要耐心和蔼、动作 轻柔④未婚妇女作肛查,月经期不查,必要时作肛查; ⑤按顺序由外向内进行仔细检查⑥检查后及时记录于 卡,注明疑点处再复查或请二人同作检查明确诊断⑦ 老年妇女宜用小号窥器⑧防止交叉感染,一人一臀垫。
30
31
• 3、宫颈糜烂:面积较小较浅者可采用局部 用药,但经常效果不理想。可于经后3~7天 采用电熨、冷冻、激光、微波等物理疗法, 效果好,疗程短,面积较深较大者需用2次。 术后禁性交,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创面愈 合需4~8周。
32
33
• 4、子宫肌瘤:子宫超过3个月妊娠大且无 症状者或近绝经期者,可定期观察或采用 药物治疗,3~6个月随访检查一次。如果子 宫增大超过3个月妊娠大,或症状明显以致 造成贫血者,或随访过程中肌瘤突然增大 者,需手术治疗。
13
普查工作要求
• 普查地区或单位的已婚妇女为普查对象, 其中经期、产褥期妇女暂不检查;二轮 普查以40岁以上妇女为重点对象。 • 普查间隔时间以40岁以下每2年一次, 40岁以上每年查一次。 • 普查中力求做到五结合:普查与普治、 普查与科研、普查与普及防病和卫生知 识、普查与计划生育、普查与建网五方 面的结合,使普查更有意义。
34
35
• 5、卵巢肿瘤:囊肿小于5cm,界限清淅, 多为生理性囊肿,应2~3个月后复查,生理 性囊肿在经后缩小或消失。肿块为囊实性 或实性或囊肿大于6cm,或在随访中发现卵 巢肿物增大,应及时手术治疗。
36
• 6、盆腔炎:轻者可用中药制剂,炎症明显 的可用肌肉或穴位注射抗炎药物,配以物 理疗法。
42
普查普治后随访
• 随访意义:通过各种方式定期和患者取得联系, 以了解其健康恢复、疗效情况及癌症有无复发 现象,以便及时得到诊治,提高治愈率和生存 率,并不断积累资料,提高妇女病防治质量。 • 普查后随访方式: 1、门诊随访:按预约日期到门诊治疗; 2、信访:对居住远者可采用信访形式让病人 按要求回答问题或填写表格,寄回当地医院检 查结果; 3、电话访或登门访。
45
资料的统计、分析和管理
• 通过统计分析和资料自比与互比,发现问 题,可反映疾病在人群中存在的状况和特 点,反映妇女健康情况的动态变化和防治 工作的成效与问题,提出防治措施,指标 有:
• 普查率 治疗率 恶性肿瘤发病率 治愈率 各种妇科病患病率 随访率 健康教育率
46
•普查率=实查人数/应查人数×100% •治疗率=治疗人数/发病人数×100% •治愈率=治愈人数/治疗人数×100%
43
随访内容
• 宫颈细胞学检查:建议使用TBS描述性诊断 方法,必要时行HPV检测、阴道镜下或涂碘 液后活检,以明确诊断。处理根据活检结 果确定。 • 癌前病变:如普查发现宫颈病变,应治疗 并随诊,必要时做宫颈或全子宫切除术, 防止向癌症转化。
44
随访内容
• 已治疗的癌症:定期治疗后随诊,防复发。常规每月 一次共3次,以后3月一次,一年后每半年1次,3年后 每年查一次。宫颈癌、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均不能失 去随诊。 • 良性病变:小肌瘤、卵巢囊性增大,不能确定是否为 肿瘤或肿瘤早期,应每3~6月复诊,明确诊断后应每6 月一次随诊。 • 已治良性疾病:阴道炎、附件炎随诊是否痊愈及复发。 • 对普查单位的公共卫生设施提出改进意见,减少新发 病率。
8
组织普查队伍
1、医院普查队:由一个医院组成普查队, 到工厂、机关或街道进行普查。 2、联合普查队:由有关单位联合组成普查 队,对某一市县区进行大普查。
9
培训普查队伍
1、普查前对普查队伍进行短期训练,做到统
一思想、统一调查表册、统一普查标准、统一 治疗方法、统一统计方法“五统一”。
2、培训内容:
或放在盐水试管内送验,查阴道清洁度、霉菌、滴虫。 线索细胞等
• 宫颈刮片:先轻拭去宫颈上分泌物,然后用刮板轻
刮宫颈外口与子宫颈管交界处(柱鳞交界)一圈或分 上下轻刮二次;核对玻片号码,将刮下之细胞一次涂 上,放入95%酒精缸中固定15~30分钟后即可染色镜检。 若须集中检查,固定15~30分钟的片子取出隔开,一起 集中染色看片。
25
• 教会妇女自我检查的方法
26
特殊检查:根据病情需要选择以下检查:
• 阴道镜检查:用于宫颈炎诊断及宫颈癌的早期诊断,
与阴道细胞学、病理检查已成为早期诊断宫颈癌的三 结合步骤。 对阴道细胞学涂片Ⅲ级以上、或肉眼可疑,如重度宫 颈糜烂、接触性出血者,可借助阴道镜找出病变部位, 进行针对性活检以提高宫颈癌的诊断符合率。
• 检查顺序:①外阴视诊:畸形、发育、颜色、变化、
充血、水肿、囊肿、裂伤,阴道壁膨出、炎症、溃疡、 静脉曲张、肿瘤、白色病变等②阴道窥器:白带性状、 阴道壁、宫颈情况、宫颈刮片③双合诊:子宫硬度、 大小、位臵、活动及附件情况④三合诊:进一步了解 子宫及宫旁情况。
16
普查的内容和方法
• 填写病史:1人1卡,年龄、月经史、孕产史、既 往史、家族史(尤其是肿瘤史);由一定人员完整填 写“妇女病普查卡。 • 妇科检查; 乳房检查; 特殊检查(详见后) • 白带检查:用小棉签从阴道内取出白带作常规涂片
11
普查方式及普查场所
1、方式有二:集中普查—需集中时间、集中 地点; 分散普查—时间可分散,检查亦 可分开进行。可根据普查对象、内容、客观 条件决定方式。做到方便群众,又不影响工 作。 2、普查场所:可在普查单位的卫生所或其他 有条件的房间(最少2间,1间登记,1间检查), 需具备充分的水电供应和简易的煮沸消毒设 备。有条件也可组织普查人员集中在适当的 时间到医院或保健院进行普查。
妇科常见病的普查普治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胡孟彩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 • • • • • 熟悉妇女病普查普治的重要意义 妇女病普查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了解普查的内容和方法 了解普治的方式和内容 熟悉如何进行普查普治后随访 了解普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和管理
2
目的及意义
• 目的: 保护我国妇女生殖健康 降低妇女病发病率 • 意义:20世纪70年代妇女病普查普治列为 妇女保健的常规工作;1995年被纳入《中 国妇女发展纲要》。通过普查掌握发病规 律,探讨发病因素,制定进一步防治措施。
5
组织工作
•组织程序:成立领导小组—制订查治计划—组织普 查队伍—培训普查人员—确定普查对象—普查方式确 定—普查物质准备。

组织机构:
各级医院普查小组(一级机构): 1、负责掌握所属地区的妇女人数、年龄及普查对象;
2、定妇科常见病防治计划,组织队伍进行普查普治及随访:
3、做好资料登记、汇总及报表工作; 4、进行妇女常见病防治技术的研究及结果分析,提出防治建议。
3
普查的准备工作
• 普查是一项社会性的群体保健工作, 接触面广、工作量大,应于事前做好
充分准备。
4
普查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宣传工作:
1、组织各种形式的动员宣传活动,宣传妇女病普查工作 的重要意义。 2、使普查单位的领导认识重要性,主动支持并协助组织 好普查工作。 3、使普查对象提高保健意识、消除顾虑,自觉参加普查 普治,提高接受检查的比率(受检率应达90%)。 4、对医务人员进行宣传动员工作,使医务人员提高认识、 明确任务,以认真的态度高质量地完成普查工作。
40
• 9、子宫脱垂和尿漏:一般需要手术治疗。 时间、方法、途径因人而异。
41
• 10、外阴白斑:凡活检证实为白斑,经药 物治疗后,每半0.5~1年观察其变化,必要 时复查活检,以决定是否需手术切除或其 他治疗。 • 11、乳房肿块:较小的乳腺,已排除恶性 肿块,需定期随访,每1~2个月一次,最好 在月经后随访。
12
普查物质准备
• 消毒药品:新洁尔灭、高锰酸钾、福尔马 林、10%乳酸、洗必泰酊、酪合碘、滑石粉。 • 医疗药品:滑润剂、止血剂、生理盐水、 消炎药品、95%酒精、苏木素等。 • 敷料:无菌纱布、小棉花球、长棉签。 • 器材:无菌手套、阴道扩张器、宫颈刮片、 玻璃片、试管、活检钳、标本瓶、显微镜。 • 其他:普查表格、登记本、统计表格、检 验单、病理单、心电图机、B超机。
6
各区县妇幼保健院(二级机构): 1、负责制定、布臵相应的防治计划及防治任务;
2、协助下属单位或独立进行普查普治及随访;
3、负责基层普查人员的技术培训、指导及考核工 作;
4、做好资料的汇总、分析、统计及上报工作; 5、进行妇女常见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7
• 各省市妇幼保健院(三级机构): 1、根据全省市妇女发病情况制定年度规划 及措施; • 2、协助下属单位或独立进行普查普治,接 受下级转诊; • 3、培训、检查或考核各级普查人员,定期 举办讲座或学习班。 • 4、汇总分析总结全省市资料,确立研究项 目,组织攻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