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保用品市场发展趋势及现状调查报告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太阳能光伏行业,电子技术产业,精密电子等产业也如雨后春笋地发展起来.相应地带动了劳保用品市场的飞速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每年的劳保用品市场需求约为300亿元.各种防护鞋需求量为9600万双,防静电鞋135万双,其它防护鞋2000万双,可见市场需求之大.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避免或减轻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所配备的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因此,劳动防护装备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有资料表明,全国劳动防护用品生产企业有数千家,数万人从业,为安全生产服务。
据全国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办公室不完全统计,全国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企业800家,已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1288个,其中安全帽132家;安全带74家;防静电导电鞋112家;防尘口罩42家;保护足趾安全鞋150家;阻燃防护服46家;安全网190家;防静电工作服158家;耐酸碱皮鞋49家;电绝缘鞋147家等。
可见,中国劳动国防护用品已形成一个很大的产业。
但是,我国劳动防护用品产业仍是弱势产业,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主要表现为劳动防护产品达标极为落后,产品品种仍有缺口,科技含量不高,质量参差不齐,科研投入不够,更新换代较落后等。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不断增强,对劳动防用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产品的品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将为劳动防护用品产业提供了发展的无限生机,同时也不断提出新的挑战,可以劳动防护用品产业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在21世纪将有更大发展。
目前我国劳动防护用品企业为中小型企业,据有关部门统计,70%的企业停留在分散的,个体的,手工作坊式的陈旧生产方式上,资金薄弱,生产规模小,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低,处于低水平,低质量,低效率,低效益的生产经营状态,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不相适应,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国际上一些大的劳动防护用品生产企业已进入或准备进入我国市场,参与我国劳动防护用品市场的竞争。
因此,我国劳动防护用品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将分散的财力,物力,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
劳动防护产品的标准向先进标准靠拢,与国际标准接轨产品标准是生产劳动防护产品的依据,是度量劳动防护产品质量的尺度,没有先进的更加严密和科学的产品标准,就生产不出高质量的劳动防护用品,就做不到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虽然我们已有标准等效或采用了国际标准,但仍有些产品还未制定国家标准,有些标准技术指标还比较低,有些产品检验方法还比较落后。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劳动防护用品产业必然要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市场竞争,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因此,因此必须使产品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靠拢,与国际接轨,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从而在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
提升劳动防护用品科技含量,向轻便化,舒适化和多功能化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民族安全意识的提高,劳动者对劳动防护用品不仅要求产品质量,安全防护性能,还要求产品要有舒适感,美感和便感.清便感就是化繁为简,化笨重为轻便;美感就是穿着美观,大方,体现劳动者的风度.舒适感就是简便化和试穿性等.产品多功能性也是今后劳动防护用品质量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生产环境中有着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不可能做到一种职业危害配备一种防护用品,要求集产品多种功能于一体,才能真正有效地保护劳动者安全与健康,如石油工人所穿的工作服,应具有阻燃,防静电,防水拒油等多功能要求.所以研究开发劳动防护产品的多功能性,也是有待于开发研究的课题适应劳动防护用品产业现代化,要求高素质人才.劳动防护用品现代化的发展,必然实现机械化,自动化,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
客观上要求高素质的生产经营者,才能管理好现代化企业;要求有文化,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管理好现代化企业;要求有文化,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驾驭现代化设备,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目前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家庭式的管理模式,文化水平不高,缺乏操作技能的劳动者,缺乏现代经营的管理者是无法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发展劳动防护用品产业,首先是生产经营者必须转变观念,树立现代意识,建立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其次是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操作技能,提高企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劳动防护用品市场更加规范化和法制化.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遵循国际惯例组织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经营和销售,这是不可改变的运作规则。
目前由于劳动防护用品产业的法规建设滞后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企业采取不正当的经营手段生产和销售不符合标准的,粗制滥造的产品,扰乱可正常的市场秩序,严重危害着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因此,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家管理职能的加强,劳动防护用品市场更加规范化和法制化.加快劳动防护用品产业法制建设,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劳动防护用品的监督管理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完善法规标准建设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础工作。
几十年来,劳动防护用品产业在法规标准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建设了基本适应经济发展的法规标准体系。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劳动防护产品和新工艺不断出现,加快法规标准建设与完善,尤其是劳动防护用品新产品和新工艺不断出现,加快法规标准建设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迫切的工作任务。
进一步加快劳动防护用品是一种特殊产品,是一种保护劳动者生命安全与健康的产品。
如果劳动防护用品防护性能不能达到标准要求的指标,它不仅不能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反而成为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加害物,严重危害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因此,强化劳动防护用品市场的监督管理是今后工作的重要内容。
其中包括:(1)加大对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性能的监督和管理力度。
事故调查过程中,安全帽的质量引起了调查组的关注。
通过调查证明,这个工人佩戴的安全帽是不合格的产品。
中央电视台对劣质安全帽的爆光引起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为此,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于2007年6月28日下发了《关于开展劳动防护用品专项监督检查的紧急通知》。
劳动防护用品质量的重要性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这对我们从今年3月份开始进行调查的当前劳保用品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工作是一个很好的促进,使我们加深认识到做好劳保用品市场调查不仅能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当前在劳保用品市场中存在的问题,而且使我们感到只有使劳保用品质量问题引起社会重视的关注,才能有力地打击假冒伪劣劳保用品,防止假冒伪劣劳保用品流入市场,保障使用者的安全与健康,创造一个良好的劳动防护用品市场环境,从而按照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前进。
二、劳动防护用品概念及发展历史劳动防护用品是一种特殊商品,是用于保护人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危害的个人防护装备。
从其防护功能来看,可分为特殊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安全鞋、防毒面罩等和一般防护用品如纱布、手套、职业装、工作服等。
由于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的安全,从1991年起,我国开始对部分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管理。
2005年6月29日国务院第97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温家宝总理于2005年7月9日以国务院第440号令予以公布。
根据条例规定:“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不得生产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不得销售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目前国家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共有23种。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劳动保护工作,提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劳动保护工作方针,并把“加强劳动保护,改革劳动条件”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使得我国劳动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劳动防护用品作为劳动者必要的劳动防护装备而得到推广使用。
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计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劳动防护用品工作的通知》;1989年商业部等六部局联合颁发了《关于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定点经营的通知》,为确保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监督管理和生产销售提出了实施意见。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商业厅、局都相继批准设立了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许可经营网络,为确保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起到了政策性保护作用;200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实施,各地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定点经营的行政许可相继取消。
目前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流通领域处于放任自流、无人管理的状态。
三、当前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呈上升趋势目前中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也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而呈上升趋势。
尤其是改革开放近30年,由于体制的变更和管理的落后,工作中群死群伤事故不断发生,职业病也进入高发期。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由于生产安全问题而造成的非正常死亡超过20万人,受伤超过300万人。
我国有相当数量的生产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危害的职工逾2000万人,居世界首位。
从煤炭、化工等传统工业到计算机、医药等新兴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目前都存在职业病危害。
我国每年因工伤事故直接损失数十亿元人民币,职业病的损失近百亿。
居高不下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病率日趋上升的态势,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定和“以人为本,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开展。
四、劳动防护用品市场调查的重点和形式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安全健康防护用品委员会(原劳保专业委员会)是于1990年经国家民政部批准的全国性社团组织,是劳保用品流通领域的行业协会。
作为行业协会,既要加强行业自律,又要向政府主管部门反映行业的呼声。
针对目前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低价位无序竞争、政府监管不力等主要问题,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安全健康防护用品委员会从今年3月份起,开始进行劳动防护用品市场专题调查,重点是流通领域。
我们的调查采取三种形式:(1)问卷调查。
在问卷调查中先后分三批向会员企业、交易会展商和专业观众发出问卷调查2350份,共收回问卷调查1115份,其中流通企业733家,生产型企业158家,综合型企业80家,直接用户117家,其他类型企业27家;(2)召开各种形式座谈会。
我们先后召开安全健康防护用品委员会会议和劳保行业沙龙,以及到山东、山西召开行业座谈会,直接听取企业对劳动防护用品市场的意见;(3)走访相关企业。
我们先后走访了上海、江苏、山东、山西的劳动防护用品流通及生产企业,从第一线直接了解市场的有关反映。
此次劳动防护用品市场调查范围之大、调查企业之多、调查力度之大,是近几年协会开展行业调查比较全面的一次。
五、市场调查中反映出的基本情况与问题综合调查问卷和召开各类座谈会的意见,目前在劳保用品行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一)我国劳保用品市场呈多元化发展,产品质量良莠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