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峻的中国就业形势
•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规模加大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 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 转移是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农村仍有上 亿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的已达8200 多万人。同时,由于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 就业工作难度加大。截至2003年7月底,全 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7%,尚有70万人 未正式就业。
从宏观经济角度浅谈—
严峻的中国就业形势
冰山一角— 历年高校临严峻就业问题
案例分析
• 截至2003年,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 加上现存的600多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 岗职业、近800万登记失业人员,城镇需要 就业的劳动力达到2400万人。按照经济增 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测算,年度供大于求 的缺口在1400万左右。今后一个时期,这 种供大于求的局面不会明显改变。近几年,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从1998年的3.1%(571 万人)上升到目前的4.2%(795万人)。预 计今后几年,随着下岗向失业并轨的推进 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城镇登记失 业率有可能进一步上升。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总的说来,中国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中国就业的总体情况
• 中国劳动要素的特点:价格低廉 • 出售廉价劳动力型经济的缺陷:
1.对廉价劳动力的购买者——发达国家的严 重依赖。 2.世界上廉价劳动力的供给过剩。
中国经济的特征
人口基数大 转型时期 出口依存度大 入世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背景错综复杂 多层次多角度长短期政策和措施的组合
药方:
1 既促进经济的增长,又要促进经 济增长与就业的协调互促; 2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1)对现有工业生产能力及工艺进 行改造,创新产品,创新营销方 式 2)推进农业产业化,拓展产业链, 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 3)加快农村城镇化
3 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更 多发展中小企业并使其成为就业和再 就业的主要场所 4 推动和加速城市化步伐,发展第三产 业和商品经济,刺激有效益的基建投 资并以乘数效应创造就业。 5 推进教育产业化,提高人力资源素质 6 加速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全面放开劳 动力市场,规范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的 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