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生统一学业考试数学试卷考生注意:1 •本试卷含三个大题,共25题;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3 •除第一、二大题外,其余各题如无特别说明,都必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写出证明或计算的主要步骤.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正确项的代号并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1 •下列式子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 ,'9; (B) 7 ; (C) 202 .下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的是( )2 2 2 2(A) x 1 0 ; (B) x x 1 0 ; (C) x x 1 0 ; (D) x x 123 •如果将抛物线y x 2向下平移1个单位,那么所得新抛物线的表达式是(2 2 2(A) y (x 1) 2 ; (B) y (x 1) 2 ;(C) y x 1; (D) y4•数据0, 1, 1, 3, 3, 4的中位线和平均数分别是( )(A) 2 和 2.4 ;( B) 2 和 2 ;( C) 1 和2;( D) 3 和2.5. 如图1,已知在△ ABC中,点D、E、F分别是边AB、AC、BC上的点,DE // BC , EF // AB,且AD :DB = 3 : 5,那么CF : CB 等于( )(A) 5 : 8 ;( B) 3 : 8 ;(C) 3 : 5 ;( D) 2 : 5.6. 在梯形ABCD中,AD // BC,对角线AC和BD交于点O,下列条件中,图1能判断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的是( )(A)/ BDC = / BCD ; (B )Z ABC = / DAB ; ( C)Z ADB = / DAC ; ( D )Z AOB = /BO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满分48分) [请将结果直接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27 •因式分解:a 1 = _________________x 1 0&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_____________2x 3 x丄梧3b 2a9. 计算:- —=a b10•计算:2 ( a 亠)+ 3 b=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来源:Z,xx,]A■D____ E/ / \B F C11.已知函数3f x 2 4 ,那么 f 2 - •x 112.将“定理”的英文单词theorem中的7个字母分别与在7张相冋的卡片上,字面朝下随意放在桌子上,任取一张,那么取到字母 e 的概率为X13 •某校报名参加甲、乙、丙、丁四个兴趣小组的学生人数如图 甲组和丙组的人数之和占所有报名 2所示,那么报名参加 来源 学§科§网 Z §X§X §KJ人数 人数的百分比为 图4 14 .在O O 中,已知半径长为 15 .如图3,在厶ABC 和厶DEF 中,点B 、F 、C 、E 在同一直线上,BF = CE , AC //DF ,请添加一个条件,使△ ABC ◎△DEF ,这个添加的条件可以是 _______________ .(只需 写一个,不添加辅助线) 16 •李老师开车从甲地到相距 240千米的乙地,如果邮箱剩余油量 y (升)与行驶里程 x (千米)之间是一次 函数关系,其图像如图 4所示,那么到达乙地时邮箱剩余油量是 升. 17 .当三角形中一个内角 a 是另一个内角B 的两倍时,我们称此三角形为 "特征三角形”, 其中a 称为“特征角”.如果一个“特征三角形”的“特征角”为 100°那么这个“特征三 角形”的最小内角的度数为 ____________ . 3,弦AB 长为4,那么圆心0到AB 的距离为 3 18 .如图 5,在厶 ABC 中,AB AC , BC 8 , tan C = ,如果将厶 ABC 沿直线I 翻折后,点B 落在边AC 的中点处,直线I 与边BC 交于点D , 那么BD 的长为 ___________ . A图5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题,满分78 分) (本大题共 7题,19~22题10分,23、24题12分,25题14分,满分48分)[将下列各题的解答过程,做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19 •计算:恵血 20 .解方程组: xy22y 2 0 21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如图y 轴交于点 过第一、二、三象限,联结AO , △ AOB 的面积等于1.y1 ///16),直线 y -x b 经2 O 1B ,点A (2, 1 )在这条直线上,/图6(1) 求 b 的值;k(2)如果反比例函数 y — ( k 是常量,k 0厂来 (X)x 的图像经过点 A ,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2 •某地下车库出口处“两段式栏杆”如图 7-1所示,点A 是栏杆转动的支点,点 E 是栏杆两段的连接点•当车辆经过时,栏杆 AEF 升起后的位置如图 7-2所示,其示意图如图7-3所示,其中AB 丄BC ,EAB 1430, AB AE 1.2米,求当车辆经过时,栏杆 EF 段距离地面的EF 上任意一点到直线 BC 的距离).0.1米,栏杆宽度忽略不计参考数据: sin 37 °~0.60, cos 37 °^0.80, tan 3724.如图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顶点为M23.如图8,在厶ABC 中,ABC =900, BA ,点D 为边AB 的中点, DE //交AC 于点E ,CF // AB 交DE 的延长线于点 F . A (1)求证:DE EF ”;A(2)联结CD ,过点D 作DC 的垂线交CF 的/延长线于点G ,求证:BA DGC .丄 E./\来源 :]/ \ /BC图8EF // BC ,高度(即直线(结果精确到 0.75.)2的抛物线y ax bx(a 0)经过点A和x轴正半轴上的点B , AO OB = 2, AOB 1200.(1) 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2) 联结0M,求AOM的大小;3)如果点C在x轴上,且△ ABC与厶AOM相似,求点C的坐标.25 •在矩形ABCD中,点P是边AD上的动点,联结BP ,线段BP的垂直平分线交边BC 于点Q ,垂足为点M,联结QP (如图10).已知AD 13, AB 5,设AP x, BQ y .(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2)当以AP长为半径的O P和以QC长为半径的O Q外切时,求x的值;(3)点E在边CD 上,过点E作直线QP的垂线,垂足为F ,如果EF EC 4,求x 的值.A P D-------- k-------------------------------------------------------来源学科网]B Q C图10备用图2013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试卷(答案)(本大魏共6幾.每題4分.满分24分) 2D ; 3C: 4 〃: 5 A : (本大題共12题,每趣4分,满分48分)x - y = -2Q) x 2 -.w-2v : =0 2)由②可得:(x ・2」)m )-o所以x ・2〉或T ■ -y ♦则嵐方程纽可以转化成两个方稅俎4/0〃 ~、卜2 = I» 6 - I» Z?(0,1)36110 la^bi 11 h 12 -713 40% : 17 30 :915 15 .第心趣评解:答案不唯一.ZART = ZFED :16 2:三.解答题, 19解:(本大縣共7題•満分兀分) 原式M+ |72-I -^°+ (|)一、 选择题: LB ; 6 C;20解:21解: 解得: "-4 丿二-2x =- -V = l⑴因为该图象经过第一、八三象陆 所以点B 徉y 轴止半轴■所以b>0⑵因为3(0,1),所以直线的解析成是亍x+ 1乂因为点A(2,1)在宜线上,所以可得到A(2,2)4 /在反比例函数上,所以反比例函=2x2-V = - x22解:过点月作A1I//BC , E/I ± All••・ ZEAB = 143, •・•= 53°= 37EIl:.cos AAEH = cos 37 = ---------- = 0.8AE••• AE^\2 J EH - /E・0 8 = 0.96 米所以栏杆EF距离地血的高度是0.96 + 1.2 = 2」6* 2.2米。
23 证明:^':DF//BC,DB//FC・•.卩4边形DBCF为平行四边形乂•.• D为Rt4ACR斜边中点.DE//BCDE AD 1* BC= 2.・.DE = *C,乂Db = HC:.EF = DE(2)v D为/IB 中点,DC = DB/. ZB = ZDCB・・• ZDCB + Z.DCE =90 ,又v ZEDC = 90°乙DEC十Z.DCE - 90 ,:.乙DCB =厶DEC乂•・• AB//CG,:. ABAC = ZACG:.乙DEC = £ACG + ZDGC = ZJ + ZDGC ZB ="七ZDGC24 解:(1)T Q4=O0=2.ZMO〃=12O ,作AF Lx^>:.ZJOF = 60 ,可得到点J(-l.>/3),5(2,0)代入y = ax z + bx(a a 0)中•町以付到+ (-1X>=2% + 20 = 0:.BP = J 佰 + AP 2 = + 25, =与」匸;力.BO = v,AP = x••• QM 是PM 的座自半分线.脚以ZQMB = ZP昇B = 90 AD R\f 所以△ AFBS4MBQ 、即得到—=^-PB BO••• AP =r AR =5. /RAh = W过 M ft MQ 丄.丫轴,则 A/£?=企OQ = I. tan Z.QOM =JMO & OQ — 3■••Z0OW -30 0OM-120 +30 -150⑶联结 AB . v^AOB = \2Q .:.ZAOF=6Q又••• OA = OB J ZO4B = ZABO = 30 Z. Z^AUx = 150.••点C 在B 点的右侧,设点C(c,0)•••△/fOM 相似于△初C ,分两种情况讨论① ZCAB = ZM4O,即 ZUBC s △彳 OM 許舒遊2厶心一 2,心2,。
“巻 ②乙CAB = ZLAMO^卩 “ABC s ^OA 苗鴛,S2皿一一2,心2皿=|石代入即代入即有,初二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