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糖代谢第一次课

第七章 糖代谢第一次课


学习代谢的技巧和要求
概念 反应过程:起始物、重要中间产物、 反应过程:起始物、重要中间产物、重要反 限速酶催化的反应、产能与耗能反应) 应(限速酶催化的反应、产能与耗能反应) 反应部位:器官, 反应部位:器官,细胞定位 生理意义:如生成ATP的数量 生理意义:如生成ATP的数量 ATP 代谢调节:主要调节点,主要变构抑制剂、 代谢调节:主要调节点,主要变构抑制剂、 变构激活剂 各代谢之间的联系和调控
ATP Mg2+
ADP 己糖激酶
1,3-二磷酸甘油酸 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H OH HO H
H
H OH OH H
3-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磷酸葡萄糖
丙酮酸
ATP
己糖激酶同工酶
哺乳类动物体内已发现有4种己糖激酶同工酶, 哺乳类动物体内已发现有 种己糖激酶同工酶, 种己糖激酶同工酶 分别称为Ⅰ 肝细胞中存在的是Ⅳ 分别称为Ⅰ至Ⅳ型。肝细胞中存在的是Ⅳ型,称为 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它的特点是: 。它的特点是: 葡萄糖激酶 ①对葡萄糖的亲和力很低 ②受激素调控 糖尿病的主要特征: 糖尿病的主要特征:血糖水平高于正常值
吸收途径
小肠肠腔
SGLT
肠粘膜上皮细胞
GLUT : 葡 萄 糖 转 运 体 (glucose transporter) , 已 发现有5种葡萄糖转运体 (GLUT 1~5)。 ~ 。
门静脉
肝脏
GLUT
各种组织细胞
体循环
三、糖代谢的概况
糖原
糖原合成 核糖 + 磷酸戊糖途径 肝糖原分解 酵解途径 ATP
1,3-二磷酸甘油酸 二磷酸甘油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ADP
3-磷酸甘油 磷酸甘油 醛转变为丙 酮酸并释放 能量
丙酮酸
ATP
3C→3C
关键酶特点: 关键酶特点: 特点
催化非平衡反应 活性低 受激素或代谢物的调节 活性的改变可影响整个反应体 系的反应速度
葡萄糖(glucose) 葡萄糖 ——已醛糖 已醛糖
O H HO H
H
果糖(fructose) 果糖 ——已酮糖 已酮糖
OH O HO H H H OH OH OH
OH H OH
OH OH CH2OH
O
H HO
O H OH H H OH
H OH
HOH2C H H OH H OH
CH2OH OH
寡糖
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请调查哪些食物属于缓慢释放能量 糖类的,哪些属于快速释放能量糖类的,我们 糖类的,哪些属于快速释放能量糖类的, 应该选择哪一类?(用写作文的方式写1000字 ?(用写作文的方式写 应该选择哪一类?(用写作文的方式写 字 以上发到我信箱。) 以上发到我信箱。)
淀粉: 淀粉: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淀粉 颗粒
C 2O H H
H O
6CH2OH
H O H H O H H H O H
O C 2O H H
4
HO
1
O H
蓝色: 蓝色 α-1,4-糖苷键 糖苷键 红色: 红色 α-1,6-糖苷键 糖苷键
O
O
O
葡萄糖
O O
C 2 H
O
C 2O H H O
O H
O
O
O
H O
糖原: 糖原: 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人类食物中的糖主要有植物淀粉、 人类食物中的糖主要有植物淀粉、 以及麦芽糖、蔗糖、乳糖、葡萄糖等, 以及麦芽糖、蔗糖、乳糖、葡萄糖等, 其中以淀粉为主。 其中以淀粉为主。 淀粉为主 消化部位: 主要在小肠, 消化部位: 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消化过程
口腔 胃 肠腔
淀粉
唾液中的α-淀粉酶 唾液中的 淀粉酶 胰液中的α-淀粉酶 胰液中的 淀粉酶 临界糊精+异麦芽糖 麦芽糖+麦芽三糖 临界糊精 麦芽糖 麦芽三糖 α-临界糊精 异麦芽糖 ) ) (40%) (25%) (30%) (5%) ) )
有氧
H2O及CO2 及 乳酸
葡萄糖
丙酮酸
无氧
NADPH+H+
消化与吸收 淀粉
糖异生途径 乳酸、氨基酸、甘油 乳酸、氨基酸、
第2节 糖的无氧分解 节
Glycolysis
什么情况下,机体依 什么情况下, 靠糖的无氧分解供能? 靠糖的无氧分解供能?
供能
2NAD+ C6H12O6 葡萄糖
2NADH + 2H+
常见的几种二糖有
种子发芽或人消化 淀粉时产生的。 淀粉时产生的。
麦芽糖 (maltose) 葡萄糖 — 葡萄糖 蔗 糖 (sucrose) 葡萄糖 — 果糖 乳 糖 (lactose) 葡萄糖 — 半乳糖
精炼甜菜或甘蔗的汁 液,很多水果或蔬菜
哺乳动物的乳 汁中

吃糕点、糖果、 吃糕点、糖果、喝可乐与吃甜味水果和 蔬菜的糖分是一样的吗? 蔬菜的糖分是一样的吗?
2CH3COCOOH
糖酵解
2CH3CHOHCOOH + ATP
丙酮酸
2CO2
乳酸
2CH3CHO 乙醛
2CH3CH2OH
乙醇(生醇发酵) 乙醇(生醇发酵)
一、糖酵解的反应过程
* 糖酵解定义
在缺氧情况下, 在缺氧情况下 , 葡萄糖生成乳酸的过程称 之为糖酵解 糖酵解( 之为糖酵解(Glycolysis)。 ) *糖酵解的反应部位 胞浆
第七章 糖代谢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
第1节 概 述 节
食物(外源性) 食物 糖的无氧分解 第2节 (外源性) 节
第一节
第3节 糖的有氧分解 节 第5节 糖异生 节
贮存形式) (贮存形式) 糖原
有氧 氧化
第七节
非糖物质(内源性) 非糖物质(内源性)
第五节
第4节 磷酸戊糖途径 节
肠粘膜 上皮细胞 刷状缘
α-葡萄糖苷酶 葡萄糖苷酶
α-临界糊精酶 临界糊精酶
葡萄糖

人为何不能以草作食物? 人为何不能以草作食物
食物中含有的大量纤维素, 食物中含有的大量纤维素 , 因人 体内无 糖苷酶 而不能对其分解利用, 糖苷酶而不能对其分解利用 体内 无 β-糖苷酶而不能对其分解利用 , 但却具有刺激肠蠕动等作用, 但却具有刺激肠蠕动等作用 ,也是维 持健康所必需。 持健康所必需。
Glu
ATP ADP
G-6-P F-6-P
(一)磷酸己糖的生成
1、 葡萄糖磷酸化为 磷酸葡萄糖 、 葡萄糖磷酸化为 磷酸化为6-磷酸葡萄糖
P -O-CH2
H OH OH H
ATP ADP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NAD+ NADH+H+
3-磷酸 磷酸 甘油醛
HO-CH2 H OH HO H H
葡萄糖
无氧 酵解
5-磷酸核糖 磷酸核糖
第四节
第6节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节 供能
第三节 第7节 血糖及其调节 节 第六节 第二节
糖的分类及其结构
单糖 :不能再水解的糖,如葡萄糖、果糖、 不能再水解的糖,如葡萄糖、果糖、 半乳糖及核糖 寡糖 :能水解生成几分子单糖的糖,各单糖之间 能水解生成几分子单糖的糖, 借脱水缩合的糖苷键相连。如麦芽糖、蔗糖、乳糖。 借脱水缩合的糖苷键相连。如麦芽糖、蔗糖、乳糖。 多糖 :能水解生成多个分子单糖的糖。如淀粉、 能水解生成多个分子单糖的糖。如淀粉、 糖原、纤维素。 糖原、纤维素。 结合糖 :糖和脂、糖和蛋白质 糖和脂、
水果和蔬菜里的糖分浓度和糕点可乐里的不同, 水果和蔬菜里的糖分浓度和糕点可乐里的不同, 水果里糖分进入体内时被大量水分稀释, 水果里糖分进入体内时被大量水分稀释,还被包在纤 维里,并和矿物质、维生素混在一起,相反, 维里,并和矿物质、维生素混在一起,相反,各种精 制糖,包括蜂蜜,以高浓度形式进入体内, 制糖,包括蜂蜜,以高浓度形式进入体内,且不含其 他营养物质,属于纯能量食品。 他营养物质,属于纯能量食品。
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 牙病; 牙病; 心脏病; 心脏病; 高血压; 高血压; 痛风; 痛风; 糖尿病; 糖尿病; 某些癌症; 某些癌症; 成人骨质疏松等
糖类、脂肪、 糖类、脂肪、咸味
合理膳食
根据金字塔 平衡膳食, 平衡膳食, 冠心病发病 率下降50% 率下降
作为一名未来的临床医生—— 作为一名未来的临床医生——
糖类 脂类 蛋白质 其它
脂肪 氨基酸
特点: 特点: 分解和合成大部分是细胞内发生的多步骤的酶促反应而进行的; 1、分解和合成大部分是细胞内发生的多步骤的酶促反应而进行的; 伴随着能量变化,主要由ATP 其次GTP CTP、TTP)表示; ATP( GTP、 2、伴随着能量变化,主要由ATP(其次GTP、CTP、TTP)表示; 各种物质代谢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 3、各种物质代谢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 存在整体水平调节、激素水平调节和细胞水平调节(基础)。 4、存在整体水平调节、激素水平调节和细胞水平调节(基础)。
Glu
ATP ADP
丙酮酸
G-6-P F-6-P
磷酸己糖 的生成
丙酮酸还 原为乳酸
乳酸
3C→3C
ATP ADP
6C→6C
磷酸丙糖 的生成
F-1,6-2P 磷酸二 羟丙酮
NAD+ NADH+H+
3-磷酸 磷酸 甘油醛
6C→3C
11步酶促反应, 步酶促反应, 步酶促反应 11个酶,其中 个酶, 个酶 其中3 个属于限速酶 回忆: 回忆:什么是 限速酶? 限速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