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班组建设实践
知厚为缜 诚先达恒
项目特色
一、注重培训与操作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咨询顾问全程现场辅导,确保 精益班组建设落地生根; 二、以精益思想为指导,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和企业效益; 三、以精益生产方式下班组活动的定位和工作要求为依据; 四、以高层推动、中层执行、班组落实、全员参与、咨询机构支持为方式 ,切实保障项目有序推进; 五、以总体设计、分步实施;样板先行、整体推进;阶段评价、总体验收 为过程,确保效果显著; 六、以班组文化建设、班组技能建设、班组长能力建设、班组学习建设、 班组创新建设、班组环境建设为核心内容; 七、以班组长轮训、6S、TPM、标准化作业、OJT、多能工培养、作业分析 与改善、QC小组活动、技能比武等为工具和方法; 八、以项目推动、样板示范、比学赶帮、定期评价、经验交流、成果发布 、评价验收、知识管理等为活动形式。
三、经纬“十二五”规划,对管理提出新需求
经纬纺机“十二五”发展战略是实现纺机行业单体企业国内第一、世界 第一。大力发展相关制造业务,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纺机玉机、 纺机专件、相关制造、存量地产四大产业单元多领域协调发展格局。通 过五年的努力,实现员工人均收入水平翻一番。
知厚为缜 诚先达恒
总体思路
项目背景
一、面对纺机市场剧烈的竞争,夯实基础管理势在必行
1.经济危机后,纺机产品的市场需求经历了由低迷到逐渐恢复、再到 目前热销的过程,但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虽然经纬纺机仍居于国内第 一的销售地位,但国际同类企业在中国本土的市场渗透已对其构成严 峻挑战。 2.来自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物流成本、资本市场利息等成本要素持 续上升的压力,导致纺机产品盈利空间急剧缩小,微利时代的来临, 企业经营的保本点不断升高。 3.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人民币的大幅升值,进一步压缩纺机 产品的出口空间,再加上经纬纺机在技术含量方面与国际巨头的差距 ,使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受到严重威胁。 4.现场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原来推行过6S,但诸多区域已经看不到 6S推行的痕迹。大多数设备无法保证合理的维护保养,部分设备跑冒 滴漏现象严重;现场摆放的物料标识不清晰;在制品量大。
知厚为缜 诚先达恒
精益班组创建标准
明晰班组目标(KPI) 班组要根据生产运作流程中的责任确定自己的用户,明确 用户的需求,进行班组价值定位,班组的目标要具体落实 到PQCDSM等指标的提升上。 建立班组学习机制 班组学习机制包括员工自主学习和团队学习两种形式。员 工的自主学习主要是根据岗位需求和个人职业发展方向, 制定学习计划并有效实施。员工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工作技 能,使个人工作绩效得到显著改善。班组的团队学习可通 过分享个人经验、感悟、技能等知识的氛围,通过定期开 展经验反思、深度会谈与讨论等得以实现,实现知识共享 、传承和保留,形成班组知识管理。
知厚为缜 诚先达恒
成功案例分享
项目名称:中国恒天集团 经纬纺机榆次分公司精益班组建设项目 实施时间: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共12个月 项目主管部门:工会 咨询顾问团队:张永伟、王宗选等五位资深专家。
知厚为缜 诚先达恒
企业慨况
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榆次分公司(以下简称“ 经纬纺机”)的前身是经纬纺织机械厂,1954年8月建成 投产,占地面积275万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纺织机械制 造基地,60年历史。 1995年8月经纬厂进行了股份制改组,并分别在1996年 和2000年,在香港和深圳上市。 经纬纺机目前拥有员工7000余名,有各类先进加工设 备4000余台(套),拥有我国棉纺织机械行业唯一的国 家级技术中心。 主要经营纺机主机及配套、纺机专件、非纺机械等几 大业务单元,产品销往全国及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中国现有的棉纺纱锭中,近一半的纱锭出自经纬。 实行公司、生产厂、车间(工部)、班组四级管理,现 有班组557个 知厚为缜 诚先达恒
知厚为缜 诚先达恒
精益班组创建体系
创建方针
创建标准
创建 目标
创建过程
创建方法
保障措施知厚为缜 诚先达恒 Nhomakorabea 创建目标
减少浪费:减少各种形式的浪费,尤其是减少库存的浪费。 提升品质:增强员工的质量意识,强化制度的执行,提高员 工执行标准化作业的自觉性。 生产均衡:坚持以用户为导向,以订单拉动为准则,提高计 划管理的能力,加强生产运作过程控制,实现产量和品种达 到均衡化。 现场文明:现场目视化和定置率提高,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 状态。 持续改进:建立班组持续改进的氛围和激励机制,班组绩效 不断提高。 快乐工作: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和团队精神,使员工立足于 岗位、爱岗敬业,在为企业做贡献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 实现快乐工作。
1.经营管理模式创新。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导向,以业务流程优化为手 段,以产品为对象,加强生产、技术、营销、财务等部门之间的沟通 和协同,形成产销研一体化的快速响应运作模式,提高企业满足用户 需求的能力; 2.要通过管理方式和管理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提升现代化水平,提高 内部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 3.强化现场管理。通过6S管理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将安全管理、质量 管理与现场管理结合起来,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为企业稳定和产品 质量提供保证;
知厚为缜 诚先达恒
精益班组建设咨询流程
前期调研 了解客户需求 商务洽谈 提交项目建议书 签订合同 组建项目团队 项目准备 实施深度调研 提交调研报告 提交实施方案、计划 项目实施 成立精益班组建设推进机构 精益班组专题培训 选择样板班组 样板班组改善指导 精益班组标准下发 建立相应激励考核机制 阶段性评价验收 对样板班组评价验收 对非样板班组选择性评价验收 完善精益班组创建流程、制度 项目巩固深化 精益班组持续改善深化 局部精益生产尝试 项目全面验收 项目收尾 提交精益班组建设成果 提交项目总结报告
知厚为缜 诚先达恒
总体思路
5.全面提升一线班组长自身的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 6.班组建设活动要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相结合,通过营造“比学 赶帮超”的活动氛围,促进员工操作技能和标准化作业水 平的大幅提升。 7.基层班组建设要和企业文化建设、学习型组织建设、团队建 设相融合,塑造员工职业心态,提高基层员工的职业荣誉 感、归属感和凝聚力。 8.班组建设活动要和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提升互相促进,互相支 持。企业各职能部门对基层班组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诸如质量、安全、成本等等,要进行归纳梳理,并提出要 求和解决办法,统一纳入班组建设活动中。同时。对班组 建设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企业层面的管理短板,诸如员工职 业通道、收入待遇、工作条件等等,及时寻找对策进行解 决。
全员 素质提升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现场指导+信息化实施
知厚为缜 诚先达恒
精益班组建设项目的提出
精益 管理 落地
班组建设 工作创新
精益 班组建设
支撑企业 精益转型
提高 班组 绩效
知厚为缜 诚先达恒
精益班组的定义
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指导,以追求零浪费、零 缺陷、零故障为终极目标,以精细化管理为方法, 能够持续学习、改善、超越,按照价值创造的要求, 不断消除浪费,达到现场清爽、整洁,个性鲜明, 指标一流,实现员工与组织共同发展,具有创新意 识和团队精神的学习型组织。
知厚为缜 诚先达恒
创建标准
建立班组文化 精益班组根据公司“诚信、改变、精细、简单”的工作方 针,建立班组清晰的共同愿景,用班组的制度和职业素养 规范员工的行为,精心培育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形成班 组的个性文化。 形成管理特色 班组管理要结合本班组的实际情况,形成自己的管理特色 。在管理方法的应用当中,在不同时期要赋予新的内容, 按照持续改进的思想,不断地创新、发展。 班组绩效显著 班组不断突破成长上限,班组的产量、成本、质量、设备 故障等主要指标进入公司或行业的先进水平,实现生产效 率、效益与用户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知厚为缜 诚先达恒
创建过程
1.项目准备阶段(2011年6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 主要工作:根据经纬纺机的实际情况,开展现场实地调研 ,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在资料与信息分析的基础上,撰 写并向经纬公司提交了《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榆次 分公司精益班组建设项目调研报告》和《经纬纺织机械股 份有限公司榆次分公司精益班组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2.项目实施阶段(2011年7月1日至2011年11月30日) 主要工作:项目启动;班组长轮训;开展现场改善工作; 学习型组织的创建。 3.项目阶段性评价阶段(2011年12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 主要工作:继续开展现场改善工作,对现场改善阶段工作 进行验收评价。
知厚为缜 诚先达恒
项目背景
5.从经纬纺机实际情况来看,传统的班组管理明显暴露出很多不足,班 组自身基础管理薄弱,劳动者素质偏低,各单位现任班组长在年龄结 构、知识结构等方面,都呈现老化的趋势,已不能完全适应快速变化 的市场环境和企业的发展。
二、积极创新经营管理模式,走精益生产之路,全面提升 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是经纬纺机的必然选择。公司 2011 年的重点是:
技术创新 + 产品创新 + 商业模式创新 + 管理创新
国家科技部:管理创新工程师
IE+LP+6西格玛+Triz
知厚为缜 诚先达恒
知为咨询推行精益的一般路径和方法
TPM
6S
TCM 6σ TTM
企业精益模式 信息化融合 持续改进 追求卓越
管 理 诊 断
TQM
全员参与的现场改善、管理改善活动 流程优化 战略分析 组织优化 人力资源
知厚为缜 诚先达恒
创建方针
合人意、易实施 尊重员工意愿,坚持自主改善。对工装、工位器具等 进行人性化设计和改进,促进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忌形式、求实效 方法结合实际,管理全面优化。坚持不断线、不搞突 击、不走过场,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互帮助、强素养 保证创建合力,培养良好习惯。营造团结互助、快乐 工作氛围,塑造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勤改进、贵坚持 勇于创新改变,持续改善提升。不断强化持续改进的 意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创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