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经济学
结
课
论
文
题目:经济学原理与我们的生活
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日期:2015-06-25
经济学原理与我们的生活
摘要: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可以通过经济学知识来解释,同时我们可以将我们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并纠正我们的一些错误的做法、想法等。
这样的利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问题的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看清生活,更好地去做好生活中的决策,用经济学原理的理性去指导原本复杂的生活,可以让我们活的更透彻。
关键字:
生活经济学增值成本机会成本
正文:
虽然经济学、市场就在我们周围,伴随我们一生,但人们还是普遍的认为经济学太深奥,我们学生也把经济学当成一门尽量去“回避”的学科。
对政府官员、企业家、公司员工和普通老百姓来说,虽然经济学就在身边,可是他们依然把经济学当成是一门很难的学问。
但从某些方面来看,经济学其实也是平易近人的。
先来分享一个卖报的老伯的故事。
老伯前几年下岗了,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便打算卖报赚点钱。
经过挑选,发现这个车站的人流量大,可是附近已经有了两个报摊。
老伯脑筋一转,就决定不设摊,直接在等车的人群和车厢中
卖。
为此,他先和车站管理员套起了近乎,每天给车站办公室送几份报纸,逮着机会就诉诉苦。
结果,管理员一心软,主动提出让他到车站来卖报纸。
当然,那几份报纸老伯都不会忘记送。
卖了一段时间后,老伯发现:等车的人中一般男青年喜欢买报纸、有重大新闻时报纸卖得特别好。
于是,他开始了相应的调整,增加了体育类报纸;每天叫卖报纸时,也不再喊什么“晨报、晚报、足球报要吗?”而是根据新闻事件来叫:“中国足球队兵败如山倒、刘翔火拼周杰伦等等。
”果然,这一招十分见效,不少原先没打算买的人都纷纷解囊。
我们不妨尝试用经济的语言来解读以上的做法,那就是:和车站管理员套近乎、送报纸——制定公关策略,公共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不设摊,在等车人群和车厢中卖报——差异化营销,进行渠道创新,变店铺销售为直销;改变叫卖方式——通过销售数据和产品分析,实现自己独有的销售方式——这正是目前国内营销界炒得红火的USP(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独特的销售主张的英文简写)概念。
最后,老伯还说,他打算进些畅销的杂志,改变目前只卖报纸的局面。
对此的经济解读可以是:产品线延伸,实现产品的多元化。
和其他事物一样,我们只有对经济学关心的越多,才能了解的越深。
实际上,只要我们大家多关心一些,多留意一下,经济学也不是一门特别难懂的学问。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济活动无处不在,生产一个小小的火柴,包装一个世界超级明星,卖一碗牛肉面
等等都属于经济活动。
一只蝴蝶可能搅起一阵龙卷风个人微不足道的经济活动也有可能带来全球性的经济风暴。
了解经济的人越多,个人、国家就越富有,如果你希望随心所欲的享受物质丰富的生活,那么,我们就都应该具备以经济学的思维来看待世界和生活,同时我们也应该正视,经济学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的充实。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以一个外行人的眼光初步窥到了经济学的冰山一角。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可以通过经济学知识来解释,同时我们可以将我们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并纠正我们的一些错误的做法、想法等。
一些简单的经济学知识可以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人们常说“儿子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别人的好”,为什么会这样说,这样的说法有没有一句呢?我们可以通过物质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来解释这一说法。
首先,儿子是自己的好,因为儿子是你自己所生的,自己的东西总是最好的,你拥有儿子的所有权,儿子能够保值增值,而对于自己的老婆,你拥有的不是她的所有权而是使用权且使用成本高,况且现在是男女平等的社会,连使用权都说不上。
对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因为再美的老婆日夜相对会使你产生审美疲劳,你对拥有她的满足感逐渐消失,自己的老婆在家不会梳妆打扮而披头散发的做这做那,毫不掩饰自己的缺点,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留给你,最终可能会使你产生厌烦感。
对于老婆是别人的好,别人的老婆为了不失礼于人,出门总会好好收拾打扮一番,而你看到别人的老婆是在外面,那恰恰是别人老婆最美的时
候,且你又不能常常见到,而对她保持持续的新鲜感,所以你会觉得老婆是别人的好。
经济学知识除了可以解释一些现象的合理性,还可以纠正我们一些不正确的观点。
比如说“花巨额利息贷款买房不值得”这样的说法对不对呢?如果单从现时的钱来看,贷款买房确实多花了很多利息,相比一次性付完款的钱确实是不值得,但是你现在认为花钱多是以现在的钱去衡量未来的钱。
未来的钱并不像现在的前那样值钱,这里面存在一个折现因子没有考虑进去,可能由于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贬值或者由于货币发行过量导致货币贬值导致未来的钱不如现在的值钱,你现在可以花1块钱买到一个鸡蛋,30年后你可能需要花10块甚至更多的钱才能买到一个鸡蛋。
同时,贷款买房相当于你拿未来的钱去买房,而你现在的钱可以拿去投资、做生意,你投资、做生意的回报率可能远大于你的贷款利息,从这个方面看你是赚了的,而且这笔贷款可能解决了你其他方面的资金短缺问题。
所以不能单纯以高额利息去判断贷款买房划不划算,还应考虑你对这笔贷款的紧急程度。
此外,我们还可以将经济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中。
例如将学习到博弈论应用到情侣之间的博弈之中,选择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达到合作、最优“纳什均衡”;将学习到的机会成本在我们做出选择时考虑进去,避免做出后悔的选择。
再例如我们思考继续读研好还是毕业工作好?我们不能仅靠经济成本去读研好还是去工作好,我们应该考虑到放弃彼此的机会成本。
放弃工作去读研,
你的机会成本就是赚钱的机会,工作、社会经验的机会还有扩展人际关系的机会等;放弃读研走向社会去工作,你的机会成本就是获得更高知识的机会和继续享受校园生活的机会等。
这样分析清楚之后,再做选择显然更利于我们的发展。
相对于人类的无限欲望而言,满足人类欲望需要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也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资源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必然导致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处于无限的选择之中。
人们为了得到自己喜爱的事物,必然在众多食物中权衡取舍。
选择是一个得到一样事物同时必须放弃另一样事物的过程,这样的选择就产生了机会成本。
被放弃的事物的价值就是得到事物的机会成本。
选择要决定用既定的资源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
这三个问题被经济学家称为资源配置问题,而资源的有限性被经济学家称为稀缺性。
稀缺性决定了每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做出选择。
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作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
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例如当苹果价格提高时,对于消费者来说就会多吃梨少吃苹果,因为吃苹果的成本高了。
对于果园园主就会增加种植和采收人员,以提高产量,因为苹果的价格提高可以增加收益。
市场经济原理告诉人们,物美价廉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作为消费者,不能片面地认为“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选择最实惠的商品,这样才不会错过市场经济带给自己的好处,合理分配自己的每一分钱。
作为生
产者,明白市场经济的原理之后,应该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进而不断降低产品价格,向消费者提供最物美价廉的产品,在不断让利于我们消费者的同时,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经济学现象在生活中俯拾即是,利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看清生活,更好地去做好生活中的决策,用经济学原理的理性去指导原本复杂的生活,可以让我们活的更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