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及产业政策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及产业政策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及产业政策
《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分类(2012)》
文化产业“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 生产活动的集合”,并在范围的表述上对文化产品的生产 活动(从内涵)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从外延)做 出解释。 根据这一定义,文化及相关产业包括了四个方 面的内容,即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 生产活动、文化用品的生产活动和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活 动。其中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构成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主体 ,其他三个方面是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补充。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及产业政策
(二)英国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政策性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的国家,与美国一样倡导自由市场原则。 1997年英国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国家重要产业给 以重点政策支持,成立了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 作小组”,提出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英国振兴经 济的聚焦点。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及产业政策
第二节 世界各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一、美国:市场驱动型 1、遵循市场规律,追求高额利润。 2、合理调控,引领产业健康发展。 3、注重文化创新,开拓产业资源。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及产业政策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及产业政策
(二)日本
1996 年,日本确定了“文化立国21世纪方案”,这是政府 引导、扶持文化产业的开端。
1998 年日本政府又提出了“文化振兴基本设想”,把文化 的振兴提高到国家最重要的位置,强调对文化进行重点投 资,认为对文化的投资是对未来的先行性投资。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及产业政策
日本的政府主导方式与法国不同:法国属于保守 的主导,其根据国情制定出来的大原则,集中在 文化遗产领域,而日本的国情与法国不同,需要 伴随着时代的变化及时调整定位。自从日本在 2003 年确定了“观光立国战略”后,对各国都打 开了国门,降低了门槛,欢迎全球人民来观光旅 游。中国的国民不仅可以跟团去旅游,也可以在 日本自己旅行。这些变化都是受日本政府文化产 业定位影响的结果。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及产业政策
二、中国的文化产业概念
2004 年 5月,国家统计局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分类 》,该文件把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 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 合。”这一定义表明,文化产业的核心部分是提供文化、 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此外还包括有关联的活动。 文化部在 2004 年 的《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 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 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这一定义强调了文化 产业是一个经营性行业。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及产业政策
荷兰文化产业委员会根据文化内涵和范围的不同,以及服 务的政策目标的不同,从四个层面来定义文化产业。第一 ,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价值或文化意义为基础的生产活动 ,这是最综合、最广义的定义。第二,文化产业是指艺术 创作、传统的和现代的艺术作品、艺术展览和文化传播活 动。第三,文化产业是指与商业运作、听众和观众规模以 及文化和艺术作品的传播扩大能力有关的商业活动。第四 ,文化产业即指文化企业,把文化和艺术的创作看作是企 业的行为,这是最狭义的定义。
德国:文化经济,私营商业文化企业,即文化经 济,主要指图书、电影、音乐及其他视听产品、 艺术品市场、私营戏院,以及与以上三方面相关 的网络信息系统。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及产业政策
美国:版权产业,狭义的文化产业是指以版权产 业为核心,包括出版发行业、新闻业、广播影视 业、网络服务业、广告业、计算机软件业、信息 及数据服务业等行业;广义的文化产业,是指除 了版权产业以外,还包括文化艺术业(含表演艺 术、艺术博物馆、艺术创作、演出娱乐等)、非 盈利性产业(历史古迹和公园、图书馆、博物馆 等)、体育业等。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及产业政策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2021年3月2日星期二
第一节 文化产业内涵比较
一、世界各国对文化产业的界定
1、学界观点
学术界大多认为,“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这一概念在1944 年首次出现于法兰克福 学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共著的《文化产 业:欺骗公共的启蒙精神》一文,该文后来收入 《启蒙的辩证法》。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并没有给 文化产业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他们用“文化产业 ”这一概念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里凭借先进的技 术手段大规模复制、传播和消费文化产品的现象 。
2003年政府重新调整了文化产业的定位,制定了“观光立 国战略”。
另外,对振兴地区和地方文化,日本政府明确规定:政府 应支持地区文化活动,包括重新挖掘、振兴具有地方特色 的文化遗产、民间艺术、传统工艺和祭祀活动等;制订长 期规划,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提供全面支持;中央 政府与地方政府联手举办全国规模的文化节。
这四个层面的定义范围宽窄不一,但都是围绕文化这一中 心词所下的定义。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及产业政策
韩国:包括电影相关产业;音乐唱片、录影带、 游戏产品相关产业;出版、印刷、定期刊行物相 关产业;放送影像产品相关产业;文化财产相关 产业;体现文化要素创造经纪附加值的人物造型 、动画、设计、广告、演出、美术品、工艺品相 关产业等。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格拉斯哥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及产业政策•《Leabharlann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李尔王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及产业政策
(二)法国
1、法国政府非常重视文化产业,制定了一系列优 惠政策,使文化产业得以顺利发展。 2、文化活动带动文化繁荣。 3、传统文化场所的新活动和文化设施的翻新。 4、法国地方政府在国家文化政策的推动上,扮演 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及产业政策
第一部分 文化产品的生产 一、新闻出版发行服务; 二、广播电视电影服务 三、文化艺术服务;四、文化信息传输服务 五、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六、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七、工艺美术品的生产; 第二部分 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 八、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 九、文化用品的生产 十、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及产业政策
(二)韩国
1、发展文化产业成为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文化 产业被确定为21世纪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 2、韩国还设立了许多机构推广韩国文化,从组织 上保证 “韩流”的影响力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及产业政策
第三节 文化政策与文化发展战略
一、市场自由型文化产业政策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及产业政策
三、文化产业概念的几点反思
第一,“文化”和“产业”定义的难度决定了文 化产业定义的难度。 第二,国内外已有的文化产业定义有助于深化对 文化产业的认识。 第三,文化产业定义既要吸收以往定义的合理部 分,又要联系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实际。 第四,我国的文化产业内涵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 不断深入而不断调整。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及产业政策
2、官方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文化、贸易 和全球化(Culture,Trade and Globaliza-tion)》中 指出,文化产业这个概念是指那些包含创作、生 产、销售‘内容’的产业。这一定义与韩国的定 义十分接近,区别在于前者创作、生产、销售的 是“内容”,后者是文化商品。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及产业政策
胡惠林认为,文化产业是一个以精神产品的生产 、交换和消费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系统。这是从系 统论角度下的一个定义,强调文化产业的精神性 ,但没有把精神服务纳入文化产业之中。
李江帆认为,文化产业就是国民经济中生产具有 文化特性的服务产品和实物产品的单位的集合体 。这一定义表明,文化产业跟其他产业一样,也 是服务产品和精神产品的集合体,不同点在于这 些产品具有文化性。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及产业政策
•为了打破电视媒体对 节目市场的垄断,美国 在1971年颁布实施《 黄金时间机会条例》, 规定每天19:00-23:00 的黄金时间,电视网及 附属台不能全部播出自 己制作的娱乐节目。由 此出现了独立节目制作 公司,它不仅丰富了广 播电视网的内容、提高 了利润,而且还使节目 从国内市场扩张到国外 市场,从而造就和培育 了美国的节目市场。
英国(创意产业):源于个人创造力、技能和智 能,并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生产可创造出潜在的 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及产业政策
印度:电影业、电视广播业、唱片业、出版业
日本:内容产业,通过一定介质将信息化的内容 作为产品提供的产业,包括出版、新闻、电影、 广播电视、音乐、游戏、动画等
学习改变命运,知 识创造未来
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及产业政策
美国学者斯科特认为,“文化产业是指基于娱乐 、教育和信息等目的的服务产出和基于消费者特 殊嗜好、自我肯定和社会展示等目的的人造产品 的集合。”斯科特从需求的角度来定义文化产业 。
法国把文化产业定义为“传统文化事业中特别具 有可大量复制性的产业。”强调了“大量可复制 性”这一产业特性。这一定义揭示出文化产业是 从传统文化事业中分离出来的事实。
(一)美国
1、通过反托拉斯法和保护中小企业法来限制文化 产业的垄断,保护竞争;
2、实行自由企业制度,政府不对文化企业的内部 事务进行干预,而是为微观生产主体的正常生产 经营创造外部条件,即政府对企业的管理以法律 为依据,不存在行政性的直接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