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书馆管理系统论文

图书馆管理系统论文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社会,信息作为社会最主要的资源,将成为战略资源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如何获取信息?图书是我们最好的获取信息的方式,但由于图书馆图书收藏量大大增加,使传统的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日益繁重起来。

迫使人们起用新的管理方法来管理图书,如何把图书管理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呢?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让人类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各行各业在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使用。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人类文明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因此,图书管理系统也以方便、快捷、费用低的优点正慢慢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将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彻底的解脱出来,提高效率,减轻工人人员以往繁忙的工作,减小出错的概率,使读者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选择书和看书上。

从而使人们有更多时间来获取信息、了解信息、掌握信息。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ACCESS数据库;VB6.0;面向对象目录第一章前言 (1)1.1 概述 (1)1.2 系统开发方法及目标 (1)第二章需求分析 (2)2.1 当前系统分析 (2)2.2 可行性分析 (3)2.2.1 技术可行性 (3)2.2.2 经济可行性 (4)2.3.3 营运可行性 (5)第三章逻辑方案 (5)3.1 数据流程分析 (5)3.1.1 系统关联图 (5)3.1.2 DFD顶层图 (6)3.1.3 DFD第一层图 (7)3.1.4 DFD第二层图 (8)3.2 数据词典描述 (10)3.2.1 数据流 (10)3.2.2 数据元素 (11)3.2.3 数据存储 (11)3.2.4 数据加工 (12)3.2.5 外部项 (12)第四章总体结构设计 (12)4.1 软件模块结构设计 (12)4.1.1 HIPO图 (12)4.1.2 IPO图 (13)4.2 数据库设计 (14)4.2.1 实体描述 (14)4.2.2 实体间联系 (14)4.2.3 E-R图 (15)4.2.4 关系模型转换 (16)4.3 计算机系统配置方案 (17)4.3.1 系统硬件配置 (17)4.3.2 软件配置 (17)第五章系统详细设计 (17)5.1 代码设计 (17)5.2 人机界面设计 (18)5.3 模块处理过程 (18)第六章实施概况 (19)6.1 开发环境 (19)6.2 系统转换与实现 (19)6.3 系统测试 (20)6.4 系统运行与维护 (21)结束语 (21)致谢 (22)参考文献 (23)附录 (23)第一章前言1.1 概述当今时代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各行各业中都离不开信息处理,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信息管理系统。

计算机的最大好处在于它的高效、准确以及海量存储能力。

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书和用户借阅资料繁多,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工作。

传统的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存在工作量大、容易出错、效率低等缺点,越来越难以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开发一个图书管理系统的时机已经成熟。

管理系统可以避免图书管理的随意性,使得图书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对于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提高劳动热情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系统开发方法及目标以某大学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现实需求为应用背景,开发一个典型的图书馆管理系统。

考虑实际情况,本系统将采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并采用原型法进行系统实施。

这样能有效避免盲目开发问题,同时能充分的发挥原型法的优势,能顺利实现系统的实施。

系统应该包括以下功能:书籍管理部分:这一部分包括书籍类别管理和书籍信息管理两部分。

其中,书籍类别管理包括添加书籍类别、修改书籍类别等:书籍信息管理包括书籍信息的添加,书籍信息的修改、书籍信息的查询、书籍信息的删除等。

读者管理部分:这一部分包括读者类别管理和读者信息管理两部分。

其中,读者类别管理包括添加读者类别、修改读者类别等:读者信息管理包括添加读者信息、修改读者信息、删除读者信息、查询读者信息等。

借阅管理部分:这一部分包括借书信息管理和还书信息管理两部分。

其中,借书信息管 理包括借书信息的添加、借书信息的修改、借书信息的查询等:还书信息管理部分包括还书 信息的添加、还书信息的修改、还书信息的查询等: 系统管理:包括修改系统用户密码、增加新用户以及退出系统等。

第二章 需求分析2.1 当前系统分析本文中的应用背景为某大学图书馆,属中型图书馆。

现有系统由图书仓库、借阅室、采购中心、馆长组成,系统组织结构如图2.1所示。

馆长采购员采购中心借阅室管理员读者图2.1 组织结构图图书仓库现行系统的工作流程,都基本采用手工的方式。

读者根据馆藏图书信息,将所要借阅图书的名称、作者等信息提供给管理员,管理员根据该书信息从图书仓库中找到该书籍,借给读者,并在借阅册上登记;若该书已经被借光,则进行预约登记。

读者归还时,从借阅册上划去借阅记录。

采购中心不定期将新购书资料送给管理员,管理员进行清点验收后将书入库,并登记图书信息;管理员定期将借阅信息和缺书信息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及读者的要求反馈给采购中心,由采购中心根据读者的借阅需求决定采购书籍。

学期结束将借阅的情况及库存情况反馈于馆长,以便于制定管理决策等。

业务流程图描述符号如图2.2所示,新书入库、图书借还和维护业务流程以及统计业务流程如分别图2.3~图2.5所示。

由于整个系统采用纯手工的管理方式,因此存在前面分析的如低效易出错等缺点,急需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

表单帐目处理数据存储图2.2业务流程图描述符号系统中人员实体信息流采购员采购清单管理员采购入库操作图书仓库数据更新图2.3 新书入库业务流程图 图书仓库数据更新读者借/还列表借还操作维护操作图2.4 图书借还维护业务流程图管理员查询操作 馆长统计操作统计报表管理员采购员图2.5 统计业务流程图2.2 可行性分析2.2.1 技术可行性数据库技术自产生至今,40多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一大批实用系统,数据库技术成为最热门技术之一。

面向对象是一种新兴的程序设计方法,是一种新的程序设计规范。

它较好的解决了程序开发中的代码重用问题,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效率。

尤其是许多GUI 编程工具的出现,如VB6.0、DELPHI7.O 、VC 等,降低了Windows 环境下程序开发的门槛,使得程序开发变得更加普及。

当前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大都时基于数据库技术和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技术。

这些技术目前已经成熟,被广泛应用与各个领域。

因此,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系统采用的工具:1.Visual BasicMicrosoft Visual basic 是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的,由事件驱动的结构化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它提供了最迅速,最简洁的开发应用程序的方法.Visual 的中文意思是可视的,直观的,看得见的,形象化的.这里的Visual指直观的开发应用程序界面的方法,只需将系统提供的标准控件手臂放到屏幕窗体上, Visual basic就会自动地生成相应控件的程序代码和其属性数据,而不需要用户去编写大量的界面程序代码. Basic指的是BASIC语言,为Beginner’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 一词的缩写,意思是初学者通用符号指令代码.该语言在发展史上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程序合计语言,它易学,易懂,深受广大初学者的欢迎. Visual basic 在原有BASIC语言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易学,易掌握的,功能强大的最新程序设计语言..2.Microsoft Access建立一个数据库我们有多种选择,在本系统中,作为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一个比较小的应用系统,它所产生和处理的数据量也比较小。

因此,没有必要使用像SQL Server和Oracle这样的大型数据库。

Microsoft Office中的Access数据库在计算机上的应用比较普及,是开发小型数据库系统的比较理想的选择,所以,在本系统中我选择了Access数据库。

与其他数据库系统相比,Access更加简单易学,普通的计算机用户可以很快的掌握它。

Access2000的功能十分强大,利用它可以方便地实现对信息保存、维护、查询、统计、打印、交流、发布,而且它可以方便地与Office其他组件交流数据,这些功能对一般用户而言已经足够.2.2.2 经济可行性当前办公用PC机的普及使得开发和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在经济上成为可能。

对学校图书馆来说,由于硬件设施已较完善,无需另购。

软件开发费用和运行维护费用也在预算控制下。

因此,开发一个专门针对图书馆工作的管理系统,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

2.3.3 营运可行性目前图书馆管理人员都有操作电脑的能力,通过提供一定的培训,都能够熟练操作管理系统。

因此,开发图书馆管理系统,在营运上也是可行的。

第三章逻辑方案本系统的逻辑模型主要以系统的数据流图和数据词典为主要描述。

从业务管理功能和对象出发,按照信息系统中应有的数据流和数据结构来描述本系统。

3.1 数据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图描述数据流动、存储、处理的逻辑关系,也称为逻辑数据流程图,一般用DFD(Data Flow Diagram)表示。

它有抽象性和概括性两个特性。

数据流程图有四种基本符号:外部项、处理逻辑(加工)、数据存储和数据流。

数据流程图的符号说明如图3.1所示:外部项 加工 数据存储 数据流图3.1 数据流图描述符号3.1.1 系统关联图根据对图书馆业务的详细调查和分析,分析整个图书馆管理的总体情况,划分系统边界,明确各功能之间的关系,绘制出系统的关联图——即系统的最高层数据。

如图3.2所示。

馆长管理员采购员读者F6 汇总统计信息F1 入库信息F2 维护信息F4 查询信息F5 查询结果F3 借还预定信息F7 读者需求统计信息图3.2 系统关联图图书馆管理系统F8 结果反馈信息与系统关联的有四个外部项:管理员、读者、采购员和馆长。

管理员将新书入库信息输入系统,并对系统进行维护,同时负责日常的借阅归还预定图书的操作。

读者可以向系统查询他所关心的内容,如馆内图书的收藏情况、是否可借阅,以及自己的历史查阅记录、是否超期等等。

系统还应该提供丰富的统计报表功能,这些统计信息根据不同的侧重,提交给采购员或者馆长,分别为采购和管理者决策时提供参考。

3.1.2 DFD 顶层图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DFD 顶层图如图3.3所示。

馆长统计模块采购员读者查询模块管理员日常工作登录模块图书操作用户操作系统设置退出模块图书信息库用户信息库日志库配置文件图3.3 DFD顶层图系统的外部项主要有管理员、读者、采购员、馆长四项,与管理信息系统的不同模块之间分别有不同的数据流存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