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师资结构、提高乡村教育质量
调查与思考调研报告
一、学校基本情况。
**小学现有教师20人,现有教师21人,其中中小学高级教师3人,中小学一级教师14人,中小学二级4人。
本科18人,大专1人。
50岁以上4人,40岁-49岁7 人,30岁-39岁8人,20岁-29岁2人。
二、师资结构现状分析。
1.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不完全合理。
音乐、体育教师和英语教师缺乏。
师资短缺造成开课困难,师资短缺,开不齐课程。
教师教学负担重,一名教师代课好多门学科。
2.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老龄化严重,缺少年轻教师。
由于教师老龄化、教师教学能力不达标。
年纪大的教师对新事物、新理念、新方法接受较慢,教学能力大多已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3.经费的制约,教师得不到有效培训,教师专业素质差,教学理念和方法落后,影响着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的提高。
4.学校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工作热情的激发上制度不够完善、措施不够得力。
5.教师的最终学历大多通过在职教育获得,教师的业务能力不强。
6.师资配备标准不合理。
教师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按照师生比的标准。
对于大规模完全小学来说,这个标准是可行的。
但是,对于小规模村小来说,如果严格按照师生比的标准定编肯定会导致教师数量不足。
三、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的建议。
1.专门制定小规模村小教师队伍建设标准框架,设立分层分类菜单。
2.加强培训,加强学校英语、音体美等师资紧缺学科教师的培训。
加快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改革师资调配体制,加强教师流动。
4.改善职业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乡村教育事业。
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
5.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就近合校,尤其是小规模学校,学生少,造成教师资源的浪费。
合校有利于优化师资队伍,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