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txt 人次。
完善实训课环节自从开办《电子电路设计》课程以来,我们就安排了3周的设计实训环节,旨完善实训课环节在强化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制作能力。
几年来我们开设十几个设计题目,如下题目比较成熟,效果良好。
①电子万年历设计制作②数控电压源设计制作③数控恒流源设计制作④数字电压表设计制作⑤数字温度显示仪设计制作⑥电动智能小汽车设计制作其中:《电子万年历设计制作》、《数控电压源设计制作》《电动智能小汽车设计制作》以成为我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必做的实训项目,并成为实训中的精品。
尤其是《电动小汽车设计制作》非常有成效,因为它生动有趣,学生乐意做,老师乐意带。
在03届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有一位学生他平时很少上课,可是在设计制作小汽车的三个星期,他没有一次旷课,实训结束后,他身有感触的说:“老师,这三年要是都象这样上课该多好啊!这三周时间学的知识比我三年学的还要多。
”可见生动有趣的实训对培养学生是多么的重要。
3、师资队伍建设、本课程组由8名教师组成,其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分工明确。
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3人,助教1人。
课程组负责人为教授职称,8位教师在近年内均承担过此课程的相关授课任务。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以“老”带“新”, 发扬“传、帮、带”这一我院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好传统、好作风。
课程组在教学中逐步渗入新知识﹑新技术,拓宽教师的视野,充实学生的知识。
为真正完成“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 课程组采取“明确任务, 落实到人, 限期学习, 到期验收”的培养方法,采取送出去﹑请进来﹑自学及自修等多种形式和途径来逐步改善教师队伍的结构, 现在有两名青年教师正在攻读硕士学位。
二、教研与科研成果 1、教研成果、电子设计大赛成果显著几年来,课题组成员对原有教学做了大胆改革与尝试,加大实验、实训环节,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动手能力明显加强。
2003年我院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电子设计竞赛就取得了好成绩,共获得2个省级三等奖;2004年有提高,共获得3个省级三等奖;2005年又有重大突破,共获得1个国家级二等奖,2个省级一等奖,2个省级三等奖,2006年共获得2个省级二等奖,5个省级三等奖。
正是由于有了不断总结教改经验,完善教改手段以及《电子电路设计》课程的支撑,才使得我院学生成绩斐然,在与本科院校学生同场竞技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是同类院校中的佼佼者,名列前茅。
学生就业前景十分看好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几年来,我们共向企业输送学生就业前景十分看好近600名人才,就业率达96%以上,相当一部分学生已成为企业技术的骨干、设计能手,仅举几例如下:(1)李永刚电子3021班吉林市龙飞电力设备厂电子电路开发(2)王红亮电子001班吉林市丰华自动化仪表厂仪表设计开发(3)周凤春计算机3021班吉林市宏源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仪器设计开发(4)李林峰电子001班吉林市松江自动化仪表厂仪表设计开发教师教研成果颇丰几年来课题组成员还完成了以下成果:教师教研成果颇丰(1)自编《电子电路设计》校本教材,荣获2004年学院优秀校本教材奖;(2)“电子电路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学院教改基金,荣获2004年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电子电路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学院教改基金,2003-2004年,已完成;(4)“电子电路实验多媒体教学系统开发”,校教改基金,2003-2004年,已完成;(5)“单片机综合实验实训装置”设计与制作,2002-2003年,已完成,并投入使用(6)“PLC 可编程控制器综合实验装置”设计与制作,2003-2004年,已完成,并投入使用。
2.科研成果.《电子电路设计》课程的开设,使课程组成员的理论教学水平与实践动手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同时也给课程组成员带来了无限的创新空间,学校与企业联合、教师与工程师联合;企业为学校提供创新平台、学校为企业带来生机与活力。
正是由于我们与企业的紧密联合,几年来,课程组成员共完成了以下几个课题,其中大部分投入使用,科研成果显著,课题如下:(1)“工业用电机节能装置”,2002年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已投入生产、使用;(2)“GSM 移动通讯网络数据传输与远程控制装置”,2003年企业科研项目,已完成;(3)“燃气报警联网系统的设计及相关仪表的研制”,2003年企业科研项目,已投入生产、使用;(4)“消防应急电源装置”,2004年企业科研项目,已投入生产、使用;(5)“可编程智能调节器”,2003年企业科研项目,已投入生产、使用;(6)“彩色液晶显示无纸记录仪”,2004年企业科研项目,已投入生产、使用;(7)“石油产品运动黏度全自动测试装置”,2005年企业科研项目,已投入生产、使用。
《电子电路设计》三、电子电路设计》课程建设规划《电子电路设计 1.课程建设.(1)继续走教改之路,不断探索和求证教育领域的新观点、新方法。
(2)继续修订《电子电路设计》校本教材,使其更具实用性、实战性,近期出版发行。
(3)三年再投入100万元用于电子电路设计及相关课程实训室建设(4)完善网络教学资料、教学文件,真正服务于学生。
(5)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使他们早日成为骨干。
2.教科研建设.(1)继续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不断深入企业、公司调查研究,开创课程建设新思路。
(2)深入研究与《电子电路设计》相配套的电子综合实验装置,并能早日完成设计制作。
(3)继续和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市场对路产品,为社会服务。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07年5月18日年月日电路调试技术总结经验交流 2007-09-22 12:33:13 阅读1902 评论10 字号:大中小中调试在初级电子工程师初级阶段是必须的!所以综合了几家的调试文章,再加上自己的心得推荐给大家,不足之处请多指教。
实践表明,一个电子装置,即使按照设计的电路参数进行安装,往往也难于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是因为人们在设计时,不可能周全地考虑各种复杂的客观因素(如元件值的误差,器件参数的分散性,分布参数的影响等)必须通过安装后的测试和调整,,来发现和纠正设计方案的不足,然后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使装置达到预定的技术指标。
因此,调试电子电路的技能对从事电子技术及其有关领域工作的人员来说,是不应缺少的。
调试的常用仪器有:万用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等。
电子电路调试包括测试和调整两个方面。
调试的意义是: 1、通调试使电子电路达到规定的指标; 2、调试发现设计中存在的缺陷予以纠正。
在大学生电子竞赛中,竞赛的选题往往有发挥部分,占50分,通过调试和修改设计电路,使电子电路满足发挥部分的要求,可争取更多的得分。
从这个角度看,调试也是一个不断提高电子电路水平的过程。
一、电子电路调试的一般步骤传统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其实调试电路也是如此。
首先“望”,要观察电路板的焊接如何,成熟的电子产品一般都是焊接出的问题;第二“闻”,呵呵,这个不是说先把电路板闻下,是说通电后听电路板是否有异常响动,不该叫的叫了,该叫的不叫;第三“问”,如果是自己第一次调,不是自己设计的要问电源是多少?别人是否调过?有什么问题?第四“切”,检查芯片是否插牢,有先不易观察的焊点是否焊好?一般调试前做好这几步就可发现不少问题。
根据电子电路的复杂程度,调试可分步进行:对于较简单系统,调试步骤是:电源调试~单板调试~联调。
对于复杂的系统,调试步骤是:电源调试~单板调试~分机调试~主机调试~联调。
由此可明确三点: 1、不论简单系统还是复杂系统,调试都是从电源开始入手的; 2、调试方法一般是先局部(单元电路)后整体,先静态后动态; 3、一般要经过测量——调整—一再测量——再调整的反复过程;对于复杂的电子系统,调试也是一个“系统集成”的过程。
在单元电路调试完成的基础上,可进行系统联调。
例如数据采集系统和控制系统,一般由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微处理器电路构成,调试时常把这3部分电路分开调试,分别达到设计指标后,再加进接口电路进行总调。
联调是对总电路的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和调整,若不符合设计要求,应仔细分析原因,找出相应的单元进行调整。
不排除要调整多个单元的参数或调整多次,甚至要修正方案的可能。
二、电子电路的调试具体步骤: 1、通电观察:通电后不要急于测量电气指标,而要观察电路有无异常现象,例如有无冒烟现象,有无异常气味,手摸集成电路外封装,是否发烫等。
如果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关断电源,待排除故障后再通电。
2、静态调试:静态调试一般是指在不加输入信号,或只加固定的电平信号的条件下所进行的直流测试,可用万用表测出电路中各点的电位,通过和理论估算值比较,结合电路原理的分析,判断电路直流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及时发现电路中已损坏或处于临界工作状态的元器件。
通过更换器件或调整电路参数,使电路直流工作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3、动态调试:动态调试是在静态调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电路的输入端加入合适的信号,按信号的流向,顺序检测各测试点的输出信号,若发现不正常现象,应分析其原因,并排除故障,再进行调试,直到满足要求。
测试过程中不能凭感觉和印象,要始终借助仪器观察。
使用示波器时,最好把示波器的信号输入方式置于“DC”挡,通过直流耦合方式,可同时观察被测信号的交、直流成分。
通过调试,最后检查功能块和整机的各种指标(如信号的幅值、波形形状、相位关系、增益、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必要,再进一步对电路参数提出合理的修正。
三、电子电路调试的若干问题 1、根据待调系统的工作原理拟定调试步骤和测量方法,确定测试点,并在图纸上和板子上标出位置,画出调试数据记录表格等。
2、搭设调试工作台,工作台配备所需的调试仪器,仪器的摆设应操作方便,便于观察。
学生往往不注意这个问题,在制作或调机时工作台很乱,工具、书本、衣物等与仪器混放在一起,这样会影响调试。
特别提示:在制作和调试时,一定要把工作台布置的干净、整洁。
这便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3、对于硬件电路,应视被调系统选择测量仪表,测量仪表的精度应优于被测系统;对于软件调试,则应配备微机和开发装置。
4、电子电路的调试顺序一般按信号流向进行,将前面调试过的电路输出信号作为后一级的输入信号,为最后统调创造条件。
5、选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的数字电路,应完成可编程逻辑器件源文件的输入、调试与下载,并将可编程逻辑器件和模拟电路连接成系统,进行总体调试和结果测试。
6、在调试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做好记录,保证实验数据的完整可靠下面介绍一般的调试方法和注意事项。
工作电路安装完毕,通常不宜急于通电,先要认真检查一下。
检查内容包括: 1、连线是否正确检查电路连线是否正确,包括错线(连线一端正确,另一端错误)、少线(安装时完全漏掉的线)和多线(连线的两端在电路图上都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