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资格面试备课及教案

教师资格面试备课及教案

教师资格面试备课及教案写作技巧如何在教师资格面试中快速备课众所周知,教师资格的考核已于2015年开始步入国考的行列,我们暂且不说笔试的备考如何,我们先来对面试中如何快速备课展开一系列的畅想,毕竟在这群考生当中,非师范专业的学生最担心此类的问题。

抛开回答固定性问题以及答辩的环节,也就剩下了在整个面试中最重要的环节——试讲。

可不要小看这短短的十分钟,在这十分钟内就已经能判断一名“新生”是否能够成为一名可歌可泣的教师,那么要想在这十分钟内出彩,就必须要把握好考前的备课时间。

首先,当我们拿到题目时,千万不要因为练习过而窃喜,也不要因为陌生的题目而伤感。

我们要做的第一点要头脑清晰,要很快地对题目内容进行分析并且在脑海中有初步的设计,即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教学目标,再以重难点和教学目标为中心,围绕它们进行整个内容当中知识的建构,设置合理的学生互动、板书以及能够体现本节课特点的练习题。

其次,按照我们先前的建构一步一步地进行脉络的梳理,相当于是在一座已经具有骨架的房子上添砖加瓦,同时要注意的就是不能偏离开我们设置好的重难点以及教学目标,当然整个教学环节的中心以及主体也是不能忽视的。

例如在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一课中,可以先做以下猜想“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是否可以设计一个比较具象的实验进行验证呢”“在具象的实验结束后,试问学生能够发现什么?或者存在什么样的疑问?”“是否可以让学生自己也动手做一个长方体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与探究?”“求出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后是否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等等。

再次,“添砖加瓦”后,要精心地在课程开始前设计一个精彩的导入。

因为我们知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当然这也说明教师的想法以及职业本位上的特殊性,很容易抓住考官的眼球。

最后,这不是一点的问题,而是亮点:一是把脑海中的脉络形成一个工整、干净的教案;二是多多去练习,勤学苦练必然是没有错的,尤其是在专业的人做指导的练习中更能够避免一些致命的问题。

总之,整个备课的过程是一个头脑的战争,一定要注意一下几点:导入的技巧,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的独具匠心,各知识点之间的过渡,以及板书内容等等相关,同时要注意你的修养以及驾驭能力。

中公讲师马超飞解析教师资格面试备考:如何有效利用备课的20分钟?教师资格考试实施全国统考后,从考试形式、考生范围、考试科目、考试方式、考试内容、报考资格、成绩年限、发证时间及证书有效性等九大方面发生变化。

改革后的教资考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教师的准入门槛,这一改革相信对我们的考生来说是机遇,又是挑战。

所以顺利进入面试的考生们,应该百分百的打好面试这仗,如果笔试失利的考生,也不要气馁,拿出百战不殆的勇气和胆量,相信下次的成功属于你!如何打好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这仗呢?希望所有备考的考生清楚备考的任何环节都是我们能够提高的。

比如,备课、试讲、答辩、内在及外在等等。

备课是所有考生最基本及最重要的准备阶段,做好这一环节才能有的放矢。

那么,考生首先了解备课的三样东西:备课样纸、备课纸及准考证。

而备课样纸给考生提供的三方面内容:题目、试讲内容和试题要求,这些是考生备课时必须了解和熟知的。

备课纸是考生依据备课样纸的试讲内容和要求来书写教案的。

备课时间短且有限,如何利用好备课的20分钟要求呢?整体上教师资格面试的备课时间分配,需要考生合理把握和分配。

中公讲师刘维静以表格的形式给大家从步骤到具体做法进行展示:所以20分钟的备课,考生们不仅要做好备课要求,同时设计和检查好本课的要点。

比如教案的结构是否完整、教学过程是否互动环节、教学过程是否完整、是否体现试讲要求等。

做好这些要求,且以最佳状态和最自信的自己去应战,相信每一位考生将会得到很好的回报!中公讲师刘维静解析中公讲师面试指导:如何提高自己的备课能力我们知道,教师资格考试的备课时间只有20分钟,许多学员抱怨备课时间太短,重难点都缕不清,或者刚把知识点弄明白,时间就差不多了,还来不及练一练,就得仓促去试讲了。

诚然,20分钟的时间确实有些短,但我们通过大量的练习,还是可以提高自己的备课速度的。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提高我们的备课能力呢?中公讲师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学员应该了解备课的时间安排。

我们将20分钟的时间分解开来做一个科学的分配,前三分钟可以准备梳理所抽篇目的重点和难点;接下来,用10分钟的时候设计教学并写出教案;最后七分钟可以自己练习串两遍。

其次,怎样能快速的确定重难点呢?平时练习的时候,我们可以练习针对自己的学科找重难点,然后与教案对照看一下自己是否有遗漏的重难点,有了准确性之后,我们还要练习计时。

逐渐缩短找重难点的时间,并提高准确性。

找准重难点之后我们需要对整堂课设计教学活动,比如小组讨论、设置情境、问答法、实验法等。

再次,学习把详案转换成简案。

因为每一学科都有其特点,结合学科特点,将逐字稿式的详案,渐渐变成简案,这样做的好处良多,一是可以锻炼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二是可以锻炼考生整理思路的速度和能力。

最后,学习面对简案用我们的语言将每一部分连接起来。

面对着一份简案,怎么能用语言把它们都串起来呢?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多练习,有些句式是可以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逐渐积累的,有些句式则需要考场上的灵活应变。

当然,非常重要的还是要多加练习,每次练习的最后阶段,都要试着拿着简案将自己的试讲语言串起来,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能力。

总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中公讲师相信,各位考生只要方法正确,并且方向准确,又肯于刻苦努力,那么一定会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中公讲师解析教师资格面试辅导之如何备课备课对于一名教师来说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很多教师在繁重的教学压力下还要去进行备课,有时候时间根本就不够用,那么如何在短时间内备课呢?下面中公教师网小编帮广大考生整理了备课的几种方式,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祝愿考生顺利考试,早日一证在手!第一,根据抽到的课题的内容确定好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再以重难点为中心,围绕它们进行知识线索的建构,设置学生互动的主题,设计板书和精选练习题。

这种备课方式粗放而又细腻,简洁而又有序,能使教师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讲课内容,理清教学思路,提高了上课思维的“层次性”和“宏观化”,促进了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第二,可进行“脉络备课”,构建课堂大框架。

所谓“脉络备课”,就是以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核心,围绕主要的学习环节进行板块设计,并有明确的设计意图。

这种备课方式可以帮助教师有序地理清教学脉络,明确教学方向,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快速达成。

第三,备课中每个环节的设计要安排清楚,相互要联系紧密,一环扣一环,并且要有整体性。

备课中要思考学生可能有疑问的地方,试讲时要讲清楚“我觉得此处学生会有怎样的问题,因此我这样处理”。

第四,备课要精心设计引入课题的技巧。

所谓“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聪明的教师往往在“导入”上匠心独运,多数老师通过“激趣”、“过渡”、“启发思考”、“激发认知冲突”等手段来导入。

应试者可以发挥了解本学科前沿动态的优势,可用一个吸引眼球的画面进行导入。

第五,在备课时不要追求面面俱到。

一方面备课时间和讲课时间都是有限的,面面俱到可能耗费很多时间而没有突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另一方面,课堂是动态的,是变化的,如果备得太细,可能会束缚了手脚、局限了思维,对于突发问题不能随机应变。

因此,应试者应该积极运用、调动自己的教育机智和教学智慧进行课堂即时备课,现备现用,使模拟课堂教学成为充分展现自己激情与智慧的舞台。

第六,面试前多练习,尤其是教学经验欠缺的应试者,务必在面试之前多演练。

在较短的时间里备好课,再自己试着讲一堂二三十分钟的课(如果公告有告知多长时间就按多长时间练习),可找关系较好的朋友担任评委,然后根据讲课的效果再修改教案。

多次模拟演练之后,必能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备课、讲课技巧,面试时也就会胸有成竹,并且不会太紧张。

中公讲师解析:如何写教案试讲之前的教案应该如何完成?很多人在网络上搜索教案,弹出一大堆的东西,有些很复杂,有些又很简单。

严格意义来讲,我们写的不能算是教案,只能算是简案。

简案算是一个横空出世的词,主要是应对考试过程中,完整的教案写不完,所以才造了一个名词叫简案。

那教案和简案有什么关系呢?这是目前网络上比较流行的标配的教案。

中公讲师温双双必须提醒各位的是,这个真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我们来依次进行解释。

一、教学目标这个非常重要,下面给出了三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希望你彻底记住这三条,顺序都不要错)三条的顺序不能颠倒,内容缺一不可,因为它涉及的是新课改的理念问题。

如果你写的时候没有这三个条目,那么在考官看来,你可能是不认可新课改的理念的,这个就很严重了。

教师资格面试教案撰写策略全国教师资格面试在12月份拉开帷幕,这对于很多通过了下半年笔试的同学来讲,已经从最初的欣喜中清醒甚至紧张起来过来,因为对于很多第一次参加面试的学生来讲,并不知道面试到底是什么样的,甚至对于教案的撰写也是一头雾水。

教案撰写是面试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面试的第一块内容。

在有些考场上的考官会收上教案,边看教案边听试讲,所以教案还不得不写并且不能写得太差。

因为一般来讲教案写得好不会加分,但是写得太差会降低考官的印象,从而降低面试分。

下面中公讲师吕琴主要介绍一下教师资格面试中教案撰写策略。

一、教案组成一篇完整的教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五块部分。

当然有的教材里还有教具、课前准备等等,这些也是可以的。

但是鉴于面试备课时间只有20分钟,而教具在试讲过程中是可以呈现出来的,所以中公讲师吕琴建议大家保留五部分内容就已经足够了。

其中教学目标又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块。

教学重点包括教学的重点和教学难点,有时重难点可以是一个知识点。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体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一般包括“四部曲”,分别是导入、新授、巩固、小结作业。

板书设计是试讲知识点的总体呈现。

教学反思一般只需要写上这四个字就可以,因为具体的反思内容需要等到教学结束以后才能写。

二、教案难写部分一般来讲,一次比较成功的试讲主要是完成了教案中的教学目标、突破了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过程清晰的呈现出来了。

那么对于教案中比较难写的这几块内容详细分析一下。

首先是教学目标。

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教学的三维目标不能少写;二是书写规范,一般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行为主体为学生也可以省去,行为动词如“背诵、了解、书写……”,行为条件是指在什么样的条件下。

如“学生能在三分钟内对全班同学演说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词全文,语气的停顿和语调的变化应与该演说风格一致。

”这里表达的意识是让学生背诵课文,但是它包含了上面的所有书写要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