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政策之保护贸易政策PPT课件( 37页)
国际贸易政策之保护贸易政策PPT课件( 37页)
(三)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
五阶段
原始未开化时期 畜牧时期 农业时期
实行自由贸易, 以加速农业发展 并培育工业化基 础
农工业时期 农工商时期
需要采取保护政策, 以避免与先进国家的 竞争
实行自由贸易, 保护优惠地位
李斯特提出的保护对象的条件 :
1. 农业不需保护
2. 一国工业虽然幼稚,但在没有强有力的竞 争者时,也不需要保护。
3. 只有刚刚开始发展且有强有力的外国 竞争者的幼稚工业才需要保护。
(四)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的评价
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是积极的,其保护 的对象以将来有前途的幼稚工业为限, 他主张以保护贸易为过渡时期,而以自 由贸易为最后目的
保护的时间:李斯特提出的保护时间以 30年为最高期限。在此期限内被保护的 工业还扶植不起来时,不再予以保护, 任其自行垮台。
保护的措施:李斯特认为,保护国内工 业的重要手段是关税,通过禁止输入与 征收关税的办法来保护幼稚工业,以免 税或征收轻微进口税方式鼓励复杂机器 进口。
三、二次大战期间的超保护贸易政策
(一)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特点 1.保护的对象扩大了。超保护贸易政策不但保
护幼稚工业,而且更多地保护国内高度发展或 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 2.保护的目的变了。超保护贸易不再是培养自 由竞争的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 的垄断。 3.保护转入进攻性。以前贸易保护主义是防御 性地限制进口,超保护贸易主义是要在垄断国 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市场进行进攻性的扩 张。
早期重商主义阶段
(约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
货币差额论
英 威廉斯塔福
(即重金主义) 《对我国同胞某些控诉的评述》
措施: 1.禁止货币出口,由国家垄断所有的货币交易。
2.要求外国人来本国进行贸易时,必须将其销售 货物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货物。
晚期重商主义阶段 (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 )
贸易差额论
4.奖励人口繁殖,以扩大劳工来源,降低劳动成本。
知识窗
西欧各国为限制进口,则采取了: 1.直接禁止若干外国商品,尤其是奢侈 品的输入。 2.课征保护关税,即以高关税来限制国 外商品的进口。
知识窗
自由竞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产生背景:
正当英国为首的欧洲先进工业国完成工业革 命,开始逐步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向世界进 行扩张时,美国刚刚取得独立和统一,德国 也结束了其封建割据的局面,开始其工业化 进程。为赶上和超过先进工业国,美国和德 国于19世纪先后实行严厉的保护贸易政策, 使本国工业在英国等欧洲先进工业国的强大 压力之下得以生存并获得发展。
1.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
1.自由贸易理论“充分就业”的前提条件已不存 在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大批失业是因社会有效 需求不足引起的,只有保持一定时期内的社 会总投资总需求达到基本平衡,便可避免经 济危机和失业等现象的发生 。
2.主张贸易顺差 贸易顺差有益而逆差有害,顺差可为一国带 来黄金,扩大支付手段,降低利率,刺激物 价上涨,扩大投资,这有利于缓和国内危机 和增加就业,而贸易逆差则造成黄金外流, 物价下降,导致国内经济趋于萧条,失业人 数增加 。
知识窗
英国除采取以上的措施之外,还采取以下的做法 达到贸易出超和金银进口:
1.颁布谷物法,限制谷物进口。
2.颁布职工法,禁止技术工人离境,鼓励外国技工 引入,以促进国内工厂手工业的发展。
3.颁布航海法,规定一切输往英国的货物必须利用 英国船载运或原出口国的船只载运,一切输送到 亚洲、非洲、北美洲的货物必须使用英国和殖民 地的船只,由此来限制英国对外贸易中外国运输 业与英国运输业的竞争。
二、自由竞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
(一)保护贸易政策特点
1. 保护的阶段性 2. 保护的有选择性 3. 贸易保护政策的执行与整个国民经济、
工 业发展目标相结合 4. 贸易保护的主要措施
在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美国与德 国保护贸易理论的主要代表是美国的汉密尔 顿和德国的李斯特。
1. 以高关税和禁止进口限制国内幼稚产 业部门产品的进口。
托马斯•孟
措施 :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1. 以补贴和出口退税等措施鼓励出口。 2. 禁止重要原料的出口,但许可自由输入原料
加工后再出口。 3. 减低和免除出口税。 4. 设立特权贸易公司,实行独占性的殖民地贸
易政策。 5. 与外国签订贸易条约。
知识窗
托马斯•孟是一个大商人,做过东印度公 司的董事。由于英国运输黄金的船舶在 海中发生损失,遭到重金主义者对出口 黄金的攻击,托马斯•孟为东印度公司的 特殊利益辩护,发表了他的代表作《论 英国于东印度的贸易》,后经改写,于 1664年以《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书名出版。
(一)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特点
4.保护的阶级利益从一般的工业资产阶级 利益转向保护大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5.保护的措施多样化。保护的措施不仅有 关税,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奖出限入的 措施。
6.组成货币集团,瓜分世界市场。
(二)凯恩斯的超保护1.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 2.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
第二节 保护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从重商主义时期开始, 完成于19世纪美国的汉密尔顿与德国李斯特 的保护幼稚工业论。
一、重商主义保护贸易政策
重商主义是15-17世纪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 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 系。
早期重商主义阶段
重商主义发展 的两个阶段
晚期重商主义阶段
李斯特是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的著名经济学家和 社会活动家,是德国关税政策的首创者,他的理 论是在反对自由贸易政策基础上受汉密尔顿启发 而形成的,但比汉密尔顿的理论深刻、系统,其 主要代表作是184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 体系》。
(二)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理论
强调发展工业的重要性,主张必须实行保护政 策,推行保护关税,把关税作为保护工业发展 的重要手段,这一主张对美国工业进一步发展 产生了重大影响。
2. 以低关税和免税鼓励复杂机器设备、 原材料等国内无法生产但急需的商品 进口。
3. 向私营工业发放政府信用贷款、津贴、 奖金等为其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
知识窗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是美国独立运动时期的政治 家经济学家,美国独立后首任财政部长。他于 1791年发表了《关于制造业问题报告》和《奖励 和保护工业报告》,这些报告被视为保护贸易理 论的经典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