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

最新初中地理 陆地和海洋

一、陆地和海洋选择题1.(江西)读亚洲略图(图2),完成小题。

(1)甲是()A. 大分水岭B. 阿尔卑斯山脉C. 乌拉尔山脉D. 大高加索山脉(2)乙河流()A. 结冰期长B. 全流域气候干早C. 属太平洋水系D. 由西北流向东南(3)丙地区盛产()A. 天然橡胶B. 青稞C. 苹果、葡萄D. 羊毛、牛肉【答案】(1)C(2)D(3)A【解析】【分析】(1)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

读图可知,图中甲是乌拉尔山脉,位于东欧平原与西西伯利亚平原之间,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2)读图可知,乙河流在低纬度的南亚地区,无结冰期,全流域气候湿润,属印度洋水系,由西北流向东南。

(3)读图可知,丙地区为东南亚,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水稻,稻米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也是传统的出口产品;青稞是青藏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苹果、葡萄是温带水果,东南亚畜牧业不发达。

2. 2019年4月10日21时,美国、中国、智利、比利时、丹麦和日本等国同时发布人类首张黑洞照片。

据图2EHT (事件视界望远镜)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黑洞照片分别以英语、汉语、西班牙语、丹麦语和日语发布,其中在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分别是()A. 西班牙语、日语B. 英语、汉语C. 英语、西班牙语D. 汉语、英语(2)黑洞照片是由分布在全球的八座射电望远镜虚拟出一个地球大小的“事件视界望远镜”捕获的。

对图中望远镜的位置,描述错误的是()A. aef 所处位置地壳不稳定B. b位于欧洲大陆上C. c所处的纬度位置最高D. d位于大西洋中的岛屿上【答案】(1)B(2)D【解析】【分析】(1)在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选项B正确。

(2)根据图中的海陆轮廓线形状可以判断,aef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所处位置地壳不稳定选项A正确。

b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上,属于欧洲的大陆部分,选项B正确。

c所处的位置是南极点,在图中所有望远镜中,纬度位置最高,选项C正确。

d 位于太平洋中的岛屿上,而不是大西洋,选项D描述错误,符合题意。

选D。

【点评】(1)汉语主要分布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新加坡、蒙古、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老挝、朝鲜、韩国、日本、美国西部州和夏威夷州等国家和地区。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会说汉语的人大约有16亿,居世界人口数量使用语言第一,使用广泛度居世界第二(英语广泛度第一,有5000多万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汉语是联合国承认的官方六大的工作语言之一。

(2)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它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

大西洋是地球上第二大洋,位于欧洲、非洲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

印度洋是世界的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

北冰洋是世界最小最浅又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位于地球最北端,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

3.下图为“东半球海陆轮廓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三大洲中面积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A. a-b-cB. a-c-bC. c-a-bD. c-b-a(2)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表是三分海洋,七分陆地B. 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C. 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D.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都是以陆地为主【答案】(1)B(2)B【解析】【分析】(1)由图可以看出,图中a、b、c三大洲分别是亚洲、欧洲和非洲,从面积大小看,a表示的亚洲面积最大,其次是c表示的非洲,第三是b表示的欧洲,故选B。

(2)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地球表面“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任何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故选B。

【点评】(1)全球共划分成七个大洲。

它们恰似美丽的七巧板,相互组合,巧妙搭配,共同组建了地球上的陆地。

按其面积大小依次划分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世界大洋水体相互连通,共有四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地球表面是由陆地和海洋构成的,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南极大陆。

4.下图为“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地中相对最不易发生地震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2)下列板块中绝大部分位于海洋的是()A. 非洲板块B. 印度洋板块C. 太平洋板块D. 美洲板块(3)某班级开展“汶川十年,防震减灾”知识宣讲活动,下列宣传说法正确的是()A. 地震发生时应争先恐后,逃命要紧B. 地震时应乘坐电梯迅速离开C. 地震时应撤离到相对空旷地带D. 地震被困后躲在卫生间墙角【答案】(1)D(2)C(3)C【解析】【分析】(1)地球是由六大板块构成,在板块与板块之间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而在板块内部则比较稳定,图中①、②、③、④地中相对最不易发生地震的是位于板块内部的④,故选D。

(2)以上四个板块中,绝大部分位于海洋的是太平洋板块,该板块除一些小岛屿外,其余全部是海洋,故选C。

(3)关于以上知识宣传活动的说法,地震发生时要有秩序地撤离,以免踩蹋;地震时千万不能乘坐电梯离开;地震时应撤离到相对空旷地带;地震被困后尽量躲在卫生间有水源的地方,故选C。

【点评】(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

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

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2)太平洋板块是目前所划分的全球板块之一,主体位于太平洋中,是一个主要由大洋地壳构成的板块。

东界为圣安德烈斯转换断层,与北美板块等相接;西界为马里亚纳深海沟,与菲律宾海板块汇聚。

地震资料研究表明,太平洋板块仍在继续扩张,并向东西两侧俯冲,形成了当前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带和地震带之一。

(3)地震时应不要惊慌,要迅速撤到空旷地;如果来不及离开房屋时,则要迅速进入到厕所、厨房或墙角位置,或马上找支撑物躲避,如桌子、床等,应两手抱头躲到墙角;如果被埋在废墟中不能自行脱险时,尽可能挪开脸、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冷静等待救援;在室外,马上蹲下或趴下,避开高大建筑物;高层建筑中的人不能乘电梯,要尽快逃离,应迅速关闭电源、燃气。

5.印度尼西亚人口众多,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2018年9月28日,苏拉威西省发生7.4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

下图为印度尼西亚附近板块分布圈。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小题。

(1)该国多火山地震是因为()A. 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B. 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C. 美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D. 美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2)火山喷发可能会引发巨大灾害,但印度尼西亚有一个怪现象,有人宁愿搬到火山口附近去居住,其主要原因是()A. 气候适官,适合居住B. 耕地缺乏,火山灰上壤肥沃C. 火山美观,利于冒险D. 风景优美,便于观看(3)该地震发生时,正在海边小木屋度假休闲的某游客自我保护措施得当的是()A. 迅速躲到大树下B. 紧闭大门,等待救援C. 驾驶豪华游艇逃生D. 撤离到空旷的高地,蹲下来【答案】(1)A(2)B(3)D【解析】【分析】(1)根据板块的分布可知,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所以多火山地震。

(2)印度尼西亚地形崎岖,多山地丘陵,耕地面积小,火山附近非常危险,但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山灰,是很肥沃的土壤。

所以吸引着很多人来耕作。

(3)在海边发生地震,容易引发海啸,所以除了防止重物砸伤外,还要预防海啸。

迅速躲到大树下、紧闭大门,等待救援、驾驶豪华游艇逃生都不能有效逃生;撤离到空旷的高地,蹲下来,既能预防地震带来的伤害,又能有效预防海啸的伤害。

故答案为:(1)A;(2)B;(3)D;【点评】(1)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

世界上主要有两大火山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二是喜马拉雅山-地中海火山地震带。

火山爆发虽然带来危害,但火山灰却是极好的天然肥料,它含有多种农作物所需的养分。

(2)地震逃生法则:①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②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③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④将门打开,确保出口⑤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⑥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6.据英国《卫报》报道,2016年发生的7.8级凯库拉大地震,不仅使新西兰一些地区的地表上升了8米,而且把新西兰的南岛、北岛拉近了5米,研究人员称,南岛向北移的趋势还将持续数年。

读图,回答问题。

(1)新西兰一些地区的地表上升以及南岛和北岛距离拉近,主要是由于()A. 人类活动B. 海平面上升C. 地壳运动D. 地球自转(2)图中序号①、②代表的板块分别为()A.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B. 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C. 澳大利亚板块、太平洋板块D. 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答案】(1)C(2)B【解析】【分析】(1)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读图可知,新西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

新西兰一些地区的地表上升以及南岛和北岛距离拉近,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造成的。

故答案为:C。

(2)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从图中看出,A是印度洋板块,B是太平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故答案为:B。

【点评】(1)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大陆和大陆板块相撞,形成高耸的高山和高原;大陆和大洋板块相撞,在大陆边缘形成山脉,高原,岛弧,而海陆交界处形成海沟。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和转换断层,以及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和造山带、地缝合线等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

全球的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

7.2018年,全球共发生六级以上地震119次,最大地震是8月19日在斐济群岛地区发生的8.1级地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