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

抗日战争的胜利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二段六步”导学案
(2)为什么诗人说“南京城改作靶场”?
(3)1945年“我”回到了上海,妈妈又给我买了汽车和小人。

请你想一想,中国能够收复失地的原因有哪些?
(4)回望那一场战争,胡锦涛总书记说:“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
*【探究问题二】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中苏友好协会举办了一次酒会,邀请
国共双方代表及各报社记者参加。

席间,一位国民党方面的记者说:“我出个谜语给大家猜。

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谜底是‘我国古代一人名’。

”结果出现了几个谜底:“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共工”。

请你结合史实,分别对上述谜底予以解释。

屈原
苏武——
蒋干——
毛遂——
共工——




梁庄初中2015年
八年级历史导学测评学案
课题:编制人:审核人:
●基础题——初显身手
1)背景:德国法西斯战败投降;美国在太平洋对日本发起猛攻,进逼日本本土;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和中国军民的打击下,日本法西斯加速走向灭亡。

(2)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3)意义:①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捍卫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

②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空前地提高了中国的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目的:争取的最后胜利;在抗战胜利后,建设一个、自由、、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2)时间、地点:1945年4月至6月,。

(3)内容:毛泽东作了的政治报告;制定了;通过了新党章,把作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了以为主席的新中央委员会。

(4)意义:①这次大会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制定了,使全党在的旗帜下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形成了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

②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能力题——挑战自我
【探究问题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卢沟桥被绑架了/万里长城被列为战利品/作为献给岛国皇妃的项链,南京城改作靶场/划为占领者的猎区。


——张志民《以卢沟桥的名义》(节选)材料二“我有一只玩具箱,丢在上海太同坊。

飞机汽车件件有,还有娃娃和小床……可恨口口鬼子兵,八月十三响炮声……几时收复失地回上海,妈妈再给我买个汽车和小人?”
——《失去了的玩具箱》(1)根据材料一分析,卢沟桥被谁“绑架”了?在哪一年“被绑袈”的?
(2)为什么诗人说“南京城改作靶场”?
(3)1945年“我”回到了上海,妈妈又给我买了汽车和小人。

请你想一想,中国能够收复失地的原因有哪些?
(4)回望那一场战争,胡锦涛总书记说:“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怎样理解这句话
*【探究问题二】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中苏友好协会举办了一次酒会,邀请国共双方代表及各报社记者参加。

席间,一位国民党方面的记者说:“我出个谜语给大家猜。

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谜底是‘我国古代一人名’。

”结果出现了几个谜底:“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共工”。

请你结合史实,分别对上述谜底予以解释。

屈原——
苏武——
蒋干——
毛遂——
共工——
●拓展题——勇攀高峰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拓展题——勇攀高峰
导学测评课上课步骤: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互查,及时纠错。

3、交流展示,总结方法,反思提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