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内部审计程序与方法(精)
第二章内部审计程序与方法(精)
5
6 7 8
单位的规模
资产的流动性 重要人员的变动 业务的复杂性
经济环境恶化
业务的复杂性 重要人员的变动 会计系统的近期变动
业务的复杂性
资产的流动性 单位的规模 经济环境恶化
9
10
快速的增长
政府法规
快速的增长
管理人员对完成目标的 压力
重要人员的变动
快速的增长
emailyxy@
排序的方法
emailyxy@
一、选定并通知被审计公司
选择被审者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是风险。风险越大,越需要 管理当局给予重视和关注。审计项目的时间安排通常以风 险评价为基础,优先安排审计风险高的项目。通常的步骤 有4个:
制定选择策略 识别潜在对象 按风险排序 确定被审计者
emailyxy@
emailyxy@
影响选择的因素
没有一种因素可以单独作为选择被审计者的理想策略,通 常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与风险导向原则,并考虑多数因素。 1、应服从公司总体发展战略 2、变化的即是不稳定的,所以我们关注 3、企业所暴露的问题,即可能亏损的地方 4、审计资源 5、以前的审计情况和时间 6、审计计划的周密安排
emailyxy@
(三)确定被审计对象
根据风险总分值的排序结果,考虑其他素(如管理部门 的意见、董事会要求、审计组织的时间等),最后确定被 审计对象。
emailyxy@
思考题1
管理人员最近注意到某部门开支增加,利润降低,要求内 部审计部门进行经营审计。管理人员希望该项工作尽快完 成,并要求内审部门尽快投入一切可能的资源。但内审部 认为时间上有冲突,因为审计部门正忙于审计委员会下达 的一个重要的合法性审计任务。在决定应先进行哪一项审 计任务时,审计师应进行哪些风险评估工作来判断审计的 先后顺序? 在决定是否将现有的审计资源从正在进行的合法性审计转 移到管理人员所要求的经营审计时,下述哪些情况最不重 要?①一年前外部审计师对该部门进行过财务审计;②与 合法性审计有关的潜在错弊;③该部门的去年费用增加; ④与合法性审计有关的潜在的重大违规罚款可能性。 emailyxy@
emailyxy@
二、四个阶段的内审工作
(一)审计计划阶段 1、选定被审计公司 2、初步编制内审计划排 3、初步调查与风险评估 4、计划及选定内部审计方法 (二)审计实施阶段 5、按程序进行内部审计 6、内部审计小组总结初步结果 (三)审计报告阶段 7、编制内部审计报告草稿并与被审计公司交流意见 8、向控股公司负责人及其授权人呈交审计报告 9、审计信息数据管理 (四)跟踪审计阶段 emailyxy@
学习要点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能够: ★了解内部审计的基本程序 ★掌握内部审计计划的编制 ★掌握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路 ★了解与被审计单位沟通的意义
emailyxy@
第一节 内部审计程序概述
emailyxy@
一、内部审计程序
内部审计的审计过程与外部审计的审计过程不完全相同。 由于内部审计侧重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的检查和评价, 目的在于督促和帮助被中计单位堵塞管理漏洞,完善控 制,防范风险,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效果和经济性; 而且企业管理当局非常关心审计之后的变化,关心被审 计单位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所采取的纠正行动及其结果, 因此,内部审计有必要重视后续审计工作,将其成为一 个单独的阶段。所以,内部审计工作应该包括四个阶段: 审计计划 审计实施 审计报告 后续审计
风险评估案例
各行业的前10种最主要的风险因素(德勤统计数据)
次序 1
银行/保险业/证券 内部控制的质量
制造业 内部控制的质量
其他 内部控制的质量
2
3 4
管理人员的能力
管理人员的能力
管理人员的能力
管理人员的正直程度 会计系统的近期变动
管理人员的正直程度 管理人员的正直程度 会计系统的近期变动 单位的规模
排 序
……
emailyxy@
排列潜在的被审计者的审计次序
审计师在考虑审计的先后次序时要考虑以下七个因素: 1、上一次审计的日期和结果 2、涉及的金额 3、潜在的损失和风险 4、管理层的要求 5、经营环境、经营方针、业务和内部控制的重大变化 6、获取经营效益的机会 7、审计人员的变动及能力
emailyxy@
(二)识别潜在被审计对象
选择被审计对象的基本方法有三种: 一是系统选择法,即由审计部门通过系统地分析风险, 编制年度审计工作计划表,在表上列出当年拟实施的 审计项目; 二是示警事项法,也是计划外的审计事项,即管理层 或是内审人员通过判断,从工作实际出发,发现急需 关注和处理的问题,从而替代系统选择,实施计划外 的异常事项的审计。比如,公司突然接到了一张金额 巨大的账单,要求迅速归还货款,但公司竟然没有入 账。这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必须进行审计。 三是应管理当局的要求。从外部获取信息需要进行内 部审计。 emailyxy@
可以按四个步骤: 第一步,挑选出5种对被审计者来说最重要的风险因素; 第二步,给每个被审计的这5种风险因素逐一评分; 第三步,加总“风险分值”; 第四步,按风险值排序,确定被审计对象。 规 模
被审计 内部 管理者 管理者 对象 控制 的能力 的品德
生产 营销 采购
经济 环境
风险 总分
(一)制定选择策略
被审计者的地理位置(特别是对经营活动进行审计时) 被审计者的总价值 业务或流程的复杂程度 审计部门可用的人力资源 管理部门对不同经营活动、业务或流程的关注程度 职能部门(生产、营销、财务、后勤、管理等) 业务循环(特别是对财务控制进行审计时) 按项目或决策中心(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
三、内部审计程序图
选定被审计公司 初步制定审计计划
有
是否有重大遗漏
无
初步调查评估风险
计划及选定审计方法 按计划进行审计
草拟报告并与被审计单位交流
有
有无重大不一致
无
审计稽查部内部审核
否
形成初步审计结论与建议
是否符合宗旨
是
呈交审计报告
信息数据管理
跟踪审计
emailyxy@
第二节 计划审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