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绪论硕」论文
1.3.3制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制动系统基本工作原理可以用图1.3.2所示的简单的液压制动系统工作原理示意
图来说明。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通过主缸推杆推动主缸活塞,使得制动主缸内部的制动液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流入制动轮缸,制动轮缸内部的
液压迫使摩制动器的擦衬片与制动盘接触,从而产生一个阻碍车轮旋转的摩擦力矩,
同时在车轮与路面的附着力作用下,产生了阻碍车轮运动的外力,此外力称之为地而
制动力。
车轮在制动器与路面的双重作用下,最终使得汽车减速甚至停车。
摩擦衬片
制动踏板
制动盘
图1.3.2液压制动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1.3.4汽车制动性能评价
汽车的制动性能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价「`2】:
(1)制动效能
汽车的制动效能是指汽车迅速减速直至停车的能力,主要的评价指标是汽车的制
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制动距离将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同时制动距离又取决于制动减速度,所以对汽车制动系统设计的关键是在路面附着条件下,尽可能的提
高汽车的制动减速度。
(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是指汽车在高速行驶或者长时间连续制动的情况下,制动效能
保持的程度,主要表现在制动器的抗热率性和抗水衰性。
制动器在制动过程中,由于
摩擦作用温度将升高,在长时间的高温下,制动器的摩擦力矩通常会显著的下降;汽
车在涉水行驶时,水进入了制动器后,短时间内制动器的效能也会发生显著的降低。
(3)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制动时一的方向稳定性是指汽车在制动过程中,不发生制动跑偏、侧滑以及失去转
向能力的性能。
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与汽车前、后轴间制动力分配有着密切的关4
硕士论文汽车制动系统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
本世纪开始逐步发展,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汽车的制动系统完全依赖于电力进行传递,使得汽车的制动系统越来越智能化。
因此,汽车制动技术和制动器产品将会是未
来汽车电子技术应用领域中的重要发展目标。
1.3.2制动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制动系统是由制动器和制动驱动机构组成t`。
l。
其中制动器是基于材料的摩擦理论而产生阻碍车轮运动或者运动趋势的力的部件,有鼓式和盘式之分。
制动系统的控制机构是为了提供汽车所需的制动力而进行供能、控制、传动、调节制动能量的部件, 具体包括了助力器、制动踏板、制动主缸、制动轮缸、压力调节阀等。
典型的液压制动系统组成如图1.3.1所示
l`纂巍
1一前制动盘,2一前制动盘总成,3一右前制动管路,4一制动主缸,5一压力调节阀,
6一左前制动赶路,7一制度真空助力器,8一驻车制动操纵杆,9一后制动管路,
10一驻车制动拉丝,11一后制动器总成
图1.3.1制动系统基本结构组成
制动系统按照制动能量传输方式,可分为:机械式、液压式、气压式、电磁式。
按照制动系统的功用,又可分为:行车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应急制动系统以及
辅助制动系统。
汽车制动系统至少配备两套独立的制动装置,即行车制动系统和驻车制动系统
【`']。
行车制动用于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强制性的减速或者停车,并且使汽车在下坡时能够保持适当的车速;驻车制动系统用于使汽车能够可靠且无时间限制的停驻在某个位置甚至斜坡上,为了避免发生潜在的故障,驻车制动系统一般采用机械式驱动机构。
1.3汽车制动系统概述
1.3.1汽车制动技术的发展
回顾汽车制动技术的发展历史,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9l。
第一个阶段是机械式制
动,这个阶段汽车的主要特点是质量小、速度慢,对制动力要求不高,依靠纯机械式
制动系统便足以满足制动要求。
第二个阶段是压力制动,包括了液压制动和气压制动, 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汽车质量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对制动系统的要求也越来
越高,所以必须借助于相关的助力器装置,通过制动液或者气体传递制动压力。
在此
阶段还出现了电子制动系统如ABS等。
制动系统的第三个阶段是线控阶段,大约从顿卜论文汽车制动系统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
系,因此在进行制动系统设计时,对制动力要进行合理分配,应尽量避免后轮比前轮
先抱死的工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