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三篇

谈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三篇

谈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篇一(一)新中国从落后农业国起步,达到比较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并逐步成为发展中的经济大国。

从1949 年到1978 年,中国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逐步改变了历史遗留下来的技术落后、畸形发展的工业状况,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布局走向合理的格局,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大增加,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较好的物质技术基础。

(二)新中国成立头29 年,值得肯定的是,我国在60 年代先后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氢弹,发射了人造卫星,奠定了我国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和作为世界大国地位的基础。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1978 年国民生产总值中国处于世界第10 位,2008 年提升到第3 位。

(四)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五)围绕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比如,所有制的改革给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带来无限活力。

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打破单一公有制,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从而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调动了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出巨大财富。

(六)为了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从1978 年起我国即实行逐步开放,在逐步开放中推动了国内市场的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对外开放,开放的格局从沿海到内陆,从四个小地方到遍及直辖市、省会市,从极少数量的居民点到覆盖13 亿各族人民,对我国建立统一开放的国内市场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七)为了推进中国经济发展,为了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党中央从对外开放总方针出发,从80 年代中期起为入世进行了长达15 年的谈判,终于在2001 年11 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员。

入世是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大标志。

国外有人评价,中国在入世后的5 年,走完了西方历经几百年的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的道路。

(八)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加强,国际影响日益扩大。

60 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国际影响日益扩大。

建国之初,就得到苏联和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的承认。

印度、缅甸、瑞典、瑞士等国同我建交;英国也很早承认了新中国。

日内瓦会议休会期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尼赫鲁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倡议将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并强调也应成为指导中印两国同世界各国相互关系的原则。

此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为很多国家所接受,成为指导国际关系的普遍准则,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20 世纪50 年代中期到60 年代中期,中国周边的国际局势趋向缓和。

一方面同大批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古巴建立了外交关系;另一方面发展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如努力发展中日两国人民的交往和友谊,1964 年中法建交也成为打开外交局面的一大成果。

1971 年10 月25 日,第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经过多方面努力,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 年成功访华,中美双方签订《中美联合公报》,这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对国际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1972 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70 年代中国外交工作取得的另一个显著成就,是建立和发展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地区、西亚以及大洋洲的一大批国家同中国建交,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1979 年1 月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稳步发展。

1989 年5 月中苏关系正常化,同日本、西欧和东欧各国的务实合作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妥善处理同东南亚国家的历史遗留问题,提出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方针,同印度恢复高级互访和边界谈判。

推动了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务实合作,提出了“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经济合作四原则。

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作用,扩大了国际影响。

首先打破90 年代初的西方“制裁”,推动同各大国建立面向21 世纪的新型合作关系。

1996 年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7 年中美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1998 年中国与欧盟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与日本建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1997 年中国与东盟确定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在同中亚五国建交后,2001 年与俄罗斯共同推动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我国还与绝大多数陆地邻国谈判解决了边界问题。

广泛参加国际事务,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并及时援助有关国家,赢得广泛赞誉。

扩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949 年(己丑年)10 月1 日成立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国徽内容包括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首都北京,省级行政区划为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2 个特别行政区,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由56 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汉族占总人口的91.51% 。

新中国成立后,随即开展经济恢复与建设,1953 年开始三大改造,到1956 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探索阶段。

文化大革命之后开始改革开放,逐步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面积约960 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1.8 万多千米,岛屿岸线1.4 万多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 多万平方千米。

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 多个,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35798 平方千米。

陆地同14 国接壤,与6 国海上相邻。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世界国土面积第三大的国家,世界第一大人口国,与英、法、美、俄并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世界第一大钢铁生产国和世界第一大农业国,世界第一大粮食总产量国以及世界上经济成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第二大吸引外资国,还是世界许多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被认为是潜在超级大国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最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人文景点,是世界旅游大国之一。

篇二1953-1956 年三大改造1953-1957 年一五计划1964.10.16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1967.6.17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1970.4.24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1978.12.8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农村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1997 香港回归1999 澳门回归2001 加入世贸,申奥成功2008 奥运会2003 神舟5 号中国暂居为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8%-9.5%/ 年)中国占据世界人口数目的第一位, 共12.95 亿人(2000 年人口普查) ,土地面积占第三位全世界10 个最高的建筑物有6 个位于中国,包括最高的“ 台北101 大厦” (目前建筑高度超过台北101 的建筑在上海仍未完工)。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一员中国拥有全世界士兵数目最多的军队中国是全世界三个拥有可以生产载人太空飞船技术的其中一个中国拥有1.32 亿网民(2006 年底), 暂居世界第二位中文博客现有2080 万个(2006 年底), 居世界首位中国现有移动电话4.2 亿户(2006 年底), 居世界首位中国体育代表团在2004 年的雅典[url/] 奥运会上,夺得32 块金牌,位居奖牌榜第二位2008 年奥运会将在中国举行2040 年中国将步入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消除贫困军事战争上:七次战役基本全胜。

对越、对苏、对印、对美等。

军事科技上:核弹爆炸成功、火箭卫星上天、神6 上天、龙芯的开发研制等等。

其余科技上:很多华裔获得诺贝尔奖,中国科学家在某些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水平领先世界,但基础科技水平还是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

政治地位上:联合国五大常委之一,随着国力的壮大,中国在国际上地位也越来越高。

经济上: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渐渐地使全国人民都富裕起来(还没有最终完成)。

社会文化上: 虽然教育体制不对,但比建国前水平高了不知多少倍,各种文艺水平越办越高,渐渐地在国际上站稳脚跟。

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

世博会也在中国举办。

影视文化上:这个我就不用多说了吧,国内影视制作水平的提高有目共睹啊,10 年前哪儿有这么多丰富的电视节目可看呢?艺术水平也在提高。

民间艺术也在保护。

体育上:中国的成就太辉煌了,已经连续几届人类奥运会名列前三甲了,中国的优势项目称霸全人类。

最近的刘翔、姚明还有冰上项目更是牛比,在全世界都有巨大影响力。

逐渐举办世界级别各大体育赛事:奥运会、F1 、亚洲会等等非常多。

疆土上:收复香港、澳门。

民族自信心上:随着国力的壮大,人民也越来越富裕,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讲究。

但最近极端排外的民族主义有抬头现象,不理智的愤青也对社会产生一定民族情绪的影响。

这都对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不利。

我们现在还不能有浓重的民族主义。

时机未到。

政治体制上:总的来说也在进步。

总的说来,就这些方面,但政治体制上还是很不完善,腐败现象严重。

执政党也在努力地做到民主。

相信国力的的增强,我们中国未来会更好篇三中国于1964 年10 月首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 964 年10 月16 日1500 时,中国首枚原子弹以塔爆方式试爆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五个核国家。

这次核试耗资2 亿美圆,动员超过1800 名科学家和工程师,核试的效应物有飞机、战车、自走炮、榴炮、无线电台、舰桥、地雷、工事、动物、医药、食品、燃油、海水等8 类共21 项,置于距离爆炸中心200 至300 公尺范围内。

测试仪器有1000 多台,95% 以上为国产,在自动控制系统指挥下,于十多秒内自行启动,97% 的测试仪器记录准确,实验的综合成功率达90% 以上。

试爆后取自远区的冲击波气压上升值,换算出来只有千吨当量,离设计值太远,顿时令众人惊的目瞪口呆。

当采用不受气象条件影响的正压作用读出比较准确的当量数值时,参与人员才如释重负。

试爆一小时后,签下遗书的空军飞行员以IL-12 携带取样器飞入放射性尘屑中…… 一个月后,仔细计算后获得准确的当量值是22000 吨TNT ,但美国取样分析的结果至今仍错误的维持是19000 吨TNT 。

中国于2008 年在北京举行奥运会(于2008 年8 月8 日至8 月24 日举行)和残奥会(于2008 年9 月6 日至9 月17 日举行),并以51 金、21 银、28 铜首次位列奥运会金牌榜首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