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氯化磷工艺规程

三氯化磷工艺规程

三氯化磷生产工艺资料
一、产品及工艺流程介绍
1、产品的理化性质、用途及标准
产品名称:三氯化磷分子式:PCl3 分子量:137.4
三氯化磷是无色透明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熔点-112℃,沸点76℃,比重D4201.574。

溶于苯、乙醚、二硫化碳、四氯化碳。

露于潮湿空气中能水解成亚磷酸和氯化氢,产生白烟而变质。

遇乙醇和水起分解反应,遇氧生成氧氯化磷。

用途:三氯化磷主要用于合成有机农药、亚磷酸及酯类、氯化剂、催化剂、溶剂等。

包装:专用贮槽
2、生产工艺及流程简述
三氯化磷量以黄磷和氯气为原料,在沸腾的三氯化磷母液中反应而制得。

全成的三氯化磷经洗磷,冷凝即得成品。

反应原理为:
P4 +6Cl2 PCl3母液4PCl3
流程简述:在氯化锅内放入5000Kg三氯化磷母液及310Kg黄磷作底磷,加热至三氯化磷沸腾,按磷氯配比由黄磷计量槽向氯化锅内加入熔融黄磷,并通入氯气,即反应生成三氯化磷。

三氯化磷靠反应生成的热量汽化并进入洗磷塔,洗去大部分游离磷后进入冷凝器冷凝,冷凝下来的三氯化磷一部分作为回流液,流入洗磷塔,另一部分流入三氯化磷计量槽。

二、原料理化性质及规格
1、黄磷分子式:P4 分子量:123.90
外观淡黄色的透明蜡状结晶固体,在暗外发磷光,剧毒,其分子结构在500℃以下为P4 ,800℃以上开始离解为P2和P,露点180.7℃(以P4蒸汽和CO的混合物中,P4蒸汽占总体积的1/11计)。

固态比重1.83,液态比重1.745,溶点44.1℃,沸点280℃,燃点34℃,局部摩擦即发生燃烧,在空气中能自燃,运输和存贮须置于水下,与空气隔绝。

不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和甘油,易溶于乙醚、苯、二硫化碳。

黄磷主要用于合成农药、赤磷、磷酸及磷的化合物。

质量符合GB7816-87标准磷含量大于99.90%
2、液氯分子式:Cl2 分子量:70.9
黄绿色液体,比重1.4685(0℃),1.557(-34.6℃),熔点-103℃,沸点-34.6℃,氯气临界温度143.9℃,临界压力76.1大气压,储于耐压钢瓶中。

质量符合GB5138-85标准含量大于99.6%
三、工艺控制指标及消耗定额
四、岗位操作法
1、新设备开及清锅后开车的准备工作
(1)做好投料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认设备、阀门、仪表、水、电、汽
正常完好,与三氯化磷直接接触的设备及管道干燥无存水、漏水现象。

(2)按规定量向氯化锅加入三氯化磷母液,并开夹套蒸汽加热,当氯化
锅气温升至50℃左右时开冷凝器喷淋水,在升温过程中仔细检查系统所
有直接接触三氯化磷的管道、阀门有无泄漏现象。

若无泄漏则加热至回
流,若有泄漏则停车处理。

(3)开热水槽及输磷管道蒸汽阀门,持热水槽水温升至60-80℃后,打
开黄磷计量槽溢流阀,用液下泵把熔融黄磷打入黄磷计量槽至规定刻度。

打好磷后立即关闭计量槽输磷阀门,以防倒吸,而后关闭溢流阀。

(4)开启热水高位槽进水阀,待溢流管有热水溢流出来时关闭进水阀,
打开转子流量计进水阀和出水阀及黄磷计量槽输磷阀,调节好热水流量
向氯化锅内压入规定量的底磷。

压磷完毕,即关闭计量槽输磷阀和打开
计量槽溢流阀。

2、正常生产时操作
(1)开氯锅夹套蒸汽,使锅内三氯化磷加热到回流,准备正常生产操作。

(2)开黄磷计量槽加磷阀,向锅内按规定加入生产磷。

每次加完磷后,
马上关闭加磷阀。

(3)开液氯汽化器蒸汽阀,当热水温度升至50-60℃时,然后缓慢开启
液氯钢瓶角阀,用10%氨水作试漏检查,所有通氯管道及阀门不漏后方
可正常通氯。

(4)通氯时要密切注意氯气缓冲器的压力变化,严格控制其压力在工艺
指标范围内。

然后开氯化锅通氯阀及夹套冷却水。

(5)生产中应保持磷、氯比例的协调,并密切注意加磷时氯化锅内压力
的变化。

(6)反应产生的三氯化磷气体经洗磷塔洗涤后进入冷凝器冷凝。

冷凝后
的三氯化磷液体一部分流入氯化锅,一部分放入三氯化磷计量槽。

出料
过程中应注意氯化锅的液位,防止干锅和满锅,一般每批出料量为1350
Kg,通氯量为1060 Kg。

(7)正常生产时每星期测底磷一次。

及时[补充或减少生产磷,保证有
足够的底磷。

3、清锅操作
(1)咬底磷。

用铁棒测出底磷存量,主算出所需氯气的大约用量,照正
常生产通氯,当料温下降1-2℃,锅内压力稍有下降,回流减少时,可认
为底磷已咬完,可停止通氯。

(2)蒸料。

开启氯化锅夹套蒸汽闪阀门,蒸出全部三氯化磷至计量槽,
作为下次开车的母液。

蒸料至一定量后,可适当开启真空泵,用真空来
带动抽料,确保蒸料干净。

(3)水解。

将氯化锅与洗磷塔完全断开,并与真空系统接好。

水解前先
用真空抽走氯化锅内残存三氯化磷气体,直至氯化锅上负压恒定显示一
小时左右。

然后开始向氯化锅内缓慢加水水解,水解时应密切注意氯化
锅上负压变化,根据负压变化情况来调节加水量的大小。

直至氯化锅内
无压力变化为止,最后把水放满清洗。

(4)中和。

向氯化锅内投入片碱与水解后产生的亚磷酸中和,直至锅内
溶液PH值为7-8范围。

然后对氯化锅进行蒸汽保温,保温温度50-60℃,以防磷酸盐结晶。

(5)排渣。

打开氯化锅底阀,排出锅内废渣。

再用热水冲洗锅壁几次,
排除积水后,用蒸汽把锅蒸干,并检查锅内有无损坏。

五、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1、本工段使用的原料均为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毒性,所有设备管道应消灭跑、
冒、滴、漏现象,发现故障苗头及时处理,上岗人员恢必须穿戴好防护
用品。

2、三氯化磷遇水剧烈分解甚至会引起燃烧爆炸,任何情况下都要防止水进
入氯化锅、三氯化磷冷凝器、贮槽及接触三氯化磷的管道。

3、三氯化磷或黄磷灼伤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就医。

4、液氯钢瓶应按液氯钢瓶的有关使用规则,严禁日晒及用热水、蒸汽直接
淋钢瓶。

5、氯化锅防爆膜应采用专业厂家生产的防爆膜。

六、不正常情况及事故处理
1、突然停水、停电、停汽时,应先停止通氯,然后妥善停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