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与反思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与反思



全文从19200多字减少到14800多字,更简练!
二、修订的基本过程

(一)修订组的构成与工作机制



2007年,教育部组织成立了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组: 召集人: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教授、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杨力研究员 首都师大博士生导师、原课标组长尹少淳教授 成员: 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钱初熹教授 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胡知凡教授 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奚传绩教授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教育》原主编陈通顺教授 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副秘书长侯令特级教师 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欧京海编审 北京市光明小学校长廖文胜特级教师。
二、修订的基本过程

(二)修订的主要程序和工作进程

1.调研情况
(1)修订组的调情况

修订组成员分别于 2007年在北京市海淀区和延庆县、江苏省南 京市、浙江省杭州市举行了座谈会,征求对美术课程标准的意 见。 修订组全体成员还专程赴重庆市区、忠县和梁平县进行调研。 修订组部分成员利用做课题的机会,在云南剑川县向白族、纳 西族、傣族、基诺族、藏族的美术教师征求了意见。
二、修订的基本过程

b.2010年的调查结果

2010 年,教育部针对 2010 年 8 月完成的《标准(修订稿)》, 向主要的实验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大学的课程发展 中心、教材出版社进行了调查: 省(自治区、直辖市)—— 天津、重庆、甘肃、湖北、山西、 浙江、广东、海南、湖南、辽宁、山东、陕西、新疆、云南、 青海、黑龙江等; 实验区——黑龙江省宁安市、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湖南省株 洲市、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重庆市綦江县等;
一、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

(二)整体思路





1.保持原有的基本理念和学习领域,以调整、充实和 完善为主,不进行大的改动。 2.以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教学实际作为修订工作的起 点。 3.追求国际水平与体现中国特色相结合。 4.力争美术本体与教育功能相平衡。 5.以科学理性的态度进行文本表述。 6.追求文本精致,突出可理解性。新《美术课程标准》 的特点与理念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教授 《美术课程标准》核心成员 上海市初中美术教材 主编 《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稿)》审议委员 王大根




各位老师好!培训辛苦啦!但还要坚持两天! 为使培训更有趣、更有效,使我的讲座更有针对性, 我请大家动一动、做一做,请在笔记本上: 一、请写出您能认同《美术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 念、设计思路和总目标吗?能认同分学段目标中有 关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描述吗? 二、请写一个课改十年仍让您感到困惑的问题; 三、请写下您最希望我今天讲什么话题。 请交流全组每个人的问题,从每一类中各选出1-2 个最典型的问题,请小组长写入表中,交给我。 培训结束时,请结合你困惑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 决或认识的提高来写培训小结。


二、修订的基本过程

……在内容的难度和容量上是否适中?新增加或删减的内容的必 要性如何?总体上是否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教学建议是否进一步体现“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 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 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究、勇于创新的良好环



出版社——江苏少儿美术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人民美术 出版社等;
大学课程研究中心——西南大学课程研究中心。

二、修订的基本过程

所涉问题如下: 与课程标准(实验稿)比较,修订稿在 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精神和课程改革理念方面是否有更好的体现? ……在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等方面 是否有更好的体现?
2011年版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特点简介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送审报告 》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组2011年3月
一、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 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依据对 美术学科发展的科学认识和对中国基础美术教育现实状 况的准确把握,努力使《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稿》 (以下简称《标准(修订稿)》)更科学,更完善,更 可行,满足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适应中国义务 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实际。

二、修订的基本过程





教师的关注点: 第一,教科书的难易程度和适应性;第二,实施美术教学的环境。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对美术课程不重视。有些教师对课程标 准中某些理念和方法的可行性心存疑问。 虽然涉及对美术教育观念和课程标准的理解,但更多的还是师资 和设备条件的局限性造成的。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的县甚至没有一个专职美术教师,即便是 条件最好的县城中心小学也是如此。 此外,由于农村教育收费的改革导致教学经费不足,也给学校艺 术教育造成了较大的伤害。学生缺乏必需的美术学习用品,这使 得美术教学的有效性降到极低的程度,也使得美术课程标准实施 的可行性和效果大打折扣。


……是否更好地强调了 育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习 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程内容,尤其是与实验稿相比新增加或删除的内容 是否 更好地体现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是否更好地反映了社会 的发展和科技进步? 各学科的相关核心概念在文字表述和内涵等方面是否一致?同一 学科内和不同学科间的知识衔接是否得到很好的关注?
二、修订的基本过程

(2)教育部提供的调查结果 a.2007年的调查结果




受访小学美术教师3030人,初中美术教师2903人。调查结果充分肯定 了《标准》的积极作用,令人鼓舞和振奋。具体数据如下。 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与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要》的关系:小学 ——非常认同 52.4%,比较认同 44.5%,合计 96.9 %;初中——非常认同42.9%,比较认同48.8%,合计91.7%。 对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的认同度:小学——非常认同42%,比较认同 53 %,合计 95 %;初中 —— 非常认同 35 %,比较认同 56.5 %, 合计 91.5%。 对美术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分学段目标中有关知识与技能的目标描述: 小学——认为好的59%,比较好的36.4%,合计95.4%:初中——认 为奸的45.6%,比较好的42%,合计87.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