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油气田地下地质学》试卷A 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1.5分,共15分)1.油层对比标准层2.孔隙结构3.测井相4.储集单元5.岩屑迟到时间6.裂缝性储集层7.可采储量8.油层有效厚度9.地温梯度10.井位校正1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 常规地质录井方法主要有岩心录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荧光录井等六种。
2. 断层破碎带在地层倾角测井的矢量图上可以显示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模式。
3. 碎屑岩油层对比单元由小到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级别。
4. 压力降落法利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构成的“压降图”来确定气藏储量。
因此,该储量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
5. 地下的自然电位主要受粒度、分选和泥质含量的控制,而它们又受沉积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因此,自然电位曲线的变化能反映沉积环境。
6. 油气田地质剖面图是沿某一方向切开的垂直断面图,它可以反映地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等地质特征;7. 有供水区无泄水区的背斜油藏中,若两井油层中部海拔相同,当钻遇流体性质相同时,原始油层压力___________,反之,流体密度小的压力____________,密度大的压力___________。
8. 勘探方案实施过程中,在有油气远景的局部构造经预探井钻探获得工业性油气流后,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储量,该储量称为_________________储量。
9. 当钻遇到高压油层时,钻井液的相对密度______ ________,粘度_________ _____,切力__________________。
10. 层内最大渗透率与最小渗透率的比值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值越大,反映储层的层内非均质性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储层的分层系数越大,反映该储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严重。
三、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每题1分,共5分)1.某井沙一段经岩心分析:岩性以中细砂岩为主,交错层理发育,且具明显的"二元结构"。
自然电位曲线呈箱形——钟形组合。
因此,该段岩心为曲流河相沉积。
()2.某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控制储量的可靠程度高于探明储量。
()3.当钻到油层时,气测井的重烃含量和全烃含量都升高。
()4.砂层组A的渗透率变异系数Kv=0.72,砂层组B的渗透率变异系数Kv=0.35。
那么,砂层组B相对砂层组A均质。
()5.已知某井钻遇油层顶面的标高为-1700米,钻遇断点标高为-1660米,那么该井钻遇了断层上盘的油层。
()四、问答题(40分)1.简述油层划分对比的依据、方法及步骤。
(6分)2.某井在1900-1930米井段获取储集层的岩心,通过观察和描述该段岩心,能够获取哪些地下地质信息?(5分)3.容积法计算石油储量时,含油面积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确定?(6分)4.简述油气田地质剖面位置的选择原则。
(4分)5. 何谓异常地层压力?简述高异常地层压力的形成原因。
(8分)6. 试述储层非均质性的研究内容及其影响因素。
(11分)五、图示说明题(5分)图示说明井下地层重复与缺失的地质意义。
六、绘图、计算题(20分)1.根据岩心等资料分析得知,某油田L油层组自下而上发育M、N、Q三个砂岩组,其中N砂岩组厚约65m,砂岩组的上部和下部以泥岩为主,中部以块状砂岩为主;顶部发育两个薄砂层,自然电位曲线呈中幅指形,其上发育厚层块状泥岩(属于Q砂岩组);底界附近发育一薄层砂岩,其下为分布较为稳定的泥岩(属于M砂岩组)。
要求:根据图一中给出的4口井测井响应,在图中绘出构造剖面图(N砂岩组顶、底界形态),并对N砂岩组进行小层划分与对比。
(8分)2.如下图二所示,表示某断块内各井钻遇某一单油层的厚度特征(分子表示有效厚度,分母表示砂层厚度)。
请在图上绘出:①砂岩尖灭线,②有效厚度零线,③有效厚度等值线(等值线间距1m)。
(8分)3.某构造钻遇A、B两口井(图三),实测得两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以油水界面为折算基准面,求A井的折算压力。
注:g=9.8m/s2项目 A B 井口海拔(m)100 50 油层中部井深(m)1675 175016.072 17.15 油层中部原始地层压力(×106Pa)0.8 1.0 流体密度(×103Kg/m3)流体性质油水油层厚度(m)20 20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油气田地下地质学》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1.5分,共15分)1.油层对比标准层--岩性、电性特征明显,在三级构造范围内稳定分布(>90%),(用它基本可以确定油层组界线)。
2.孔隙结构--岩石中孔隙与连通它的喉道的形状、大小、分布及其孔喉配置关系3.测井相--指能够表征沉积物特征,并据此辨别沉积相的一组测井响应(参数)。
4.储集单元--具有独立的水动力系统,由储层、产层、盖层、底层组成的能封闭油气的基本岩性单元。
5.岩屑迟到时间--岩屑从井底返至井口所需要的时间。
6.裂缝性储集层--指天然存在的裂缝对储集层内流体的流动具有重要影响(或据预测具有重要影响)的储集层。
7.可采储量--在现代工艺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油层中采出的油气量。
8.油层有效厚度--(现有工艺技术条件下,)能产出工业油气流的油层厚度。
9.地温梯度--(在恒温带以下,)埋藏深度每增加100米时,地温增高的度数。
10.井位校正--(为了提高剖面的精度,充分利用剖面线附近的井资料,)把剖面附近的井移到剖面线上的工作。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 常规地质录井方法主要有岩心录井、_钻时录井_、_岩屑录井_、_钻井液录井_、_气测录井_和荧光录井等六种。
2. 断层破碎带在地层倾角测井的矢量图上可以显示_杂乱_或_空白_模式。
3. 碎屑岩油层对比单元由小到大可分为_单油层_、_砂层(岩)组_、_油层组_、_含油层系_四个级别。
4. 压力降落法利用由__累积产气量__和__气藏压力__所构成的“压降图”来确定气藏储量。
因此,该储量又称为__压降储量_。
5. 地下的自然电位主要受粒度、分选和泥质含量的控制,而它们又受沉积时的_水动力条件_和__物源供应条件_的影响。
因此,自然电位曲线的变化能反映沉积环境。
6. 油气田地质剖面图是沿某一方向切开的垂直断面图,它可以反映地下_构造情况__、_地层接触关系_、_岩性和厚度变化_、_油气水分布状况__等地质特征。
7. 有供水区无泄水区的背斜油藏中,若两井油层中部海拔相同,当钻遇流体性质相同时,原始油层压力__相等__,反之,流体密度小的压力__大_,密度大的压力_小_。
8. 勘探方案实施过程中,在有油气远景的局部构造经预探井钻探获得工业性油气流后,据区域地质条件分析和类比,可利用___容积法__计算储量,该储量称为__预测__储量。
9. 当钻遇到高压油层时,钻井液的相对密度__降低_,粘度__增大__,切力__(略)增__。
10. 层内最大渗透率与最小渗透率的比值称为__渗透率级差__,该值越大,反映储层的层内非均质性越__强__,而储层的分层系数越大,反映该储层的__(层间)非均质性__越严重。
1三、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每题1分,共5分)1.某井沙一段经岩心分析:岩性以中细砂岩为主,交错层理发育,且具明显的"二元结构"。
自然电位曲线呈箱形——钟形组合。
因此,该段岩心为曲流河相沉积。
(√)2.某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控制储量的可靠程度高于探明储量。
(×)3.当钻到油层时,气测井的重烃含量和全烃含量都升高。
(√)4.砂层组A的渗透率变异系数Kv=0.72,砂层组B的渗透率变异系数Kv=0.35。
那么,砂层组B相对砂层组A均质。
(√)5.已知某井钻遇油层顶面的标高为-1700米,钻遇断点标高为-1660米,那么该井钻遇了断层上盘的油层。
(×)四、问答题(40分)1.简述油层划分对比的依据、方法及步骤。
(6分)答案及评分标准:1)2分,2) 2分,3) 2分1)依据:岩性特征(岩性及其组合)、沉积旋回、地球物理特征;2)对比方法:沉积旋回--岩性厚度对比法、等高程沉积时间单元对比法;3)对比程序:利用标准层划分油层组、利用沉积旋回对比砂岩组、利用岩性和厚度比例对比单油层、连接对比线(或点—线—面)。
2.某井在1900-1930米井段获取储集层的岩心,通过观察和描述该段岩心,能够获取哪些地下地质信息?(5分)答案及评分标准:每标题1分1)古生物(确定地层时代、进行地层对比);2)岩性、沉积构造(恢复沉积环境);3)研究储层四性关系(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气性--四性关系);4)了解构造和断裂情况(如地层倾角、地层接触关系、断层位置)5)检查开发效果(了解开发过程中所必须的资料数据)。
3.容积法计算石油储量时,含油面积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确定?(6分)答案及评分标准:1)2分;2)每标题1分1)影响因素:油水边界、断层边界、岩性边界;2)含油面积确定:(据油藏类型确定含油面积)①确定油水边界(利用岩心、测井及试油资料、毛管压力法曲线、压力资料确定)②简单背斜油藏,只需搞清构造形态、确定油水界面;③断块(层)油藏,确定断层边界和油水边界;④岩性油藏(或构造-岩性油藏),确定岩性边界和油水边界。
4.简述油气田地质剖面位置的选择原则。
(4分)答案及评分标准:每标题1分1)剖面线应尽可能垂直或平行于地层走向(或平行构造轴向),以便真实地反映地下构造。
2) 应尽可能的穿过更多的井,以便提高精度,3)应尽量均匀分布于构造上,以便全面了解油气田情况。
4)选在需要了解构造细节的部位,并通过新拟定探井井位。
5. 何谓异常地层压力?简述高异常地层压力的形成原因。
(8分)答案及评分标准:⑴ 2分,⑵ 6分⑴异常地层压力:偏离静水柱压力的地层孔隙流体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