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随意给学生贴上标签
给低年级一个班的学生讲课。
这个班的班主任很善意地提醒我:教室里最前面角落里和最后面角落里的那两个孩子很调皮,你要注意一点,别招惹他们。
我说:“哦,是这样啊。
上课时谁举手我就叫谁回答问题。
”她又强调了一句:“他们两个就是举手,你也别提问他们。
他们的坏是出了名的了。
”
我不知道她所说的“坏”是指哪些方面,反正这两个孩子给老师的印象不好,被贴上了“调皮”和“坏”的标签,而且这个标签足可以引起其他老师的“警惕”。
面对班主任的“好意”,我一笑置之。
向班主任道谢后,我徐步走进了教室。
一进教室,我就发现了一前一后的那两个学生,其实也不用仔细寻找他们,因为那两张桌子的位置在教室里实在是太特别了、太显眼了。
前面的那个同学就孤零零地坐在多媒体旁边,离后面第一排的同学有半米远。
后面那个同学稍好一些,像一个堵头一样,坐在那个小组的后面。
(还有一个班里的女生的状况更“惨”,直接被安排在教室的右后角,桌子对着墙,在那里“面壁思过”。
孩子们说老师因为她上课很能说话而对她做出的惩罚。
)前面那个学生,见我走进教室并没有多大的表情,仿佛他已习惯了独处。
而后面的那个同学却瞪着好奇的大眼睛看着我,那眼神分明在说,看看今天这位老师能给我带来什么“惊喜”。
我从他们两个身上收回眼神,又巡视了一下教室的其他孩子,便开始了我的讲课。
我说:“同学们好,今天由我来给大家上一课,欢不欢迎啊?”“欢迎!”伴随着孩子们铿锵有力的回答,还有他们热烈的掌声。
二年级的孩子还保持着那份纯真,他们并不懂得“天高地厚”,对于老师的问题可以肆无忌惮地回答,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害羞。
孩子们的天真和热情深深地感染了我,整堂课也进行地比较顺利。
一时间,抢答声、欢笑声弥漫在整个教室。
在抢答的学生中,就有后面那个被看做“不能招惹”的孩子。
虽然班主任有言在先,但我还是提问了他。
听到我叫他的名字,他激动地站了起来,很兴奋地说出了问题的答案,尽管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颤,但是他那种认真的表情,却令人感动。
他的回答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狮子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尾巴上挂了一个标签:上面写着“驴子”两个字。
狮子大为恼火,总想把这个标签弄下来,可怎么也弄不下来。
更让狮子恼火的是,当它外出时,动物王国的其他成员都指着标签说:“看!这是一头驴!”于是,它气急败坏地找到狐狸,问:“你难道也认为我是驴子吗?”狐狸看了看标签,说“:先生,你虽然长得像狮子,可你尾巴上明明写着是驴子啊!”渐渐地,狮子也觉得自己真的是头驴子了。
我们习惯于给学生贴上这个或那样的标签,这种标签就界定了他的一切。
但学生毕竟不是商品,他们是活生生的有个性的人,人都是会发展变化的,要相信孩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全面客观地看
待孩子,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一个莫须有的“标签”。
当我们给学生撕下那个标签时,会发现他们原来都是“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