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辨识与评估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辨识与评估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辨识与评估
摘要:本文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各类风险。

并倡导按照项目管理工作要素法进行风险辨识与风险分析,强调了矩阵法的评价思路。

以期更加贴近工程建设实践,将风险管理能行之有效地推行到现实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去。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风险、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工作要素法、矩阵法
一工程项目风险的定义
工程项目投资建设的过程,实际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因素、风险丛生的过程。

特别是针对一些大型项目,若投资决策失误和风险预防控制不利将带来灾难性的损失。

无论是业主、承包商还是金融机构都在实践活动中加强了对风险的认识。

在学术界,项目风险管理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有关风险辨识和风险控制的方法相继涌现,对风险加以分析、评价与控制,已经成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险的基本含义是损失的不确定性,这也是决策理论学者常用的风险定义。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曾定义风险为“项目实施过程中不确定事件的机会对项目目标产生的累积不利影响结果”。

而建设项目是以形成固定资产为目的,在一定的建设时期内,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需要在预定的时间内达到要求的规模和质量的标准的一次性任务,与普通项目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

1) 投资巨大;
2) 建设周期长,工作环节多;
3) 整体性强、涉及面广、管理上的协调工作量大;
4) 具有固定性、一次性;
5) 自然和人为的制约条件多。

因此,建设项目的风险就是指消极的不确定性因素对建设项目目标实现的影响。

建设项目的目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通常指质量、进度、造价、安全等。

建筑工程施工是围绕生产建筑产品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这种活动具有独特的过程,由一系列相互协调和受控的活动组成。

而作为工程管理分支的建筑项目风险管理的具体特点表现如下。

1) 工程风险管理对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

2) 工程风险发生频率高
3) 工程风险的承担者具有综合性
4) 工程风险造成的损失具有关联性
从上述特点可以看出,建筑工程项目从其筹划、设计、建造到竣工后投入使用。

整个过程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无论是工程建设项目业主,承包商、咨询商还是建筑设计方,材料设备供应商,都面临着不可回避的风险。

这些风险若得不到准确的预测和合理的处置,项目的预定目标将难以顺利实现,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重视风险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辨识
1)风险辨识方法
风险辨识包括确定风险的来源,风险产生的条件,描述其风险特征和确定哪些风险会对本项目产生影响。

风险辨识的方法较多,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有: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情景分析法(Scenarios analysis)、核对表法(Checklists)和面谈法(Interviewing)等。

由风险辨识的个别性可知,两个不同的建筑施工项目不可能有完全一致的工程风险。

因此,在建筑施工项目风险辨识过程中,花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风险调查是必不可少的,这既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建筑施工项目风险辨识的重要方法。

风险调查应当从分析具体建筑施工项目的特点入手,一方面对通过其他方法已辨识出的风险(如初始风险清单所列出的风险)进行鉴别和确认,另一方面,通过风险调查有可能发现此前尚未辨识出的重要的工程风险。

通常,风险调查可以从组织、技术、责任及环境、经济、合同等方面分析拟建建筑施工项目的特点以及相应的潜在风险。

风险调查并不是一次性的。

由于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循环过程,因而风险调查也应该在建筑施工项目实施全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这样才能了解不断变化的条件对工程风险状态的影响。

当然,随着过程实施的进展,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少,风险调查的内容亦将相应减少,调查的重点也会变化。

对于建筑施工项目来说,仅仅采用一种风险辨识方法是远远不够的,一般都应综合采取两种或多种风险辨识方法,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2)风险辨识过程
在实践工作中对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上,有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施工企
业的安全生产风险最大。

而安全检查表就是一种非常实用且经济的安全风险辨识方法,它实际上就是实施安全检查和诊断项目的明细表,是我们上文所说的核对表法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的一种具体应用。

它是运用已编好的安全检查表,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辨识工程项目存在的危险源。

检查表的内容一般包括分类项目、检查内容及要求、检查以后处理意见等。

可以用“是”、“否”作回答,同时注明检查日期,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同时签字。

安全检查表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容易掌握,可以事先组织专家编制检查项目,使安全检查风险辨识做到系统化、完整化。

缺点是一般只能做出定性评价。

3)风险辨识结果
风险经过辨识后通常应对风险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处理对策,以便在项目计划、监控及执行过程中进行管理,综合上面的两种分类方法,根据实践施工管理经验,结合施工项目管理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将风险主要分为将风险分为环境风险、过程风险和决策目标风险三类:
环境风险(Environment Risk),主要指由于项目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

具体的形式有:自然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法律风险等。

自然风险较易理解,主要指恶劣的自然条件带来的风险。

政治风险是指在国际工程中,国家间的关系发生变化等。

经济风险表现为宏观经济形势不利、市场不景气、投资环境差、原材料价格不正常上涨、通货膨胀幅度过大、税收提高过多、投资回报期长、资金筹措困难等。

过程风险(Process Risk),是指项目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和后期维护在内整个寿命周期中所面临的风险。

如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风险、项目规划设计阶段风险、项目实施阶段风险、项目完工阶段风险、项目后期维护阶段风险等,而每一个风险子系统有相关的风险因素:
技术风险:工程项目技术风险是指技术条件的不确定而引起可能的损失或工程项目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

主要表现在工程方案选择、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等过程中,在技术标准的选择、分析计算模型的采用、安全系数的确定等问题上出现偏差而形成的风险。

管理风险:工程项目非技术风险是指在计划、组织、管理、协调等非技术条件的不确定而引起工程项目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

这些管理风险也包括项目管理和运作模式所带来的参建方(业主/项目法人、工程承包方和工程咨询方/设计方/监理方)必须承担的合同风险、组织实施风险、项目决策风险、缔约和履约的风险等。

决策目标风险(Decision Object risk),是指对项目实现目标有影响的风险因素,如项目进度风险、质量风险、费用超预算风险、环境安全风险、信誉风险等。

最常见的就是进度风险和质量风险。

前者指工程项目进度不能按计划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的类型,又可分为分部工程工期风险、单位工程工期风险和总工期风险。

而质量风险是指工程项目技术性能或质量目标不能实现的可
能性。

而通常质量事故的出现,则被认为是质量风险的发生。

上述的划分方法比较全面、分层次地把握了项目的风险类型,从而为风险辨识和评估提供了较好的定位视角和跟踪方向,也更贴近于建筑工程实际。

三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指通过科学分析和定量计算方法来估计和预测某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同时根据行为主体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偏好,对各种风险的综合效果进行处理。

风险评价是把风险数据转化为风险决策信息的过程,是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之间的桥梁。

风险经过辨识后,对每个已辨识的风险都要确定级别,称之为风险优先级,优先级可以通过风险强度指标与风险发生可能性确定。

而风险强度指标和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主要依靠施工管理人员的经验和历史资料来确定,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风险强度:
高——如果没有采用规避及降低风险的策略,项目目标难以实现。

中——如果采用规避及降低风险的策略,项目处于风险之中。

低——项目现在不处于风险之中,但是值得注意并要主动缓解风险。

风险可能性:
高——如果没有采用规避及降低风险的策略,在项目完成中会间断项目的关键步骤。

中——如果没有采用规避及降低风险的策略,在项目完成中会进入项目的关键步骤。

低——除非延期超限,项目完成都不处于风险中。

项目优先级可以采用表1的矩阵方式确定:
表1风险强度及可能性矩阵表
其中:
A—必须采用规避及降低风险的策略和详细的应急计划
B—采用规避及降低风险的策略和简要的应急计划
C—合理采用规避及降低风险的策略
D—视为项目假设
对建筑施工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优先级排序后,针对一些重大风险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评估,为将来制订风险应对对策提供依据。

四结论
本文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辨识及评估采取了全新的方法,即按照项目管理工作要素进行风险辨识。

其基本原理就是风险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同步关系。

采用这样的线路进行风险分析,将紧密配合工程项目管理的各项工作,更加贴近工程建设实践,希望能为建筑施工及管理的风险管理工作提供更简便易行的方式。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