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选修4教学计划

化学选修4教学计划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化学教学计划《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杨进一、指导思想以化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引,紧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夯实基础,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二、现状分析1、基本情况:本学期,我任教高二理科(1)(2)班的化学教学。

高二年级化学学科仍将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和化学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的普通高级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及其教师用书开展教学活动。

为更好的开展工作,特制订教学计划如下:2、教材分析: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涉及4个主题:主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主题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主题3: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主题4:电化学基础。

4个主题都是教学重点。

高考所占权重:约占化学总分的40%。

从知识体系上看是在必修的微观结构与物质多样性的内容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识。

通过学习要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1)认识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有关物质变化的正确观念;(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知道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3)赞赏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合成新物质对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能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4)增强探索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树立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志向。

(5)充分领略化学反应原理的无限风采和无穷变化的动态之美,从而激发学生不断探索、不懈追求的兴趣、信心和勇气。

3、学情分析:理科班大多数学生有学习化学的兴趣,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一定的学习方法。

但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由于高一课时紧,内容多,部分学生必修1、2的知识遗忘较严重,理解掌握上差别较大。

有极个别学生基础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工作重点目标:为完成选修4的教学内容,实现模块要求的三维教学目标,熟悉高考化学的题型和命题趋势,尽快提高教学基本功。

基于普通班和重点班的区别,所以要区别对待。

重点班的同学在课上要多一些自主学习,在其能够接受的范围内组织讨论,自己归纳、总结。

自己动手探究等多种方法。

同时,对优生强化学习,进行提优,对差生同样要做好补差工作。

对普通班的学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知识点尽量简单化,力求学生能够理解。

同时降低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也能适当放进一些学生活动以提高学习积极性。

四、具体工作措施(一)过程管理结合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对学生要进行过程管理强化,包括:学生课上表现(听讲、回答问题、学习笔记、分组讨论、纪律情况)、课下作业、随堂检测、学生实验以及学习态度综合评价等方面。

(二)重点生的管理1、尖子生做好尖子生选拔、培养工作。

高二要以重点班和普通班的化学科优秀、各科均衡的学生为选拔对象,广泛培养,建立优秀学生的学习档案。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每周加一张综合训练习题,必须全批全改,利用课外时间及时谈话和指导。

做好化学竞赛的辅导工作。

高二(1班):崔春圆、李媛媛、石杰、郭慧慧、闫爱爱、吴逢逢、闫芳芳、杨成功、岳葆春、孙浩、郑宗、崔健、郝省州、薛亚雄、崔养浩高二(2班):何睿帑、程亚娥、郑雄伟、王甜甜、席杰、马安强、李海军、石宝宝、杨辉、张艳霞、王瑞彤、洪俊卫、杨顶峰、柳红兴、王小振、岳雪梅、张佳谋、柳翔宇2、边缘生了解边缘学生(及格线附近)的情况,上课多关注、作业批改后要尽可能面批,及时督促和检查。

高二(1班):陈震军、张婷、柳英高二(2班):陈彦彦、闫明、何艳艳、张燕燕、程燕妮、石亮珠、张雪雯、柳慧婷、石雨时3、后进生从遵守课堂纪律开始要求,课上可提问简单问题,实验课加强指导,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温暖。

安排专人给他们留适当基础检测,经常关注他们。

高二(1班):王博涛、朱卫兵、王周、刘彦红高二(2班):王沛沛、赵君燕、牛九树、苏富贵、赵甫强、杨亮亮(三)备课1、备课提前收集整理备课资料,包括教材分析、参考教案、课件等,结合教学大纲和模块要求,根据本年级学生实际,各抒己见,确定本节课三维目标、重点难点、典型例题、授课方式、掌握程度以及是否拓展和补充相关内容等,组织学案、习题和作业,电脑课件。

2、编写教案除原有格式内容外,及时整理教学反思,并作反馈。

3、作业和检测学生作业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交流作业中的易错点,讨论优化解题思路,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每班学生预备三本,即:笔记本、作业本、助学稿,强化重点知识和方法。

(四)上课和听课1、上课研究新授课、习题课、章节复习课等不同课型的教学方法,每种课都要精心设计问题。

新授课要引领学生理解、掌握原理和概念;习题课要引导学生经过练习和思考讨论,对概念和原理加深理解,熟悉解题思路和方法;复习课要指导学生归纳和整理重要知识点,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对重点难点要精讲,通过习题归纳规律,强化非智力因素(信心、细心、方法)在答题中的重要性。

每节课都要求学生规范书写、按要点答题,当堂做巩固练习,还要留下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

2、听课认真记好听课笔记,课后总结听课收获和心得,与自己的课进行对比,学习长处发现不足,及时完善。

(五)实验教学根据新课程模块要求,尽可能采用边讲边实验、分组实验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方法和技能,了解化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形成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高二课本选修4要求至少安排4个学生分组实验,相对旧教材加大了学生实验的比例,把实验教学提升到更加重要的地位。

分组实验提前一周通知实验教师。

实验前要求学生充分预习,实验时及时观察记录、做好归纳和总结。

(六)灵活运用多媒体多媒体(课件)包括文字、图形、图片、声、光等。

其特点是直观、生动、形象。

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特别是选修 4 这一模块探索到物质微观结构,学生的感性认识不强,并且这一模块的理论艰涩、隐晦、难懂。

学生不易掌握,教学过程中最好采用模型教学法实施教学,但是我们学校的教学模型较少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所以实施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克服这个缺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理论的理解水平,提高学习效果。

五、课时计划本学期共20周,其中有两周安排期中、期末考试,国庆放假一周不计,教学时间为17周多,68课时。

学期末根据学校安排一周研究性学习。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计划蒙锦明一、指导思想继续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继续进行新课改的探讨工作。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

在帮助学生发展各方面素质的同时,使自身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学生情况分析:今年我所任教的九年级(9)班61人,(10)班63人。

两个班的学习成绩差不多,是平行班,课堂纪律都不错。

两个班学生的特点是学习成绩好的的学生学习干劲都比较大,但这样的学生人数较少。

成绩一般的学生也有在学,而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基本上都不怎么学习,并且人数还不少。

可以说,班风不错,学风不是很好,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材分析本教材的其中一个特点是难度较低,知识点较多,难点分散,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学生比较容易自学。

以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引入,学生易于理解,并且学习兴趣也比较容易提高。

教材广泛收集了大家熟悉的生活素材、精美的图片,使教材情景交融,有趣生动,还设计了许多化学实验,突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以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

四、教学目标1、识记教学内容的各知识点。

2、培养学生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4、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6、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题的各种技巧。

五、方法措施1、重视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学习。

备课、上课要抓重点,把握本质。

在平日的备课、上课中要把握好本质的东西,3、在平日讲课中学会对比。

要在区别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掌握时应进行对比,抓住事物的本质、概念特征,加以记忆。

如分子和原子、他们在构成物质时区别很小,不易记忆,要列表分析,就较为容易了。

4、讲究“巧练”在对比学习的同时,练习必不缺少的,关键在于“巧练”,要注意分析,习题的数量不要太大,关键在于“精”,从而达到“巧练巧学”的目的和完善的结合。

5、在平日要注意化学实验。

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所以在复习中在加强实验教学的指导和练习。

6、利用生活素材,设计问题,指导学生展开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