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尹其畅 A详细版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尹其畅 A详细版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确定延误
为了计算城市街道或区间的速度,需要知 道交叉口的控制延误。由于城市街道的功 能是服务于直行交通流,直行交通流占用 的车道组来反映城市街道的特征。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延误
均匀延误:其假设是车辆均匀到达,稳 定流。 增量延误:增量延误起因于非均匀到达 、个别车辆事故(随机延误)以及饱和 的持续阶段(饱和延误)。 初始排队延误:上个周期遗留的排队, 新到达的车辆就要经历初始排队延误。
学 专 学 姓
院: 业: 号: 名:
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2012132029 通行能力概述
二 服务水平概述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通行能力的概述
1. 通行能力的定义 通行能力是指在给定的服务水平条件下,单位时 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最大交通实体数。我国 对通行能力的定义是指道路设施疏导交通流的能 力。 交通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个断面的 交通实体数 ,交通量是一个随机数;通行能力是一 个确定的数值,通行能力在道路设计时就已经确 定好了。
公共汽车客运服务类型有固定路线和电话叫 车服务两种。固定路线的服务类型适用于面积较 大、人口稠密的城区。而在人口密度较小的地区 ,不适合采用固定路线服务,电话叫车服务是非 驾驶人群的最基本的交通方式。这种方式是乘客 给调度员打一个电话,然后该调度员通过广播将 乘客的位置告知驾驶员。通常由出租车或者大篷 车来提供这类门到门的服务。
公共交通客运能力的概念与公路通行能 力不同。它包括人和车辆两方面的行为; 客运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公交车辆的尺寸和 发车频率;同时它反映了旅客交通与车流 量之间的相互作用。 公共交通客运能力取决于公交公司的经 营政策,即政策规定的发车频率和容许的 载客量。因此必须采用传统的公路通行能 力概念,并有发展。
连续流和间断流
连续流自行车设施 连续流自行车设施,包括自行车专用道 路,和用物体与机动车道隔离的、没有固 定干扰点(终点除外)的自行车共用道路 间断流自行车道 间断流自行车道是指那些需要通过交叉 口的街道上的自行车道。本章分析程序主 要分析自行车设施提供给骑车人的服务水 平。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交叉口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山岭地形 山岭地形是指坡度和平面线形或纵断面 线形的组合导致重型车在相当长的距离上 或频繁以爬坡速度行驶的地形。 爬坡速度 爬坡速度是指在给定坡度的连续爬坡 道路上,货车可保持的最大持续速度。如 果纵坡较长,那么货车将被迫减速至爬坡 速度,才能维持均速行驶,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公共汽车客运能力
交通基本参数:交通量、速度、交通 密度。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公共交通概念
公共交通有两个主要的作用: 第一个作用是顺应了选择公交乘客的需要 。公共交通是人们在一些大城市商业中心 区(CBD)内活动的基本工具,没有它, 这些地区将无法生存。 第二个作用是为儿童、老人和由于身体条 件不能驾车的那部分人群的基本出行提供 了条件。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公共交通特性
根据实用性和通行能力,公共交通与小 汽车交通的特性有几点不同。 小汽车进入道路设施的地点较多,公交 只能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运行。但 道路一经建成,就可以获得每天24小时的 道路通行能力,而公交的通行能力要受到 在某一时刻运行的公交车辆数的限制。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公共交通客运能力的基本概念
信号交叉口 每辆车停车延误(s) ≤5.0 5.1~15.0 15.1~25.0 25.1~40.0 40.1~60.0 >60.0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美国道路设施服务水平标准
LOS A
LOS B
LOS C
LOS D
LOS E
LOS F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我国公路服务水平现分为四级,一级相 当于美国的A、B两级,二、三级分别相当于美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影响客运能力的因素
(1)运营政策
(2)乘客需求特性
(3)车辆的通行能力
停留时间
停留时间是确定客运能力的关键参数,乘 客需求量和乘客服务时间是确定停留时间的关键 因素。停留时间是由上车需求、下车需求或总的 交换乘客需求(例如:在一个主要的换乘点)所 决定的。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服务类型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 基本自由流速度
现有或待建的高速公路路段自由流速度的计算 是根据基本自由流速度的修正而得到的。 修正以下四个因素产生的影响:车道宽度、侧 向净空、车道数、立交密度。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速度—流量—密度的特定
关系取决于路段上主流的交通和道路条件。高 速公路基本路段的一系列理想条件已经确定。
最小车道宽度为3.6米; 最小右侧侧向净空为1.8米,即行车道边缘到最近的障 碍物或影响交通行为的物体之间的距离; 中央分隔带最小侧向净空为0.6米; 交通流中全部为小客车; 一个行车方向至少有五条车道(仅限于城市地区); 立交间距至少为3千米; 平原地形,坡度不大于2%; 驾驶员总体主要由经常使用该设施的正式驾驶员组成 。
服务 水平
A B C D E F
2013-8-20
双车道公路(平原地形) 时间延误率 (%) ≤30 ≤45 ≤60 ≤75 >75 100 平均行驶速度 (km/h) ≥93 ≥88 ≥83 ≥80 ≥72 <72
交通工程
市区干线道路 平均行驶速度 (km/h) ≥56 ≥45 ≥35 ≥27 ≥21 <21
信号交叉口是指至少在一个进口有 划定的街道上的自行车道。 无信号交叉口是指至少在一个由停 车控制的次要道路的进口上,划定了 街道上的自行车道。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客运能力
• 通常计算公交车站、列车站及一条公交 线路最大上车点的客运能力;计算下列 三个位置的客运能力。
公交车站和列车站; 公交路线的最大载客点; 公共汽车道的最大载客点。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电话叫车服务在美国客运系统中小于 0.1%。它是老年人和残疾人通常使用的一 种服务方式。这种方式的变形是偏离路线 服务。 公交车辆按照时间表准时到达设计的 换乘站点,但是并没有按照车站之间规定 的路线行驶的服务被称为点—偏移服务。 这种服务允许车辆提供路边招手服务。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
•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理想条件 •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理想条件是指在理想条件 下高速公路基本路段可达到最大通行能力,有 良好的天气状况、良好的能见度、无突发事件 和无交通事故的条件。本章中的分析程序假定 都满足理想条件。 如果不满足其中的任何条件,高速公路路段 的速度、服务水平、通行能力都会下降。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确定自由流速度
自由流速度为在较低到中等流量(最大为 1300辆小客车/小时/车道)下测得的小客车平均 车速。对于高速公路的特定路段,流量在这种范 围内,实际上速度是稳定的。可用两种方法确定 高速公路自由流速度:现场测量和用本章提供的 指导计算。现场测量方法是为那些宁愿直接获得 数据的使用者而准备的。然而,是用该方法不需 要现场测量,如果使用现场测量的数据,不用对 自由流速度进行修正。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为什么要研究通行能力?
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 -交通拥堵问题 -交通事故问题 -环境污染问题 -能源消耗问题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2. 通行能力的分类
1950年出版的美国《道路通行能力 手册》(即HCM)中根据通行能力的性 质和使用要求,将通行能力分为下面三 类: • 基本通行能力 • 可能通行能力 • 设计通行能力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交通流参数
1 连续流 2 间断流
连续流
道路上行驶的车流不因外界因素干扰而停车
在没有停车或让路一类的交通标志的高速公路
上
在没有信号交叉口之间的乡村路段上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间断流
由于外界因素干扰导致交通流周期性的中断
产生主要外因是交通信号、还有停车或让路标
志
交通信号分割出车群,而车群又有分散的趋势
高速公路绵延路段的当量
在分析一段绵延路段时,必须先将高速公路的 地形分为平原、丘陵和山岭三类。
平原地形: 平原地形是指坡度和平面线形或纵断面线形的所有组 合都能保证重型车保持与小客车相同车速的地形。这种 地形包括小于等于2%的短纵坡。 丘陵地形: 丘陵地形是指坡度和平面线形或纵断面线形的组合使 重型车车速明显低于小客车车速,但还没有使重型车在 相当长的时间内或频繁以“爬坡车速”行驶的地形。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街道外的自行车专用道路:用物体与公路 交通隔离的专供自行车使用的道路。 街道外的非机动交通专用道路:用物体与 公路交通隔离的,供自行车、行人、滑板 、滚动溜冰和其它非机动交通共用的道路 。 街道上的自行车道:在道路上划出的自行 车道,通常与机动车道相邻,按连续流运 行。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车辆通行能力
通常确定三个场所的公交车辆的通行 能力:站台或者停车位;公交车站和列车 站、公交车道和公交路线。每个站点都会 直接影响到下一个站点。公共汽车站或列 车站的车辆通行能力受站台车辆通行能力 的控制,公共汽车道或公交路线的车辆通 行能力受车道沿线或路线的关键车站的车 辆通行能力的控制。
国的C级及D级,四级相当于美国的E、F两级。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
• 总结:
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从不同 的角度反映了道路的性质与功能,通行能 力主要反映道路服务数量的多少或能力 的大小,服务水平主要反映了道路服务质 量或服务的满意程度。 • 严格地说,没有无通行能力的服务 水平,也没有无服务质量的通行能力,两 者是不能分开的。
站台:站台,或公共汽车车位是指公共汽 车停靠、乘客上、下车的地方。 公共汽车站:公共汽车站是指一辆或者多 辆公共汽车装载和卸载乘客的地方。由一 个或多个站台组构成。 公共汽车道:公共汽车道是指公共汽车行 驶的任何一条车道。可能是由公共汽车专 用,也可能是公共汽车与其它交通共同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