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十二章被子植物分科概述-单子叶
第十二章被子植物分科概述-单子叶
属泽泻亚纲泽泻目,本科 13属,90余种。 识别要点:水生草本,花 两性或单性,叶基生,萼 片和花瓣各3枚,雄蕊6至 多数,离生雌蕊,心皮6 至多数,聚合瘦果。 代表植物:慈菇、泽泻。 经济价值:食用、药用等。
慈菇,多年生沼生草本,具球茎(慈菇),供食用,或 制淀粉;药用有清热解毒的功用。叶箭形,花白色。
由于竹类植物很难开花,它的分类鉴定比较特殊。除秆、小 枝与叶的性状外,秆箨(笋壳)是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包括 箨鞘、箨舌、箨耳、箨叶的外形、颜色、质地、被毛等性状。
毛竹(P. edulis(Carr.) H. de Lehaie)
• 为散生竹类,有地下 横走根茎,竹秆高大, 10米以上,秆绿色, 侧枝2枚,箨外具棕 褐色毛。分布于长江 流域。毛竹是重要的 经济林种,可作建筑 材料,也是各种竹器 的原材料,笋可食用。
慈菇,花序圆锥状,花单性,雄花在上(A),雌花在下(B)
慈菇花解剖
泽
泻
• 泽泻,叶卵形或椭圆 形,顶端尖.基部楔 形或心形。 • 花两性;雄蕊常6枚。 我国各地都有分布。 球茎供药用,有清热、 利尿之效。
泽泻科的原始性状
• 水生或沼生环境;
• 花被同形,多不分化为花萼或花瓣; • 雄蕊和雌蕊6至多数,螺旋状排列于凸起的 花托。
二、哈钦松系统
英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哈钦松(J.Hutchinson) 提出。 赞成真花学说,认为木兰目、毛茛目原始, 葇荑花序类不是原始类群;认为被子植物为 单起源,单子叶植物源于毛茛目。 花的演化规律是由两性到单性;由虫媒到风 媒;由双被到单被或无被;由多数到定数且 合生。 双子叶植物在早期即分为草本和木本两支。
毛竹(P. edulis(Carr.) H. de Lehaie)
新秆有白粉和毛茸
叶2列 箨叶狭长三角形外展 箨舌不明显 箨鞘厚,革质
棕紫色晕斑和小刺毛
竹之小穗
• • • • • • • A:完整小穗 B:小穗离析 C:小穗之3颖片 D:穗轴 E:2稃片 F:线型浆片3 G:雄蕊3,柱头3
斑 竹 | 湘 妃 竹
• 经济价值:观赏、药用、食用等。
百合
• 草本。叶披针形。花单 生,呈喇叭形,芳香浓 郁。花被片乳白色(现 也有其他颜色品种), 基部黄色,外面中肋稍 带粉紫色,无斑点。产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 区。生于山坡草地。可 盆栽和植于庭院供观赏。 可供药用。
百合 鳞茎
直立的地上茎已经枯萎,在其基部生 A:鳞茎横切;B:鳞茎纵切, 有3-4个鳞茎,鳞叶互相叠包,皆由底 中央为枯萎的直立茎 部的基盘(缩短了的茎)上面长出
四、克郎奎斯特系统
美国植物分裂学家克郎奎斯特(A. Cronquist)1957 年提出。 采用真花学说及单起源观点,认为有花植物起源 于已灭绝的原始裸子植物种子蕨。 木兰目为现有被子植物最原始类群;单子叶植物 源于双子叶植物睡莲目,后发展到泽泻目。 现有被子植物各亚纲之间都不可能存在直接的演 化关系。
荸荠
• 多年生水生草本,我国产于福 建,广东,浙江,江苏等省。 多栽植于水田之中,冬季收获, 球茎扁圆形,表面平滑,老熟 后呈深粟色或枣红色,肉洁白。
P451
五、兰科(Orchidaceae)
• 属百合亚纲兰目。为种子植物的第二大科,约有 730属,2万多种,广布于热带、亚热带与温带地区, 而以美洲与亚洲的热带地区为最多。 • 识别要点:草本,花两侧对称,花被片6,内轮1片 特化成唇瓣,雄蕊1或2个,花粉结合成花粉块,雄 蕊与花柱愈合形成合蕊柱,子房下位,种子微小, 蒴果。 • 进化位置:为单子叶植物最为进化的类群,主要是 花的全部特征表现出了对昆虫传粉的高度适应。 • 代表植物:春兰、建兰、蕙兰、墨兰、蝴蝶兰等。 • 经济价值:观赏。
紫竹
佛 肚 竹
龟 甲 竹
方 竹
黄 金 嵌 碧 玉
叶片
(二)禾 亚 科
• 草本,叶片多为狭长披针形,中 脉明显,通常无叶柄,叶片与叶 鞘之间无明显关节,也不易自叶 鞘脱落。 • 代表植物: 水稻、小麦、玉米、高粱; 早熟禾、结缕草等。 • 经济价值:食用、饲用、植被、 杂草等。
叶鞘
小麦茎叶与 穗状花序
葱
• 多年生草本,地下 有圆柱形鳞茎,鳞 茎皮白;花葶高4080厘米。叶管状, 中空,无柄,长3050厘米。伞形花序 生花葶顶端,花白 色。地下鳞茎与叶 作蔬菜的调味品, 鳞茎入药,称“葱 白”。
蒜
• 叶扁平,宽线形。伞 形花序生葶顶端。地 下鳞茎,花葶和幼苗 均入蔬菜;鳞茎入药, 可杀菌、驱虫。
• A:茎,圆柱形,中空 • B:叶鞘,一边开裂 • C:小穗无柄,互生于 穗轴各节 • D:小穗轴,短,生3-6 小花 • E:颖片,具短芒 • F:外稃,具长芒
小 麦 叶 和 小 花
A:叶舌 E:浆片 B:叶耳 F:雌蕊 C:外稃 G:雄蕊 D:内稃
小 麦 蜡熟期果实
大麦穗 与小麦 穗比较
五、 APG被子植物分类系统
由29位植物学家组成的被子植物系统发育小组( The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APG)在1998年 出版的《被子植物APG分类法》中提出,2003年 修订完善。 将全部被子植物聚类成3大类、40目、462科。三 大类依次为“木兰分支”,“单子叶植物分支” 和“真双子叶植物分支”。
每个小穗含3小花,仅1小花发育, 余退化,仅存披针形外稃A,位 于顶生两性小花之下;内外颖片 退化成小穗柄顶端的两半月形的 突起B;外稃较宽C,有5脉;内 稃有3脉D;浆片2E;雄蕊6F;花 柱2,柱头帚刷状G。
水 稻
稻穗为顶生圆锥花序, 每颗稻粒由一个小穗发 育而成。
玉 米
花单性,雄花序圆 锥状顶生,雌花序 圆柱状,腋生,外 面包有多数鞘状苞 片,柱头丝状伸出 苞片之外。
P445
二、禾本科(Gramineae)
P 2-3 A 3 , 3+ 3 G (2~3:1:1)
识别要点: 秆圆,多数中空,节明 显,叶两列,叶鞘开裂。 组成花序的单位是小穗, 小穗再进一步组成穗状、 总状和指状花序。 颖果。
(一)竹亚科
• 木本,秆的节间常中空;普通叶片有短柄,且与叶 鞘相连处成一关节,易自叶鞘脱落;主秆叶(秆箨, 笋壳)与普通叶明显不同。
甘蔗
高粱
细叶结缕草
又名天鹅绒草,多年生草本,具贴地横走根茎, 总状花序1-2厘米。生长力强,绿色期长,耐瘠 薄,耐踩踏,分枝发根力强,并具有一定的韧度 和弹性。宜作观赏与休闲草坪。
结缕草
耐践踏,分枝发根力 强,宜作球场草坪
狗牙根
• 狗牙根草地,虽不及细叶结缕草 美观,但其蔓延力强,为良好的 保土植物和铺建草场的良种,且 具有耐践踏的特性,特别适宜作 运动场、球场的草皮。狗牙根同 时还是优良的饲料,又耐放牧。
卷 丹
卷丹,花橘红色,花 被反卷,花被内面有 纵脊及紫黑色斑点;
卷丹花纵切
郁 金 香
多年生草本花卉。花生茎顶,大而直立,杯状,花被片6枚, 离生,有白、黄、橙、红及紫红等各单色或复色,并有条纹, 重瓣品种。花白天开放,傍晚或阴雨天闭合。花期3~5月。
黑郁金香
风信子
吊兰
芦 荟
凤 尾 兰
麦 冬
被子植物的分类(克郎奎斯持系统)
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纲) 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
具1片子叶(少有胚不分化)
主根不发达,具有须根系 茎内维管束常散生,无形成层 ,通常不能加粗。 叶常具平行脉或弧形脉
胚
根
胚常有2片子叶(极少1、3或4)
主根发达,多为直根系 茎内维管束常呈环状排列,具形成 层能加粗。 叶常具网状脉 花部通常5或4基数,极少3基数。 花粉的萌发孔常有3个
茎
叶 花
花部通常3基数,极少4基数, 绝无5基数
花粉的萌发孔常有1个
区别并不是绝对的,实际上有交错现象
单子叶植物纲 (百合纲)
单子叶植物纲概述
• 单子叶植物纲又称百合纲。 • 根据克郎奎斯特系统,分为5个亚纲,19目, 65科,50,000余种。 • 现仅选5科加以介绍。
P437
一、泽泻科(Alismataceae)
第三章 被子植物的分类
被子植物系统演化的两大学派 P457
假花学说 认为被子植物的花是由裸子植物单性孢子叶 球演化而来;裸子植物麻黄目中的弯柄麻黄 的大、小孢子叶球分别演化成雌、雄葇荑花 序,进而演化成花;具有单性葇荑花序的植 物应是现代被子植物最原始的类群。
真花学说 认为被子植物的花是由已灭绝的原始裸子植 物的两性孢子叶球(两性花)演化而来;本 内苏铁目的两性孢子叶球主轴的顶端演化为 花托,生于伸长主轴上的大孢子叶演化为雌 蕊,其下的小孢子叶演化为雄蕊,下部的苞 片演化为花被;现生被子植物中具有两性花 ,离生多心皮的木兰目和毛茛目为原始类群 ,而具有葇荑花序类植物是一个较为进化的 类群。
三、塔赫他间系统
前苏联植物学家塔赫他间于1954年发表。 赞成真花学说,认为被子植物可能来源于裸子植 物的原始类群种子蕨;主张单起源说。 认为两性花、双被花、虫媒花是原始性状。 取消了离瓣、合瓣、单被花类的划分,认为杨柳 目与其他葇荑花序类差别大,这与恩格勒和哈钦 松系统都不同。 草本植物由木本植物演化而来,双子叶植物以木 兰目最原始,单子叶植物以泽泻目最原始;泽泻 目源于双子叶植物的睡莲目。
为多年生草本,生于土 壤较湿润的农田、路旁 或荒地,地下具纺缍状 块茎(A,称“香附子”, 治胃痛,消化不良), 秆三棱柱形(B),实心, 叶鞘封闭(C)。区别于 禾本科植物。
香附子花序
叶状苞片3~5,聚伞形花序,具3~10长短不等的 辐射枝,每枝有3~10个小穗;小穗扁线形,花6~26, 红褐色。
绿期长,观赏效果好。适宜气候冷凉,湿度较大 的地区生长抗寒能力强,耐旱性稍差,耐践踏
P441
三、百合科 ( Liliace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