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知识科普ppt演示课件
3 .
(2)可是多发,也可是单发 单个脓肿可很 大,数个脓肿可融为一个大脓肿;小的多 发脓肿(数毫米)可弥漫全肝。 血源性、胆源性常是多发。 隐源性、外伤继发多为单发性。 4、临床表现 (1)发病多较急、或继发于某种感染性疾病。 (2)寒战、高热 为最早、最常见的症状——系肝血运丰 富,肝脓肿形成发展过程中,大量毒素进 入血循环。
c、疼痛进行性加重; d、疼痛部位与癌肿部位有关: 癌位于右叶顶部,痛牵涉至右肩或腰 背部;位于右叶,右季肋部或右上腹痛, 位于左肝,剑下或上腹偏左痛。 e、突发剧烈上腹痛,伴腹膜炎征和休 克:则是癌结节坏死,破裂及出血。
19 .
②全身症状 乏力,消瘦、发热(37~39℃或更高, 弛张型),这与癌组织坏死,毒素吸收或胆 道炎症有关。 发热,用抗生素无效,消炎痛可退热。 ③消化道症状 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腹泻 (可能与门静脉癌栓有关)。 ④晚期 贫血、黄疸、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 腹水、下肢浮肿,恶病质。
15 .
(四)转移 1、肝内扩散 ①PHC极易侵犯门静脉分支,癌栓经门V 系在肝内扩散,也可栓塞胆管; ②癌栓阻塞门V主干可引起门V高压。 2、肝外扩散 血行转移至肺,骨与脑。 3、淋巴转移 ①至肝门淋巴结最多;
16 .Biblioteka ②胰周淋巴结; ③腹膜后,主动脉旁淋巴结; ④锁骨上淋巴结。 4、直接蔓延 向膈及邻近脏器扩散。 5、腹腔种植 (五)临床表现 1、早期 缺乏典型症状,不易诊断。 。
12 .
肝癌(Hepatic carcinoma)
肝癌有原发性和继发性(转移性)两种,继发较 原发多见,约为2~4 : 1。 原发性肝癌 (一)PHC ,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1、东南沿海地区多见; 2、高发年龄40~49岁,男多于女; 3、年死亡率10/10万,仅次于胃Ca、占第 二位;
13 .
10 .
(6)穿破门V、下腔V,内出血或上消化道大 出血(从胆道排出); (7)全身性感染与败血症。 7、治疗 (1)多发性小脓肿: ①全身抗感染; ②全身支持,纠正贫血与低蛋白血症; ③输液、补充水、电解质; ④改善肝功能,增强机体抗力。 (2)单个大脓肿(或多发融合为一)
11 .
①全身抗感染; ②脓肿切开引流,或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 流; ③切开引流,途径: a、经腹腔切开引流; b、经腹膜外切开引流。 (3)血源性肝脓肿 积极治疗原发病灶,抗感染,全身支持。 (4)慢性局限性厚壁脓肿 行肝叶或肝段切除。
17 .
临床诊断确定,如不治疗,常于半年内 死亡(一般为3~9月)。 无症状和体征的肝癌,用AFP和B超发现, 称亚临床期肝癌或小肝癌。 小肝Ca,指癌结节直径为3~5cm 或是≤ 3~5cm。 2、临床期肝癌(有症状和体征) ①肝区疼痛 a、为半数病人的首发症状;
18 .
b、持续性隐痛、胀痛或刺痛,夜间或 劳累后加重(肿瘤长大,肝包膜张力增 加)。
4、高危人群,有慢性肝炎、肝硬变病史, 35岁以上的男性病人。 (二)发病 与肝硬变、病毒性肝炎、黄曲霉素及化 学致癌物(亚硝胺),水土等有关。 (三)病理类型 1、大体形态 (1)结节型:最常见,多伴有肝硬变; (2)巨块型:单发大块状或由许多结节融合 成,较少伴有肝硬变或硬变程度轻;
14 .
(3)弥漫型:少见,全肝满布灰白色结节, 肉眼难与肝硬化区别。 2、组织学 (1)肝细胞型: 占91.5%; (2)胆管细胞型:占5.5%; (3)混合型: 占3%。 3、细胞分化度 Ⅰ级 高分化 Ⅱ级 中分化 Ⅲ级 中分化 Ⅳ级 低分化
9 .
⑧抗阿米巴治疗有效(甲硝唑、氯喹); ⑨治疗 常用非手术——药物、反复穿刺及 支持治疗,上法效不佳、细菌感染、巨大 脓肿或有并发症用外科手术。 6、并发症 (1)穿破膈肌形成脓胸,支气管胸膜瘘; (2)穿入心包、心包积脓; (3)穿向膈下间隙,形成膈下脓肿、腹膜炎; (4)穿破胆道,急性胆管炎; (5)穿破胃、肠、发生内、外瘘;
普 外 科 学
1
.
肝 脏 疾 病 (Hepatic disorders)
一、细菌性肝脓肿 全身细菌性感染,特别是腹腔内感染 时细菌侵入肝,可发生肝脓肿(BHA) 1、细菌侵入途径 (1)胆道 : 胆道蛔虫,胆结石; (2)肝动脉: 体内化脓性病变、骨髓炎、中 耳炎、痈; (3)门静脉: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菌痢; (4)淋巴系统(肝邻近的感染病灶): 化脓
4 .
呈寒热往来,弛张型,可高达41℃,反复发作。 伴大量出汗及脉率增快。 (3)肝区疼痛 ①持续性钝痛或胀痛; ②可伴右胸痛,右肩牵涉痛; ③伴刺激性咳嗽和呼吸困难(炎症刺激膈、 胸膜和肺)。 (4)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系脓毒 性反应和全身消耗。
5 .
(5)右下胸、肝区叩击痛,肝肿大与触痛
7
.
5、诊断
(1)根据肝脓肿“三联征”——寒战、 高热,肝区疼痛及肝肿大,便可确定诊断。
(2)结合辅助检查更有助于诊断。 (3)必要时可在B超引导下行穿刺,抽 得脓而证实。 (4)注意与阿米巴肝脓、右膈下脓肿及 炎症型肝癌相鉴别。
8
.
阿米性肝脓肿诊断要点: ①有阿米巴痢疾史; ②起病缓,病程长; ③高热少,不规则发热,全身中毒症状较轻, 混合感染症状重; ④血清阿米巴抗体(+),细菌培养(-); ⑤大便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 ⑥脓液棕褐色,无臭味,可找到滋养体; ⑦脓肿多为单发、大、常见于肝右叶;
2 .
性胆囊炎、溃疡病穿孔、膈下脓肿; (5)肝外伤后继发感染; (6)隐匿性肝脓肿(Cryptogenic liver abscess),系原因不明。 2、致病细菌 主要是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 由此上述可知,细菌性肝脓肿,指化脓 性细菌引起的肝内感染,亦称化脓性肝脓肿。 3、BHA发生部位及数目 (1)累及右肝叶占77.8%,侵及左肝为 11.5%。全肝占10.7%;
①右上腹或右下胸饱满,局限性隆起;
②局部皮肤凹陷性水肿,肋间压痛;
③右上腹肌紧张、明显触痛;
④肝肿大,明显触痛。
(6)贫血、黄疸、全身浮肿
(7)化验检查
WBC+DC升高或核左移。
6 .
(8)X线检查
①右胸反应性胸膜炎或积液;
②膈肌升高,运动受限;
③肝阴影增大或有局限性隆起;
④胃小弯受压或被推移。
( 9 ) B超 明确部位及大小并指导穿刺,B超可查出 直径2cm的肝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