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脏疾病与营养详解精品PPT课件

肝脏疾病与营养详解精品PPT课件

27
解毒方式:
氧化作用:大肠内食物残渣的腐败 产物腐胺进入肝内,首先被氧化成醛和 氨,醛再氧化成酸,最后酸被氧化为二 氧化碳和水。
28
肝脏利用葡萄糖合成葡萄糖醛酸,结 合芳香酸类,去其毒性。
蛋白质在肝脏代谢产生的硫酸盐与大 肠腐败作用产生的酚类、吲哚类化合物结 合,以降低其毒性损害作用。
29
七、肝脏排泄作用
肝脏疾病与营养
1
第一部分 肝脏概述
2
“五脏”之一 最大的实质性脏器 位于上腹部,
肋缘下不易触及 约占体重的1/40-1/50 成年男性1230-1450克 女性为1100-1300克
3
血液供应丰富, 棕红色。
质软而脆,受 暴力打击或肋骨骨 折,可导致破裂。
4
供体肝植入后
术后缝合
5
人体最大的腺体
8
一、肝脏与糖类代谢
贮存 分布 维持血糖的恒定
9
合成糖原
由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的单糖(主要 是葡萄糖),经门静脉入肝,一部分转变 成肝糖原,贮存量达100g。另一部分经 肝静脉入血循环。
糖异生:肝脏利用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
产物(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合成
葡萄糖或肝糖原的过程。
10
调节血糖
➢ 当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时,葡萄糖 糖原
三、临床症状
可无自觉症状 食欲不振 恶心、上腹饱胀 乏力、体重减轻 肝区疼痛 肝脏肿大
37
四、营养治疗
原则:控制总热量及脂肪、碳水化 合物等营养素的摄入量,避免脂肪在肝脏 过多沉积,阻止脂肪肝的发展和恶化。
质。肝脏受损时,出现白/球比倒置。
17
18
(二) 氨基酸代谢
对人体有害的氨,在肝脏合成尿素。 当肝功能衰竭时,尿素合成减少,血氨含 量升高,可引起肝昏迷。
19
(三) 合成凝血因子
血浆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是凝血 的必需物质。当肝功能不良时,凝血酶 原及纤维蛋白原的合成均减少,凝血时 间延长。
20
制造和分泌胆汁,帮助脂肪消化。 肝功能不好时,胆汁生成排泄障碍, 脂肪消化不良,引起腹泻和消瘦。
6
功能最多、最复杂、 最重要的代谢器官(化工厂)
动物在完全摘除肝脏后,即使给予相 应的治疗,最多能生存50多个小时。
7
各种营养物质 肠道吸收 血液 肝脏,
在各种催化酶的参与下,每时每刻进 行着各种化学反应。
(四)血胆红素代谢
肝脏将血液运来的间接胆红素改造 成直接胆红素,以胆汁的形式排入肠内。
21
四、肝脏与维生素代谢
肝脏能贮存维生素,直接参与代谢 (一)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分泌胆盐,促使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22
(二)胡萝卜素代谢 肝脏含有胡萝卜素酶,使胡萝卜素 转变为维生素A,并把95%维生素A贮存 于肝内。
23
(三)维生素代谢 许多维生素在肝内形成辅酶,参与各 种物质代谢,如维生素B,构成脱羧酶的辅 酶,参与糖类代谢; 维生素C可以促进肝糖原形成,缺乏能 产生肝脂肪变性;增加体内维生素C的浓度, 可保护肝内酶系统,促进肝细胞再生。
24
五、肝脏与激素代谢
肝脏能将许多激素分解,使其失去 活性,叫做激素“灭活”。肝病者不能有效 地灭活雌激素,使其在肝内积蓄,可引起 性征的改变,如男性乳房发育;
有几百种的酶类。
16
(一)蛋白质合成
食物中
蛋白质
合成
各种组织蛋白质、 以及酶和激素等
消化 吸收
体内氨 基酸
氨基转换作用 形成新的氨基酸
(动物体内的非必需氨基酸)
含氮的部分:氨基 3;H2O+能量 不含氮的部分
合成 糖类、脂肪
氨基酸从门静脉输送到肝脏,在肝脏中合成蛋白
25
雌激素可扩张小动脉,肝病患者手掌 可出现红斑,俗称“肝掌”,
局部小血管扩张扭曲而形成蜘蛛痣; 醛固酮和糖皮质激素灭活障碍,使得 水和钠在体内潴留,引起水肿。
26
六、解毒功能
是人体主要的解毒器官,外来的或 自身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都要经过肝 脏处理,使毒性变小或溶解度加大,最 后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
肝细胞不断清除体内的代谢产物 ,通常先由肝脏保存,以防止向全身扩 散,然后再缓慢地随胆汁排入肠腔。
30
病入膏肓:肝脏没有痛觉神经
膏:心尖脂肪,肓:心脏与膈膜之间。 《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 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 焉,不可为也。”
31
第二部分 脂肪肝的营养治疗
32
➢ 当葡萄糖低于正常值时,糖原 葡萄糖
➢ 肝脏病变后,肝内糖原的合成、贮存、释放都 发生障碍,使血糖不稳定。
进食后出现一过性的高血糖,当饥饿或进食减 少时,又会出现低血糖:感到饥饿,四肢无力、 心慌、多汗等。
11
乳酸堆积
当肝脏受到损害时,乳酸不能及时转 变为肝糖原或葡萄糖,堆积在体内。活动 后或肝功能出现波动时,症状明显加重, 发生肢体酸疼,严重时可产生酸中毒。
一、什么是脂肪肝?
肝脏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2/3 是磷脂。
轻度:5%~10%; 中度:10%~20% 重度:20%~25%
33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肝脏脂肪过多,超过 处理能力:
1.疾病: 肥胖:50% ,肥胖程 度与脂肪肝发生率及程度 明显相关;
糖尿病:40%
34
高脂血症:关系最密切的为高甘油三 酯(TG)血症。
12
二、肝脏与脂肪代谢
肝脏是甘油三酯、磷脂及胆固醇代 谢的场所。肝脏分泌的胆汁酸盐,可活 化脂肪酶,促进脂肪的乳化及吸收。
肝脏患病时,胆汁分泌障碍,影响 脂肪消化、吸收和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13
脂肪酸减饱和作用:使饱和脂肪转变 为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脂肪进一步分解 和转化。
类脂代谢活跃:将摄入的各种脂肪转 变成血浆中的磷脂、胆固醇、胆固醇酯与 脂蛋白。
嗜酒:健康成人短期内大量饮酒(每 天100~200克,连续10~20天)。
药物中毒:10%,四环素、乙酰水杨 酸等;
诊断:B超和CT。
35
2.进食过多脂肪,或能量过剩,进入 肝内的脂肪过量;
3.肝内脂肪运输障碍。 卵磷脂(脂蛋白原料)不足,脂蛋白 合成过程发生障碍,或营养不良致使脂蛋白 短缺。
36
14
氧化脂肪酸产生酮体:
运至其他组织如肌肉,氧化产生能量。 当糖类代谢发生障碍,机体能量主要靠脂 肪供给,酮体产生过多,可出现酮尿。 将多余的胆固醇,变成制造胆汁的成分
15
三、肝脏与蛋白质代谢
肝脏由大量蛋白质组成:蛋白质含 量占肝脏干重的1/2,其中球蛋白约占总 蛋白量7/8,白蛋白约占1/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