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学教案
CQWY/QR-JX-11
课题:第二章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一)
教学目的要求:引导学生坚持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实践放飞青春梦想。
重点: 1.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确立和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
难点: 1. 理想信念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2.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
教具: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讨论法
教学内容小结: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确立和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
布置作业:课后预习
课后分析:
目前社会上认为当代大学生存在着“八有八无”现象:
有智商、无智慧;有知识、无思想;有文化、无德性;有目标、无信仰;有规范、无道德;有欲望、无理想;有青春、无热血;有索取、无奉献一、理想信念及其作用
(一)理想的含义和特征
1、理想的含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的特征
(1)理想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从形式上看,理想是主观的精神现象。
主体的需要、价值观、人生观等都会影响人的理想的形成。
但从内容上看,理想又具有客观的因素。
理想是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映,因而理想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
理想也只有在现实中才有可能实现,如果不具有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就不是理想,而是空想或幻想。
理想与空想有着严格的区别。
空想是一种没有客观根据、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现的想象。
与空想相比较,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具有科学性,经过努力最终是能够实现的。
【例】有的幻想具有潜在的实现可能性,随着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发展,也有可能转化为现实,如“嫦娥奔月”是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的一个幻想,现在由于航天工业的发展,人类登上月球已经成为现实。
(2)理想具有时代性;(3)理想具有阶级性;(4)理想具有实践性;(5)理想具有超越性。
(二)信念的含义及特征
1.信念的含义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见解及理想坚信不疑,并努力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是为理想而奋斗的内在精神力量。
【例】陈果的悲剧
【教师总结】才女自毁成为“法轮功”的殉葬品绝非偶然,它暴露出陈果在理想信念问题上的空虚与迷惘。
2.信念的特征
(1)稳定性。
对对象的一般认识由于认同而内化为信念,经历了情感的深入,不仅具有了理智上的坚信不移,而且得到了情感上的强烈支持,人的某种信念一旦形成,哪怕条件再艰难,环境再恶劣,也是难以改变的。
“法轮功”在理论上是极为荒谬的,是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的,是害人害己的,可为什么还有那么一些人顽固地坚持不放呢?信念具有远比一般认识要高的稳定性,要改变一个人的错误信念,是很不容易的,而且会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
(2)执着性:信念的稳定往往带来情感上的执著。
(3)多样性。
不同的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求都会形成不同、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不同的人,由于众多的原因,会形成各不相同的信念,这是客观存在的。
一个班的大学生,其信念也并不完全相同。
(4)亲合性。
亲合性是信念在感情上的表现。
二、理想信念对大
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17分钟)(一)、理想信念的作用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案例】毛泽东的《赠父诗》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2、我们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3、提高人生境界【案例】农民工的梦想
有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农民工在砌一堵墙。
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
”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
”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开心,说:“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
”10年后,时间将三个人分出了层次: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二、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想信念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理论前提。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例】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
自私的,有限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永恒地发挥作用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
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例】英国广播公司1999年在国际互联网上以“谁是本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为题作了一项民意调查。
这项调查的结果,共产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德国人卡尔•马克思在众多候选人中名列榜首。
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已任。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墓碑上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例】马克思在100多年前就预言,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列宁说资本主义是腐朽的,垂死的。
但现实是,资本主义不但没有灭亡,而且获得了新的发展。
在二战以后的50多年来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发展,超过了以往几百年历史发展的总和。
表明它有继续存在、发展的生命力。
那么,我们该如何来看待这种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的新情况?
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有其内在的原因:①在与社会主义的较量过程中,不断自觉地进行了自我调节和调整,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有效作法。
②借助于科学技术的推动,新的科技革命推动;③在经济发展上,将计划因素(社会统一计划)引入市场,实行政府调控,将市场与计划结合起来,即将“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利用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调节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使经济危机趋于缓和;④借鉴福
利政策和保障制度,工人运动逐渐走入低潮;⑤由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不断开拓了国际贸易空间。
但其本质依然没有改变。
从历史看,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形态,都不可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
生产力越落后,转变所需时间越长。
原始-奴隶(数千年乃至上万年的过渡时期)奴隶-封建(从西欧来看,公元1世纪前后开始到10世纪前后结束,约1000年。
如果计算到5世纪罗马帝国灭亡开始进入封建社会,也是500年)封建-资本(资本主义因素从14世纪地中海沿岸产生到16世纪转向资本主义社会,经历200多年。
如果算到英国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则是300多年)资本-社会(不到200年)。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