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金融理论与实务(贾玉革主编)
金融理论与实务(贾玉革主编)
我国人民币制度内容3
★
金融理论与实务
三、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 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储备货币的“双挂钩 ” (以美元为中心) 布雷顿森林体系 固定汇率 ★ 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内在矛盾(特里芬难题概念) 崩溃 原因 外在:美经济 外汇逆差 黄金外流 挤兑黄金 美元危机 浮动汇率合法化 牙买加体系 黄金非货币化 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国际收支调节多样化
国家 管制
通货膨胀 因素
有效汇率含义
金融理论与实务
第二节 汇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一、汇率决定的各种理论 1.国际借贷说:外汇应收>应付 汇率 2.购买力平价说:汇率由两国的购买力决定 绝对购买力:“一价定律”,认为 汇率由两国物价指数决 定 相对购买力:汇率由两国的相对通货膨胀率决定 3.汇兑心理说:人们心理预期对汇率的影响 4.利率平价理论:利率高低引起外汇流动 5.货币分析说: 6.资产组合平衡理论:汇率受多个市场的影响
《金融理论与实务》内容体系
货币理论
金融市场理论
金融中介理论
宏观均衡理论
货币制度、 信用、利 息与利率
金融工具、 金融市场
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 信托、保 险
供求与均 衡、通货 膨胀、货 币政策
图1 金融理论与实务内容体系图
金融理论与实务
《金融理论与实务》目录
自由铸造意义: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保持币值物价稳定 操作图:铸币 铸币市值 铸币熔化退出流通,铸币 市值
金融理论与实务
二、国家货币制度的演变 银本位制(白银)(因白银市值下降,计价交易不便 金 属) 货 金银复本位制 平行本位制(市场供求决定比价) 币 双本位制(劣币驱逐良币概念) 制 度 金币本位(黄金、自由铸造熔化) (最早:英国) 金本位制 金块本位(不能铸金币) 金汇兑(不能铸金币)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特点3 ★
二、利率的种类
市场基准利率(无风险利率) 调整该利率引导其 基准利率 央行确定官定利率 它利率变调控经济 决定 方式 市场利率 供求关系决定 自由议定 官定利率 央行确定 调控经济 行业利率 维护公平竞争 行业确定 固定利率(适合短期) 是否调整 浮动利率(适合长期) 名义利率 联系:名义=实际利率+物价变动率 考虑风险 实际利率 ★ 期限不同 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
信 用 货 币 ( 概 念 )
不足值货币(概念)
推动货币形式演变的动力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 的发展对货币产生的需求
金融理论与实务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基本职能(交易媒介、财富储藏) 交 易 媒 介 职 能 计价单位(价值尺度) 交易媒介(商品流通中,作为流通手段与交易媒介作用) 支付手段(赊销、预付款时,货币与商品不同时同地相向)
金融理论与实务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货币形式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 第三节 货币制度
返回
金融理论与实务
第一节 货币起源与形式演变
一、货币出现伴随着商品交换发展: 物物交换(时间、空间、同需、价值) 媒介交换(货币)(主要形式) 马克思:货币起源说(劳动价值理论)★ 社会分工、私有制 自己生产产品并不能完全满足自己 需求、私人财产 交换(等价) 简单价值形式 扩大价值形式 一般等价形式 货币形式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章 信用 第三章 利息与利率 第四章 汇率与汇率制度 第五章 金融市场概述 第六章 货币市场 第七章 资本市场 第八章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第九章 金融工具体系 第十章 商业银行 第十一章 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 第十二章 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第十三章 货币的均衡与失衡 第十四章 货币政策
金融理论与实务
第二节 利率的计量与种类
一、利率的计量 单利:利息P×r×n n 复利:利息P×(1+r)-P 现值:复利下的本金 P n 终值:复利下的本利和 S=P(1+r) 到期收益率:投资的年平均收益率(等同于利率)
金融理论与实务
财富储藏职能(货币为什么有财富储藏职能)
金融理论与实务
第三节 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含义其构成要素 货币制度含义: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 理等进行的一系列规定。 货币材料(材料决定本位制名称) 货币单位(名称、值)(人民币、元) 构成要素 货币种类(主币、辅币) 法定支付能力(无限法偿、有限法偿) 铸造或发行(主币垄断或自由铸造、辅币垄断)
金融理论与实务
第四节 利率的作用
一、利率的一般作用★
影响个人收入在消费储蓄间比例。 利率 储蓄 消费 微观 影响人们对金融资产的选择。 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 利率 投资
宏观 经济萧条 利率
经济高涨 利率
促进消费投资,拉动经济
抑制消费投资,抑制经济过热
第三章 利息与利率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式 利率的计量与种类 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利率的作用
金融理论与实务
第一节 利息与收益的一般形式
一、货币的时间价值 含义:同等金额、现值>未来值 为什么说利息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 生产者贷款 经营收入 归还利息,剩下利润 即利息衡量收益的高低 C=P×R 二、收益的资本化(概念) P=C R
金融理论与实务
二、货币形式演变:商品货币
商 品 货 币
信用货币
实物货币(贝)(最早)(缺点:不易分割、不易保管、需要量大) 足值货币(概念)(货币商品本身价值与购买价值的关系) 金属货币(铜铸币、银铸币、银元)(数量有限) 纸币(我国北宋交子) 银行券(商业银行——中央银行) 存款货币(转账) 电子货币(银行卡)
,外汇汇率 本
币贬值
间接标价:本折外 当本币不变,外币 ,本币汇率 本 币升值 种类:
制定 基准汇率:各关键货币与本币兑换比率 美、欧、日、 港、英 方法 套算汇率:根据基准汇率套算本币与其他货币比率
金融理论与实务
银行 买卖
买入汇率 卖出汇率 中间汇率 官方汇率 市场汇率 名义汇率 实际汇率
二、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
金融理论与实务
第四章
汇率与汇率制度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 第二节 汇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第三节 汇率的作用 第四节 汇率制度
金融理论与实务
第一节 外汇与汇率
一、外汇的含义与种类 含义:外币表示,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 形式:外币现钞、外币支付凭证或工具、外币有价证券、特
金融理论与实务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一、利率决定理论 1.马克思认为: 利率处于0——平均利润率之间,高低取决于双方竞争 2.西方利率理论 传统利率理论:储蓄>投资,利率 ,储蓄<投资,利率 凯恩斯:货币需求>供给,利率 ,货币需求<供给,利率 可贷资金:利率受储蓄、投资、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影响 二、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 风险因素(正比) 通货膨胀(正比):与名义利率相关 利率管制
金融理论与实务
பைடு நூலகம் 三、信用的作用
积极作用:调剂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消极作用:信用风险(含义)
金融理论与实务
第二节 现代信用形式
一、商业信用 含义:工商企业间、赊销或预付款 作用:促使恢复中断的商业链条,促使生产流通顺畅 局限:规模受限、方式受限、期限受限 含义:载明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 特征:有价、有期限、可转让、法定式样、无因 工具 商业汇票:命令式票据(商业承兑、银行承兑) (商业票据) 种类 商业本票:承诺式票据 票据签发:无需担保或抵押 行为 票据背书:票据转让、背面、记载信息 票据贴现:转让、商业银行、提前收垫支 票据抵押:商业银行、申请贷款
二、融资方式
直接融资含义:企业部门 直接债权债务关系 债券、股票 间接融资含义:存款 银行(债务方、债权方) 赤字单 位
两 种 方 式 优 缺 点 比 较
优点:引导流动、提高效益、长期资金、成本低 直接融资 缺点:受金融市场发达程度限、风险高 ★ 优点:灵活便利、分散风险、规模经济 间接融资 缺点:减少监督、筹资成本较高
金融理论与实务
二、银行信用 含义: 特点:中介职能、独立买卖、方式、期限数量灵活 与商业信用关系
金融理论与实务
三、国家信用 含义 作用:扶持相关产业,经济干预 中央政府债券(国债)(弥补赤字、建 设) 一般责任债券 工具 地方政府债券 收益债券 地方担保债券 四、消费信用 含义 形式:赊销、分期付款、消费信贷(含义) 积极:促销、扩需、生活质量、更新换 代 金融理论与实务 作用 消极:掩盖消费品供需矛盾、盲目消费
别提款权、其他外汇资产★
种类: 自由外汇 是否自由兑换 交割期限
金融理论与实务
美元、欧元、日元、港元、瑞士法郎
非自由外汇 远期外汇(期汇)按合同约定在未来办理交割 即期外汇(现汇)买卖成交后2个营业日内交割
二、汇率
标 含义: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价 法 直接标价:外折本 当外币不变,本币
金融理论与实务
二、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1.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货币价值 抛售该货币 需求 货币对外贬值 外汇汇率 本币汇率 2.经济增长 短期经济 进口 外汇需求 外汇汇率 长期经济超过其他国家,该国货币会对外长期升值趋势 3.国际收支 逆差 外汇供给 < 外汇需求 外汇汇率 本币汇率 顺差 外汇供给> 外汇需求 外汇汇率 本币汇率 4.利率 高利率国吸引套利 该国外汇供给 外汇汇率 低利率国引起外汇流出 该国外汇供给 外汇汇率
金融理论与实务
四、欧洲货币联盟与欧元
金融理论与实务
第二章 信用
第一节 第二节 信用的含义与作用 现代信用的形式
金融理论与实务
第一节 信用的含义与作用
一、信用的含义 信用 道德范畴的信用 经济范畴的信用含义 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区别:强制性与非强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