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教案
⑤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且透明的。
⑥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送回原处。
(六)作业24页练习1、2题
自己浏览课本,了解使用显微镜步骤。
对照教材学习:显微镜的各部名称及镜,调节准焦螺旋等。
教具准备:显微镜玻片视频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课件:显微镜下的微小生物。一滴水中有什么呢?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我们要研究细胞,首先要看到它。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看清楚就必须借助显微镜。
2.新课学习
1.接着指导学生看教材P36,对照实物,从上到下辨认显微镜各部分结构。两人一组,合作学习,认识其结构。
观察,模仿,记忆。
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观察,默记操作要领。找出自己在操作过程中不规范的地方,加以改正。
显微镜的操作步骤:一取二放三安装,四转低倍五对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镜筒细观赏;九退整理后归箱,十全十美你最棒。
明白使用显微镜的重要性
回答问题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操作
给学生时间讨论并归纳
板书设计
第一节显微镜的使用
②用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物镜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是拇指与食指握住转换器边缘转动,而不是用手指扳物镜。对光后,不要再随意移动显微镜。
③观察时,左眼看显微镜,右眼睁开。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防止将标本压碎。
④物像是倒像,物像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在视野中物像偏在什么方向,玻片标本就移向什么方向。
一、显微镜的结构
二、显微镜的操作
1、取镜和安放2、对光3、观察4、收镜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课型实验课总课时数12分课时数2授课日期10月11日
教学目标1说明显微镜的构造与功能。
2规范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像。
3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治学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能用低倍镜快速看到清晰的物像。
①你怎样取镜和安放?
②你是如何对光的?转动转换器应该怎么操作?
③如何对物体进行观察?
④显微镜放大倍数与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有何关系?
视野中的物像不在正中央,怎么办?
⑤“为什么写在不透明纸上的数字在显微镜中观察不到呢?”
⑥显微镜使用完后,怎么办?
(3)师生共同归纳使用显微镜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取送显微镜时一定要一手握镜壁,一手托镜座,千万不要一只手提着显微镜。
2.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第一步:取镜和安放——从镜盒中取出,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壁,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并安装目镜,强调手指不可触摸镜头。
3.自主学习,亲身实践
(1)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显微镜、探索观察自制写有“上”字透明胶片,巡回指导,及时点拨纠正。
(2)教师适时发出疑问和点拨,指导使用显微镜时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