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总 述 (3)2.基本数据 (3)3.材料选用 (4)4.结构简介 (4)5.杆件连接 (4)6.构件编号 (5)7.安装允许误差的一般规定 (6)8.基础部分安装误差 (6)9.钢柱部分安装误差 (6)10.梁安装误差 (6)11.平台扶梯安装注意事项 (7)12.防锈涂料 (7)1. 总 述 :1.1辽宁调兵山项目2X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钢结构为独立式全钢结构的构架。
1.2辽宁调兵山项目2X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钢结构是按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等有关标准及美国钢结构协会规范(AISC)设计的。
1.3辽宁调兵山项目2X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钢结构的制造和验收,按上海锅炉厂标准SG0801《锅炉栓焊钢结构制造技术条件》以及SGM-5.11《栓焊钢结构制造工艺规程》进行。
1.4辽宁调兵山项目2X300MW 循环流化床锅炉钢结构每台重近4000吨,其中包括扶梯、栅架、扶手栏杆和大屋顶。
1.5钢结构主要构件在工地采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螺栓直径为M22和M24,预计整台钢结构需要约7万付高强度螺栓连接副。
1.6钢结构共分5个安装层,并按先后顺序进行设计、制造、发运和安装。
第一层标高自0.0m至7.6m,第二层自7.6m至19.4(19.6)m,第三层自19.4m至26.6m,第四层自26.6m至33.6(34.7)m,第五层自33.6(34.7)至锅炉炉顶钢架。
1.7锅炉钢结构的顶部设置有防雨轻型屋顶。
2. 基本数据:2.1 根据用户所提供的资料,钢结构按照地震烈度为Ⅵ度地震设计,Ⅶ度构造设防,风力按50年一遇基本风压0.57kN/m2考虑。
2.2 锅炉检修平台的设计活荷载为4 KPa,其余各层平台的活荷载为2.5KPa,扶 梯的活荷载为2 KPa。
2. 3 锅炉钢结构设计时,考虑了在各向地震或风力作用、设计院的管道荷载以及锅炉设备等荷载等作用,并在各种荷载组合中选取最不利值的荷载组合为钢结构计算时的设计荷载。
3. 材料选用:3.1 工字钢、槽钢以及角钢采用我国Q235钢,钢柱、大板梁采用优质A572(Gr50),大型的H型钢采用Q345钢。
垂直支撑、刚性平面的轴线梁、次梁等的材质为B 级钢。
3.2工地对Q235钢的焊接连接采用E43××型焊条,A572、Q345采用E50××型焊条。
3.3高强度螺栓按国家现行标准GBT/3632~3633-95选用。
螺栓材料20MnTiB,螺母材料为#35钢,垫圈材料为#45钢。
4. 结构简介:4.1锅炉钢结构(不包括锅炉屋顶结构及围护结构)的宽为40米、深度为45.2米、高度为61.3米(大板梁顶标高),共分五层,主要支吊钢架包括:炉顶钢架、炉顶支撑、受压件支吊钢架、旋风分离器支吊钢架,外置床、回料器支吊钢架、冷渣器支吊钢架、烟风系统支吊钢架、各层刚性平面和平台、扶梯以及其它设备所需的支吊结构。
4.2炉顶钢架由主梁、次梁、受压件支吊梁组成,形成一个刚性平面,锅炉受热面通过吊杆悬挂在此平面上。
炉顶钢架中共有15根大板梁,最大一根梁高度为3.4米,重约45吨。
4.3刚性平面(除炉顶钢架外)有7.6米、19.4(19.6)米、26.6米、33.6(34.7)米、47.5(48.6)米共五层,它由水平梁、支撑等构件组成,是维持锅炉钢结构稳定的主要组成部分。
4.4锅炉钢结构除了设置有刚性平面外还在垂直立面中沿锅炉深度方向设置了K-A排、K-C排、K-E排垂直支撑、沿锅炉宽度方向设置了K-1(K-5)列、K-2(K-4)列以及为紧身封闭所设K-0(K-6)列垂直支撑,垂直支撑的主要作用是维持锅炉钢结构稳定,并作为传递风力、地震力的主要构件。
4.5锅炉主扶梯集中布置于锅炉两侧,靠近炉后,它与平台组成一个供锅炉维护、监督和检修用的通道系统。
4.6锅炉顶部的大屋顶为桁架式轻型屋架结构。
5. 杆件连接:5.1 本锅炉钢结构柱(连柱底板)与基础为固接结构、梁为嵌入式结构,安装时应注意先后次序和方式,不得任意在构件上割缺。
5.2 锅炉钢柱以柱与柱之间的顶紧面传递受力,安装时应采取措施确保顶紧面的相互紧贴,以保证钢柱传力有效。
5.3 钢结构安装前,须先熟悉图纸,按照图纸明细表,核对及清点构件,并验 证质量保证书,查阅有关设计更改,材料代用等技术文件。
5.4 构件安装前,应复查构件的外形尺寸,由于运输过程中损坏、变形,必须 按图纸进行校正、修复。
5.5 构件主要尺寸的测量和复查须用经质量部门鉴定合格的测量工具,且构件测量所用计量工具的精度应与制造厂一致,室外测量应在相似的自然条件下进行。
5.6 高强度螺栓副的储运、保管和施工应严格按有关扭剪型高强度螺栓施工规程(JGJ82)要求执行。
5.7 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应按本厂所提供的图纸,校对螺栓副的规格和数量,以防错用。
本厂提供的数量,已按设计需要量增加3%的余量。
5.8 钢架的垂直支撑和水平支撑均为重要的受力构件,未经设计人员同意,不得随意取消、缓装,也不得在杆件上擅自增加安装荷重。
5.9 不得随意在主梁次梁的下翼缘上焊接构件。
5.10 高强度螺栓连接安装孔不得随意气割扩孔。
5.11冷渣器平台、给煤设备、外置床、旋风分离器、预热器四角平台、安全阀平台,应待这些设备就位后安装,安装时可按具体情况作出适当调整(已供部分构件作现场调整)。
5.12 在安装过程中如发现个别梁与梁,梁与柱之间的连接存在间隙大于2mm但小于4mm,应填2mm填板。
5.13 第一层钢结构校正完毕后必须进行二次灌浆,并经过一定的保养期,当二次灌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安装以上各层钢结构。
5.14 对钢结构组件图中弯矩连接处(图中符号M.C)除了高强度螺栓连接外还应按要求进行工地焊接。
6.构件编号6.1构件编号供安装者使用,安装时根据安装图和构件编号即可确定它的连接位置、标高和方向。
6.2构件编号一般应油漆在柱的下部或梁的左端。
6.3 构件编号在构件的位置应与安装图中所示的位置相同。
6.4 构件编号说明:X——X X——X X X构件在安装图中顺序号(零件序号)构件所在组件的代号或钢柱轴线坐标安装层次7.安装允许误差的一般规定除本规定外,其余可参考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以及SDJ245-88《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的规定。
7.1锅炉平台标高安装允许误差为±5mm。
7.2钢结构框架顶部的偏斜位移不得超过15mm。
8.基础部分安装误差:8.1柱脚底板与基础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不得少于85%。
8.2主要底脚板邻近二中线之间的误差每米为1mm,但最大误差不得超过5mm。
8.3第一排至最后一排柱脚底板中心线间总的误差不超过±10mm。
8.4相邻两排柱底板对角线距离,最大不得超过±10mm,总的柱底板对角线距离不超过±15mm。
9.钢柱部份安装误差:9.1柱的轴线对竖向线的偏差为1/1000柱长,但最大不超过15mm。
9.2每一安装层柱的弯曲度每米1mm,最大不超过10mm。
9.3安装后,柱的总长误差为±5mm。
9.4安装后,柱总长内弯曲度为每米1mm,但最大不超过15mm。
9.5钢柱对接接触表面允许的局部间隙最大不超过0.3mm,并保证有75%以上面积紧贴。
10.梁安装安装误差:10.1梁的弯曲度每米1mm,最大不超过10mm。
10.2炉顶相邻次梁中心线至中心线之间距离容许误差±5mm。
10.3相邻次梁之间的对角线距离允许最大误差为10mm。
11. 平台扶梯安装注意事项:11.1 本锅炉平台为栅格平台,栅格板的铺设和扶梯安装必须按照各层平面的布置图。
其栏杆、扶手等附件属于平台杂件,它的供货在平台杂件中,栏杆的安装位置应参照相应的平台布置图和平台杂件典型布置图进行施工。
11.2 锅炉通道及平台,采用高度为30mm的镀锌栅格板,扶梯宽800mm,仰角一般为40度,栏杆,扶梯、扶手在厂内组装及分片出厂工地配置。
11.3 平台、平台扶梯安装时,允许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切割、修整。
11.4 安装平台扶梯,栏杆柱应平直,圆滑过渡尽可能美观,保持平整过渡。
安装平台应注意整齐、美观、未经同意不得任意开孔、切割,如由于设计及安装误差必须开孔时,应作好加强措施。
12. 表面处理和防锈涂料12.1 锅炉钢结构的表面处理采用喷砂或(抛丸)处理。
12.2本工程锅炉钢结构(包括平台扶梯)出厂前已涂刷了底漆和第一道面漆,钢结构在工地安装完毕后,构件应再涂刷一道面漆,油漆的涂刷由用户委托安装单位进行,面漆的颜色用户决定。
12.3涂刷面漆应按油漆供应厂家的技术要求进行。
12.4由于本工程锅炉钢结构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在连接节点处需要安装单位在现场高强度螺栓终紧结束后,在节点处应及时涂刷与制造厂钢结构相同材质和品牌的油漆,油漆的涂刷由用户委托安装单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