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港池岛港口、铁路、道路联运布局研究
李群朋(唐山市曹妃甸区城乡规划局,中国唐山)
【摘要】曹妃甸港池岛四面环海空间资源受限,但岛上聚集了大量从事下海煤炭储运级配、上岸矿石储运及散杂货物储运的企业,对港口、铁路、公路之间联运的需求巨大。
同时港池岛开发建设涉及的业主不同,项目进展不一,铁路、道路、管网、皮带长廊等线形工程需要交叉跨越,影响项目用地和各项设施用地布局的因素复杂。
为统筹区域开发建设,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保证各企业项目及公用工程分期实施条件,需要将港池岛内各项工程分类梳理,统筹布局。
通过本文研究希望可以对曹妃甸和其他物流枢纽区域的规划设施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曹妃甸港池岛港口铁路道路布局研究
曹妃甸港池岛自2004年4月开始吹填造地以来,项目建设已出现井喷式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的制定区域总体布局方案,组织好港口、铁路、公路等集疏港交通。
1 港池岛概况
1.1 范围
曹妃甸港池岛位于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的中南部,一港池和二港池之间,是一座由人工吹沙填土新筑成的岛屿,南北长9km,东西宽3.3km,规划总占地面积2529.5公顷,规划岸线长度22.5km。
1.2 现状
目前港池岛上建成营运的项目有铁路曹西线及曹妃甸西站;国投集团曹妃甸煤运有限公司的办公基地和配套1亿吨规模的煤炭运输、卸车、存储、装船下海的翻车机房及配套的运煤皮带廊道及煤炭一、二期堆场、码头泊位等设施;秦皇岛煤二期5000万吨规模的翻车机房及配套的运煤皮带廊道及煤炭堆场、码头泊位等设施;通往港池岛西通路跨纳潮河大桥已经建成达到通车条件,配套引道等正在紧张建设中,环岛路的东环路已经建成通车使用。
同时,还有合作意向的项目10个正在选址和洽谈中。
上述企业从性质来说,主要是从事下海煤炭储运级配、上岸矿石储运及少量散杂货物储运等业务。
2 开展布局研究必要性分析
港池岛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屿,空间有限,但岛上聚集了大量从事下海煤炭储运级配、上岸矿石储运及散杂货物储运的企业,对公路、铁路和港口之间联运的需求规模巨大。
同时,港池岛开发建设涉及的业主不同,项目进展不一,铁路、道路、管网、皮带长廊需要交叉跨越,影响项目用地和各项设施用地布局的因素复杂。
为统筹区域开发建设,保证各企业项目及公用工程分期实施条件,需要将港池岛内的项目、铁路、翻车机房、皮带运输廊道、公路、管网等设施分类梳理,
统筹布局。
3.1 设计思路
1、合理选择铁路、公路、皮带输送廊道等多种联运方式,线位尽量顺直简洁,缩短运输距离,尽量减少二次倒运,最大限度的节能环保,降低运营维护费用。
2、集约利用土地。
充分利用既有交通走廊,减少对土地的分割及对土地的占用,在既有线改建时,严格控制改建线与既有铁路的间距,对桥、涵构筑物间距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压缩,以减少夹心地、三角地的形成。
不可避免形成夹心地的,尽可能在夹心地内布置相关站后设施,以充分利用土地。
3、综合考虑铁路、道路、皮带运输设备等纵断面设计,满足不同建设单位分期建设的设施相互跨越和避让需求。
4、车站、段、所房屋布置尽可能集中布置,避免分散布置引起的夹心地造成浪费;编组站车场尽量布置紧凑,减少场间的间距,并在形成的三角地中布置房屋及段管线等设施,尽量节省土地。
尽量降低编组站的标高,减少占地。
3.2 运输需求调研
港池岛聚集了众多物流及加工企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港口。
其中,煤炭码头一期至七期项目,各期运输能力为5000万吨/年,总计吞吐能力3.5亿吨/年,分属国投集团、河北港口集团、华电集团、华能集团、内蒙古等企业,其煤炭货源通过大秦铁路、蒙冀铁路经曹西铁路运至港池岛铁路货场,经皮带输送机运至码头堆场,再经装船机倒运装船运往煤炭需求地。
内蒙古、北京、弘毅码头为矿石装卸码头,货源为国外进口的矿石,采用矿石货轮倒运抵港池岛矿石码头,经皮带输送机倒运至铁路装车,运至华北钢铁企业,或经公路运至唐山周边钢铁生产企业。
河北钢铁集团的钢铁物流加工项目综合采用港口、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实现原材料和产成品的运入和运出。
岛上还有开滦储配煤、博鳌储配煤、中化矿石储运、中冶矿石物流等中小项目依托与上述龙头项目合作,主要采用公路疏港。
粗略计算,上述项目累计港口运能需求为运入1.97亿吨/年,运出4.27亿吨/年。
铁路运能需求为运入4.15亿吨/年,运出1.4亿吨/年,公路运能需求为运入1200万吨/年,运出量为4800万吨/年。
由于港池岛四面临海,为了更好的满足港口、铁路、公路等公用工程对企业项目配套需求和配套效益,结合已建成的曹西铁路一期环线和煤码头项目布局,考虑拟建项目用地限制,按照环状布局更为有利。
即:由内而外分为5个圈层,核心圈层为铁路环线。
第二圈层为高压电力走廊(利用架空电力塔间的安全距离空间,开挖河道,满足雨水蓄排功能)。
第三圈层为环路,串联起大多数项目。
第四圈层为市政管廊带,临近项目便于接入给排水、电力、燃气、热力、通讯等管网。
第五圈层为港口项目及服务区。
3.3.1 港口布局方案
为了增强同类设施配套的集群规模效益,便于建成后运营与管理,本着“深
水深用,浅水浅用”和“合并同类项”的思路分区布置各类码头和物流项目。
由于港池从北向南逐渐加深,水深15-25m,因此考虑煤炭下海码头主要布置在港池岛东南部,泊位靠泊能力5-15万吨级,矿石上水码头主要布置在西南部,泊位靠泊能力25万吨级,其他散杂类通用码头布置在港池北部。
3.3.2 铁路布局方案
港池岛曹西铁路环线和翻车机房功能为煤炭下水,从内向外分为6层,依次为:国投集团、华能集团、河北港口集团、华电集团、北京局及内蒙古铁路线和翻车机房,翻车机房和港口堆场采用皮带输送廊道链接。
曹西铁路总运能 3.5亿吨/年,翻车机房6座,重车到发线30条、空车到发线22条,卸车环线19条。
铁路总占地规模约360.8公顷。
规划汉南铁路延长线接入港池岛并在曹西车场西侧设置汉南车场,功能为满足矿石上水和散杂货疏港。
在实施次序上考虑采取近远期结合:近期利用既有曹西铁路的富余能力,利用返回空车接汉南车场装车后接入曹西铁路。
远期利用规划汉南铁路延长线接入该车场。
3.3.3 道路交通方案
(1)结构布局。
港池岛内道路划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个等级。
主干路全长15.47km,承担港池对外交通和岛内环路功能。
次干路全长12.93km,主要为北部服务区城市型市政道路。
支路全长 1.77km,主要为环路外侧的项目间配套路,便于汇集交通流和随路接入市政管线。
(2)道路断面。
由于港池岛区域道路主要承担疏港交通功能,考虑降低工程造价、便于后期维护管理,因此主要采用“公路+管廊带”形式。
其中,道路采用“一块板”形式,港池岛环路外侧规划20米管线带,主要有10kV电力,给水、原水、及通讯管线,燃气、热力管线。
环路与铁路之间规划120米宽高压电
力走廊。
4 结语
通过对港池岛港口、铁路、公路的布局研究,实现了区域各资源要素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平衡。
一是通过对港池岛空间结构的优化布局,可指导项目选址,各项工程有条不紊的开展。
二是港口、铁路、公路的无缝联运,有效的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
三是通过管廊带、高压电力走廊、道路、河道等线性工程形成的环状廊道宽达200-300m,将生产作业区和生活服务
区予以隔离,避免了相互干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生产安全和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