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地理小区域——宁夏平原(解析版)

中国地理小区域——宁夏平原(解析版)

中国地理小区域——宁夏平原典型例题一: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宁夏平原地处断裂陷落带,在100多万年前的第四纪更新世时期,宁夏平原是一个浩瀚大湖,沧桑巨变,最终演变成今天的平原。

现在的宁夏平原,即使年降水量仅仅200毫米左右,蒸发量近2000毫米,但贺兰山前仍草场广袤,银川附近则湖沼遍布,灌溉农业发达,有着“塞上江南”的美称。

下图为宁夏平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解释宁夏平原从大湖到平原的演变过程。

(2)“没有贺兰山,也不会有宁夏川”。

请从自然地理角度说明其原因。

(3)说明宁夏平原引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的地形条件。

(4)分析宁夏平原发展灌溉农业对黄河的影响。

参考答案:(1)大湖时期,由于地势低洼接受黄河搬运物质的堆积,(加上来自贺兰山的堆积物,水生生物遗体等的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不断升高扩大,露出水面,连接在一起,形成平原。

(2)阻挡西北方寒冷气流,削弱冬季寒冷空气的侵袭;挡住沙漠的东移;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等。

(其它合理角度说明正确也可给分)(3)地形平坦,便于引水灌溉和扩大灌溉面积;地势南高北低和西高东低,可自流灌溉等。

(4)受灌溉用水、灌区蒸发的影响,导致黄河径流量减少;农田灌溉退水排入黄河,导致水质下降;黄河变浅,搬运能力下降(或修建拦水大坝),导致含沙量减少等。

典型例题二:宁夏平原——“黄河金岸,塞上明珠”,自古以来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美誉。

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读图简述宁夏平原与贺兰山东麓冲积扇形成的异同。

(2)宁夏平原被誉为“塞上江南”,源于贺兰山和黄河的呵护,请说明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1)同:均为流水沉积作用。

异:宁夏平原还受地壳运动引起岩层断裂下陷。

(2)贺兰山的阻挡,减弱了冬季风(寒冷气流)的影响,阻挡了西部风沙的侵袭;东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增加大气降水补给;黄河为宁夏平原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水源;黄河携带的泥沙在此沉积形成平坦肥沃的平原。

典型例题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宁夏平原位于贺兰山以东的黄河两岸,自青铜峡至石嘴山之间,海拔1100~1200米,面积7000余平方公里,自南向北缓缓倾斜,地面坡降由0.6~1‰不等。

宁夏平原沟渠纵横、稻香鱼肥、瓜果飘香、风光秀美,被誉为“塞上江南”。

下图为宁夏平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左图)和宁夏平原地质剖面图(右图)。

(1)试从内外力地质作用过程角度,描述宁夏平原的地质成因。

(2)根据图中信息比较贺兰山东西两坡植被带分布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3)贺兰山被称为“塞上江南”宁夏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1)成因:①宁夏平原是内外力地质共同作用形成的;②因地壳运动,两侧岩块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形成沉积(地堑)构造;③因黄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含量大,出山口后,大量泥沙沉积而成。

(2)差异:①东坡比西坡多了针叶林带;②西坡比东坡多了荒漠草原带;③东坡各植被分布下限的海拔比西坡低。

原因:①东坡地处夏季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②西坡地处夏季东南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3)①贺兰山冬春阻挡西北方干冷气流入侵宁夏平原;②贺兰山阻挡沙漠(风沙)入侵宁夏平原;③贺兰山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地形雨丰富,增加了平原水源补给;④贺兰山东坡夏季地表径流含沙量大,增加了平原土壤厚度和肥力。

典型例题四: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集中了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的90%以上。

宁夏平原地处半干旱地区,自古以来灌溉农业发达,有“塞上江南”之称,所产稻米品质优良。

下图示意宁夏平原的位置。

(1)与南方产区相比,分析宁夏平原稻米品质优良的气候条件。

(2)说明该地区水稻生产中不合理灌溉容易产生的生态问题并针对该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宁夏中南部一些地区气候干旱,资源贫乏,生态环境恶劣。

为了使当地居民摆脱贫困,政府采取了“生态移民”的举措,将部分贫困人口迁至本自治区北部。

(3)安置“生态移民”的迁入地应具备哪些条件?参考答案:(1)该地区纬度较高,水稻的生长期长;地处内陆,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2)土地次生盐碱化。

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排水渠,完善排水系统;合理灌溉。

(3)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较丰富,人口密度较小;就业机会较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风俗习惯相近。

典型例题五: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宁夏回族自治区简图(下图)。

材料二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中国内陆,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大部分在400mm以下,降水自南向北递减。

春小麦-向日葵复种是宁夏平原农业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治理土地退化的有效方法。

(1)分析宁夏平原灌渠纵横的原因。

(2)宁夏北部海拔小于1500米的地区为枸杞种植适宜区。

分析该地区枸杞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3)说明春小麦-向日葵复种能有效治理宁夏平原土地退化的原因参考答案:(1)宁夏平原降水量少,以灌溉农业为主;离黄河近取水方便;地形平坦易于灌渠修建。

(2)大于等于10°C的积温数值较高,热量条件较好;光照条件较好;气温日较差较大,利于枸杞糖分积累;海拔较低(或地处宁夏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较肥沃;临近黄河(河流),有灌溉水源。

(3)复种能降低水和风对土壤的侵蚀;提高土壤肥力;减轻土壤污染。

典型例题六: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图示从地质作用的角度描述宁夏平原的成因。

(2)指出P处的地貌类型,并分析其形成过程。

(3)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1)两侧地块(贺兰山和鄂尔多斯高原)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构造;再经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

(2)山麓冲积扇。

山区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河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展宽,流速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形成扇状堆积体。

(3)贺兰山阻挡西北方寒冷气流;阻止沙漠入侵;其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

典型例题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

青铜峡又被称为“九渠之首”,引黄灌溉条件得天独厚。

青铜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成立后重点建设的以灌溉为主的水利枢纽,自1960年发挥灌溉效益,结束了宁夏平原两千多年来无坝引水灌溉的历史,实现灌面积达25万公顷。

材料二:青铜峡地理位置示意图(1)银川平原有“被贺兰山护的,黄河爱的”称号,试分析原因。

(2)每年初冬和早春,黄河在该河段会发生河水暴涨,漫过大堤的现象,甚至决堤泛滥。

试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3)简述青铜峡水利枢纽对银川平原农业发展的意义。

参考答案:(1)阻挡西北方寒冷气流;阻止沙漠入侵;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

黄河流经提供灌溉水源;黄河带来的泥沙沉积形成肥沃的土壤。

(2)河流有结冰期;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形成凌汛。

(3)增加电能,为农业提供充足电力资源;调控黄河流量,保障灌溉水源;减轻旱涝灾害。

典型例题八: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洪积扇是河流侵蚀沟床、沟坡,将大量的碎屑物质搬运到沟口或山坡低平地带,因流速减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而迅速堆积形成扇状堆积体。

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

(1)指出贺兰山东麓洪积扇分布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原因。

(2)甲地洪积扇与其他洪积扇相比堆积物中砾石较少,说明原因。

(3)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试分析主要原因。

(4)贺兰山以东的宁夏平原在唐代就有“塞北江南”的美誉,当地更有“没有贺兰山,哪有宁夏川”之说。

指出贺兰山在宁夏川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河流、沟谷众多,流水携带的碎屑物质沉积(2)山地相对高度较小;河流较长(3)砾石多,土层浅薄(土壤贫瘠)(4)阻挡(削弱)冬季风、冷空气;阻挡沙尘侵袭;抬升夏季风,带来降水典型例题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千米,全线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

其中在中卫和甘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下图所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风沙活动严重影响了列车运行;后来采取了下图的草方格固沙、治沙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另据调查发现,图中这片位于宁夏平原南端的绿洲部分地区退化严重。

材料二:草方格沙障是用大量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设成方格状的挡风墙,以削弱风力的侵蚀。

施工时,先在沙丘上划好施工方格网线,再将修剪均匀整齐的麦草或稻草等材料横放在方格线上,用工具从中部插下约15厘米,并使草的两端翘起,露出地面的高度约20~25厘米;再用工具拥沙埋掩草方格沙障的根基部。

每隔几年,草方格要进行维护或者重新铺设。

该工程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1)推测部分绿洲退化的可能原因。

(2)简析草方格沙障能够防沙、治沙的原因。

(3)鉴于草方格沙障优良的治沙功能,有人建议可在西北大规模发展,你是否支持,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过度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加剧;过度开垦导致植被被破坏,土地沙化;受全球变暖的影响,蒸发加剧,土壤变干、退化;绿洲西部紧邻腾格里沙漠,风沙侵蚀严重。

(2)草方格沙障能增加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减少风沙对沙丘表面的吹蚀。

植物秸秆还能够使土壤保持水分,利于固沙植物成活。

(3)支持。

理由:草方格沙障的原料为作物秸秆以及芦苇等,来源丰富;原料绿色环保,工程对环境负面影响小;标本兼治,工程固沙、治沙的效果良好。

反对。

理由:大规模建设草方格沙障会消耗过多的秸秆等材料,成本高;施工过程较复杂,劳动力需求量多;沙障维持时间较短,需不断进行更新及维护,难度较大。

(言之有理即可)典型例题十: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宁夏平原被誉为“塞外江南”,是我国四大古老灌区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灌溉历史,青铜峡以北的黄河灌区基本上能自流引水,宁夏平原种植的葡萄主要分布在石嘴山以南的银川平原黄河灌溉区,下图为宁夏北部示意图。

(1)简述宁夏平原种植葡萄的有利自然条件。

(2)宁夏平原耕作区局部盐碱化严重,甚至弃耕,说明原因。

(3)宁夏平原葡萄品种优良,有人建议在宁夏平原的周边沙荒地引水灌溉,扩大葡萄种植,你是否赞同并阐述理由。

参考答案:(1)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照强,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有黄河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地形平坦,土质疏松土壤肥沃。

(2)该区域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自然界洗盐作用差;宁夏平原地势低平,不合理的灌溉使地下水位升高,导致深层土壤的盐分随地下水上移蒸发而不断在地表积累;破坏植被,裸露土壤的地表蒸发量增大,使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