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酸碱盐专题练习题(答案解析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酸碱盐专题练习题(答案解析版)

碱盐专题练习题(答案解析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酸碱盐专题练习题(答案解析版)初三化学酸碱盐专题练习1.某农用物资商店里的化肥有Ca3(PO3)2、K2SO4、CO(NH2)2,其中缺少的肥料品种是()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答】解:Ca2(PO4)2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CO(NH2)22.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化学式、类别、用途完全对应的是()A.纯碱Na2CO3碱制玻璃B.生石灰CaO 氧化物作补钙剂C.小苏打NaHCO3盐治疗胃酸过多(正确答案)D.大理石CaCO3盐作建筑材料答案解析:【解答】解:A.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Na2CO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错误。

B.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但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不能用作补钙剂,故选项说法错误。

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HCO3,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正确。

D.大理石不是碳酸钙的俗称,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3.下列关于酸碱中和的说法,合理的是()A.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被红火蚁咬了(毒液呈酸性),为了减轻疼痛可以涂抹肥皂水(pH=10)(正确答案)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至恰好反应完全,溶液的pH不改变D.氢氧化钠中和硫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NaOH+H2SO4═Na2SO4+H2O答案解析:【解答】解:A、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就不是中和反应,故A不合理;B、毒液呈酸性,肥皂水呈碱性,肥皂水能中和毒液中的酸,故B合理;C、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滴加的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呈中性的氯化钠和水,溶液的PH会变小,故C不合理;D、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NaOH+H2SO4═Na2SO4+2H2O,故D不合理;故选:B。

4.“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是()碱盐专题练习题(答案解析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酸碱盐专题练习题(答案解析版)A.熟石灰B.碳酸钾(正确答案)C.生石灰D.烧碱5.下列物质①贝壳②禽蛋壳③汉白玉④水壶上的水垢⑤牙膏中都含有的化学物质是()A.氧化钙B.磷酸钙C.氯化钡D.碳酸钙(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答】解:石灰石、大理石、汉白玉、蛋壳、贝壳、珍珠,以及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 。

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而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Fe+2HCl═FeCl2+H2↑B.CO+CuO== Cu+CO2C.4HCl+Fe2O3═2FeCl2+2H2OD.HNO3+NaOH═NaNO3+H2O(正确答案)7.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答案解析:D(正确答案)【解答】解:A、Fe和Fe2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a0粉末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a(OH)2溶液与和NaOH溶液均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硫酸能与过量Cu0粉末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再过滤除去过量的氧化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碱盐专题练习题(答案解析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酸碱盐专题练习题(答案解析版)8.碱石灰干燥剂是由固体NaOH和CaO组成的混合物,能用它来干燥的气体有()A.氯化氢B.氢气(正确答案)C.二氧化硫D.二氧化碳答案解析:【解答】解:由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可用作干燥剂,此干燥剂属于碱性干燥剂。

A、氯化氢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不可以用氢氧化钠来干燥,故不可选;B、氢气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用氢氧化钠来干燥,故可选;C、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不可以用氢氧化钠来干燥,故不可选;D、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不可以用氢氧化钠来干燥,故不可选;故选:B。

9.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相符合的是()A.图①表示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1的盐酸(正确答案) B.图②表示向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金属镁和锌C.图③表示将一定质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至有晶体析出D.图④表示向氢氧化钠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答案解析:【解答】解:A、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1的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中性物质,碱性不断减弱至恰好反应时PH=7,再滴加盐酸酸性会不断增强,但不可能达到PH=1,选项正确。

B、镁与锌是镁的活动性较强一些,加入盐酸时应该是镁反应较快,而图象是体现锌的速度快一些,故此选项错误。

C、一定质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至有晶体析出的过程,是溶液由不饱和变成饱和的过程,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变大,达到饱和时再恒温蒸发时溶液一直是这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而图象上反映的最后图象上升,故此答案错误。

D、向氢氧化钠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一开始就会有沉淀生成,而图象反映的是一开始滴加时无沉淀生成,故选项错误故选:A。

10.在“P+Q→盐和水”的反应中,物质P和Q不可能是()A.HCl,Ca(OH)2碱盐专题练习题(答案解析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酸碱盐专题练习题(答案解析版)B.SO2,NaOHC.Fe2O3,H2SO4D.H2SO4,ZnCl2(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答】解:A、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生成物是盐和水,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生成物是盐和水,故选项错误。

C、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生成物是盐和水,故选项错误。

D、硫酸与氯化锌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物质P和Q不可能是硫酸与氯化锌,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答案解析:B(正确答案)【解答】解:A、Na2CO3能与适量的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再进行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足量Fe 粉能与H2SO4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再进行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B。

12.小明同学在总结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时发现,选用适当物质可实现如图所示的所有反应.若中间的物质为硫酸钡,那么对酸、碱、甲盐、乙盐四种物质的推断中,合理的是()A.HCl NaOH BaCl2 Na2SO4碱盐专题练习题(答案解析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酸碱盐专题练习题(答案解析版)B.HCl Ba(OH)2Na2SO4BaCl2C.H2SO4Ba(OH)2 Na2SO4BaCl2 (正确答案)D.H2SO4NaOH BaCl2Na2SO4答案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各种会反应的物质都生成了硫酸钡,酸碱反应生成硫酸钡,酸中肯定有氢离子,酸就只会提供硫酸根离子,碱就提供了钡离子,可以排除A、B,酸和乙盐反应也生成了硫酸钡,酸中肯定有氢离子,酸就只会提供硫酸根离子,乙盐中肯定有钡离子,可以排除A、D,碱和甲盐也生成了硫酸钡,根据前面的推导可知,碱中有钡离子,甲盐中就一定有硫酸根离子,排除A、D,故选C。

13.向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答案解析:C(正确答案)【解答】解: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是因为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是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溶液;向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气泡产生;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故开始时不会生成气体,待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稀盐酸,才开始产生气体,完全反应后气体的质量不再增加,C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

故选:C。

14. 在含有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生成沉淀的质量(m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m的关系是()答案解析:B(正确答案)碱盐专题练习题(答案解析版)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酸碱盐专题练习题(答案解析版)【解答】解: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酸碱会发生中和反应,不会出现氢氧化铜沉淀,当硫酸反应完毕才开始生成沉淀,当硫酸铜反应完毕,即使不断加入氢氧化钠,也不会产生沉淀了,故选:B。

15.三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下列符合要求的组合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答】解:①硫酸钠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只通过一步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

②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只通过一步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

③锌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铁;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锌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生成铁和硫酸锌,硫酸亚铁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亚铁溶液;只通过一步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

故①②③均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故选:D。

16.小娟在清理实验室废液时,发现一杯澄清透明的无色溶液,经检验溶液显碱性.则废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SO42﹣、Cl﹣、Na+、H+B.K+、SO42﹣、Cu2+、NO3﹣C.Cl﹣、K+、SO42﹣、Na+(正确答案)D.Ca2+、Cl﹣、CO32﹣、Na+答案解析:【解答】解:A.因H+、OH﹣反应生成水,则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碱性条件下OH﹣与Cu2+结合生成蓝色沉淀,则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碱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且离子均为无色,故C正确;D.因Ca2+、CO32﹣能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故D错误;故选:C。

相关主题